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延伟;陈文杰
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体征.一般通过望诊、触诊就可以发现肿大的甲状腺,其重量常超过35 g,称为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分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者为Ⅱ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
作者:杨凤菊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急诊,我院自2000年2月~2006年2月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31例,现就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张春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青霉素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5%~6%的人群对青霉素过敏,使用时可发生Ⅰ型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为保证青霉素的用药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使用青霉素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青霉素过敏试验的方法有: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反应快试验器(皮试仪),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血清BPO特异性IgE、IgG测定等[1].国内由于条件的限制,仍以皮内试验为常规.近年来,国外已把点刺试验作为临床常规应用的皮肤试验方法,基本取代了皮内试验[2].
作者:刘月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近几年来由免疫接种引起的群发性癔症病例日益增多,引起了受种者及其家人、防疫工作人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层的注意,为减少群发性癔症对社区安全的影响,防止预防接种工作中发生群发性癔症成为防疫工作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张翠萍;高慧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社会人群及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水平,控制高血压的患病率,减缓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璐 刊期: 2007年第16期
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健康的追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农村病人的医疗条件、就医观念等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差距还很大,分析其现状有利于农村医疗观念的转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下面本人就深入我区农村地区调查了解的医疗现状做如下综述.
作者:李文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金属圆环是目前常见的避孕环,但嵌顿率也较高.传统的盲视取环术,对这类嵌顿环的取出率较低,常常失败.自2005年1月至今,我们把无痛麻醉、B超、取环术3者结合在一起,使问题迎刃而解.现将用无痛超导取环术取出10例嵌顿性环的临床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拴;赵霞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了解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地发展,我们于2006年12月中旬,随机进行了接种率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罗山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是高发地区,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乙肝病人480例.对愿意接受调查的16岁以上患者268例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改臣 刊期: 2007年第16期
胃痛散是自拟的中药散剂,对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对溃疡的愈合有一定作用.近三年来笔者用胃痛散验证200例患者,并与西药治疗组作了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郝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也是新生儿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7~10天可消退为生理性黄疸.一旦黄疸过重,提早或推迟出现或持续不退,就会影响患儿的健康.我院自2006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120名新生儿黄疸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瑶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高效的超声检查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费用低廉、诊断准确,成为临床各学科疾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然而大多数人对超声技术检查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体位的配合、检查后报告单提示的某些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利用病人来预约、划价的时间,根据各个病人检查项目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指导[1].
作者:李文珊;麦芬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本人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一些小验方治疗疾病,效果不错,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 牙疼(火牙疼)鸡蛋清涂在患侧面部,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例:患者,女性,45岁,因生气后左侧牙疼,不能咀嚼,用上法后半小时,牙疼缓解逐渐消失.
作者:丁荣松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慢性病通常是终生疾病,病痛折磨、功能受损和昂贵的医疗费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庞大的经济负担.我所自2000年开始对盐城市文曲社区内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初步防控,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我们近几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作者:杨晓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为切实做好各类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卫生部近日制定印发了《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战略》.该《战略》提出的防控战略总体目标为:站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并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突发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长期策略,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急性传染病应对机制、预案体系,坚持早期预防、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控制的原则,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或减少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降低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危害,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潘维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院内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得到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即有,或已潜伏的感染.广义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门诊病人、以及院内工作人员.造成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抵抗力低及易受感染病患的增加,导致抵抗力降低之治疗法的使用,侵入性检查及治疗法的使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病原菌的改变,病房构造设计缺失及医院内环境污染,消毒剂或灭菌方法的选择错误,医护人员及医院其他工作人员交互感染,陪病员、访客、及外来的花、水果、食物等.
作者:王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即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尤其因肝肾功能减退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程度均明显下降.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因为不合理用药而造成的损害明显增加,而且一旦出现,其严重程度较年轻人高,甚至导致死亡.老年人的安全用药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李德庆;刘志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全球性肠道的传染病,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全世界每年的感染人数超过2亿,其中约500万人需住院治疗,由此引起的死亡人数也有65万左右[1].我国每年大约有2 000万人次感染痢疾[2].因此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抗炎补液治疗,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慢性菌痢的发病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锦强 刊期: 2007年第16期
泰安市把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卫生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改革卫生服务模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正确引导居民的健康需求,在全区基本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开展了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走出了一条适合泰山区实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新路子.
作者:吴延伟;陈文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易患因素.具有三高三低特征(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6%.绝对人数约1.6亿人口,年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高血压持续时间越久血压越高,尤其是收缩压越高,脉压越大;年龄越大,组织器官受损的可能性越大,发生合并症的机率就越高.
作者:穆晓光;周宝祥 刊期: 200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