张俊玲;周荣清
1 病例患者,女性,70岁,主因阴道不规律出血5个月入院.查体:ECOG Ⅰ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心脏、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胸片、肝胆胰腺B超、盆腔CT未见异常.妇科检查:老年型外阴,阴道畅,宫颈见一菜花样肿物,直径约1.5×1.6厘米,质脆、易出血,活检病理诊断:鳞癌.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行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放疗3周时,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固体食物,胃镜检查示:距门齿40厘米贲门见隆起-溃疡型新生物,质脆,活检病理示:低分化腺癌,行贲门放疗.
作者:赵金媛;张秋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可消退为生理性黄疸.一旦黄疸过重,提早或推迟出现或持续不退,就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120名新生儿黄疸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发生了生育异常,轻微的对身体影响不大,严重的可造成婴儿的死亡或是终生残疾.1986年婴儿的死亡率中21%是由出生缺陷造成的,婴儿从出生到一岁内可以发现的严重缺陷约3%~4%.根据我国1987年进行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每年有30~40万名婴儿在出生时患有严重的肉眼所见的生理缺陷,其中占第一位的是神经管畸形有8~10万.出生缺陷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和不幸,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将此列为很重要的卫生问题,因此开展产前筛查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俊玲;周荣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胃痛散是自拟的中药散剂,对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对溃疡的愈合有一定作用.近三年来笔者用胃痛散验证200例患者,并与西药治疗组作了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郝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社区医学是一门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畴,医务工作者直接面向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医学科学[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健康需求水平也随之提高,社区医生在保障人群健康过程中越来越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孙永杰;牛丽凤;姜涌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卫生部近日制定印发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该《战略》提出的防控战略总体目标为: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潘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社会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水平,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璐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有所提高,近年来加强生殖保健服务,重视发育调节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特有的疾病,常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是妊娠主要的病发症,其特点为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进一步发展出现抽搐和昏迷时称为子痫.该症不但增加孕妇的痛苦,还严重地威胁着孕妇、胎儿及婴儿的生命安全,妊高症的发病率很高,约占孕产妇的12%,有家庭史者可高达39%,孕产妇的死亡率高,围产儿死亡率也明显增高.
作者:张丽萍;周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淋巴结分布全身,一般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作为症状或体征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指浅表淋巴结.正常情况下这些淋巴结很小,直径约为0.2~0.5 cm,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邻近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当淋巴结质地增加或体积增大,病人自己能够摸到或医师在体格检查时能够触及者,均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根据其起病可以是急性肿大,也可以是慢性肿大;根据其分布可以是局部肿大,也可以是全身性肿大.
作者:王锡成;张满;徐秀丽;刘淑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泰安市把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改革卫生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正确引导居民的健康需求,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开展了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合泰山区实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路子.
作者:吴延伟;陈文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近几年来由免疫接种引起的群发性癔症病例日益增多,引起了受种者及其家人、防疫工作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层的注意,为减少群发性癔症对社区安全的影响,防止预防接种工作中发生群发性癔症成为防疫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翠萍;高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已基本得到控制,而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为了解老年人群的主要死因,预防和控制老年疾病,降低死亡率,为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洛阳市涧西区1999~2005年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主要死因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肖云荣;高新宽;倪燕;吕惠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我们对常规治疗效果欠佳的心衰患者,应用硝普钠与速尿静脉滴注疗效满意.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6年9月在我院住院诊断的顽固性心衰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5~80岁,平均(68.1±9.1)岁.其中冠心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肺心病3例.以上病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心功能标准分级均为Ⅳ级,均有腹水及下肢水肿.
作者:丁继虎;王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观察普米克都宝治疗妊娠期支气管哮喘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无影响,我院对56例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做了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2006年10月56例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的哮喘诊断标准,无明显肺气肿及其他严重的心肺疾病.治疗前严重程度分级为中度持续.年龄24~35岁,妊娠20~32周.
作者:杨海虹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院内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得到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即有,或已潜伏的感染.广义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门诊病人、以及院内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抵抗力低及易受感染病患的增加,导致抵抗力降低之治疗法的使用,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法的使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病原菌的改变,病房构造设计缺失及医院内环境污染,消毒剂或灭菌方法的选择错误,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交互感染,陪病员、访客、及外来的花、水果、食物等.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近年来,医院感染日益受到国内外医院管理机构和临床医生的关注,降低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研究的新课题.在基层医院,医院感染更为重要,一直是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小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占有一定的比例,预防和控制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有关基层综合性医院中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的儿科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病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对策.
作者:赵玉葵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高效的超声检查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费用低廉、诊断准确,成为临床各学科疾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然而大多数人对超声技术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体位的配合、检查后报告单提示的某些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利用病人来预约、划价的时间,根据各个病人检查项目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1].
作者:李文珊;麦芬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病情反复发作.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慢性腰腿痛.我院自1995年3月~2003年4月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法--即骶管冲击疗法、针刀疗法、中药热敷包按摩热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 130例,随访观察2年以上者1 0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祥红;崔振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医疗保健逐渐成为城市医疗保健体系中基层的医疗单位,其覆盖面广,接诊人群多,人员流动大,各项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为了进一步加强社区感染管理工作,笔者对我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抽查,结果发现由于社区门诊的特殊性、人员流动性大、陪护人员较多、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等问题,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感染管理意识.
作者:张军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工作中的觉病症,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发育,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节较多,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由于现代医疗技术条件的进步,本病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儿因不同原因导致腹泻迁延数月,甚至引起儿童营养不良、脱水、酸中毒、低血钾症等严重并发症.本人运用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小林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