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单元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

高荣慧;范维玲;庞素英

关键词:脑卒中, 卒中单元,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对卒中单元住院病人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卒中单元与普通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患者各136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传统方法给予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同时进行由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坚持参加康复治疗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脑卒中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9例胎盘早剥的诊治体会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起病急而隐匿,病情进展迅速,早期发现及恰当的处理与母婴的预后有密切的关联.

    作者:韩宗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起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因其发病时间属于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之间,Senanyalce和Karallicdde将其命名为中间综合征(IMS).

    作者:卢红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护士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经标准化测量测得的血压,至少有3次的测量值都》140/90mm Hg才可确定高血压的诊断.

    作者:鞠端芬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卒中单元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卒中单元住院病人实施综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卒中单元与普通神经内科病房的脑卒中患者各136例,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传统方法给予药物治疗及一般健康宣教,观察组同时进行由多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综合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对医护工作满意度及坚持参加康复治疗的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脑卒中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高荣慧;范维玲;庞素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老年高血压并发鼻出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的顺应性下降,动脉弹性减退,静脉压增高,动脉硬化,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大,从而容易引起血管破裂,破裂的血管不易收缩,导致出血量大、不易止血,而且一旦出血,极易反复.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复饮、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性脑病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多是由于宫内或产程中出现窒息,致使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及间质水肿,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全身脏器均可有不同程度受损,有的可合并颅内出血和吸入性肺炎,如治疗不当可引起死亡,或出现运动、感觉、听力及智力障碍、癫痫等后遗症[1-2].因此,对本病的早期综合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李殿品;李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不同时期中外周血中IL-8、TNF-α及ICAM-1的分子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TNF-α、IL-8及ICAM-1的表达较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缓解组患者TNF-α、IL-8及ICAM-1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NF-α、IL-8及ICAM-1的水平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重度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8、TNF-α、ICAM-1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阳性表达率随痰病活动性增高而增高,提示炎症免疫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珺;赵清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高脂血症与并存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校在职副高及以上教授高脂血症与其并存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某高校2007年5月副高及以上教授体检结果中的高脂血症与并存疾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54名副高及以上教授检出高脂血症82例(32.28%)、脂肪肝68例(26.77%)、肝功能异常33例(12.99%)、高血糖19例(7.48%)、高尿酸血症39例(15.35%)、高血压58例(22.83%)、胆囊结石40例(15.75%)、胆囊炎27例(10.63%)、冠心病20例(7.87%)、肥胖症79例(31.10%).高脂血症组中并存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脂血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浆OX-LDL水平的作用.

    作者:颜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40例高龄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高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方面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良好的护理是提高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8月-2006年8月共对40例高龄患者进行了血液透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个人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俊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脑出血病人恢复期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病,其特点为起病急、变化快、致残率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出院后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该病住院期间除需要医生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护理外,出院后更需要病人遵从医疗方案,以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作者:张衍珍;孔令香;颜桂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MDA-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DA-7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手术切除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28例肺部良性疾病肺组织中MDA-7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应用ELISA法对上述两组患者的配对血清及同期收住呼吸内科的45例非小细胞肺癌、2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血清中MDA-7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DA-7在非小细胞肺癌、肺部良性疾病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24.1%,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肺腺癌组织的MDA-7表达率高,为73.1%,鳞癌组织中MDA-7表达率低,为.21.4%,两者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在肺腺癌组织中,MDA-7阳性表达强度与腺癌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细胞分化程度越高、TNM分期越早,MDA-7蛋白阳性表达强度越强;反之则相反.MDA-7在非小细胞肺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7±21.35)pg/ml、(62.79±8.88)pg/ml、(68.36±9.53)pg/ml.非小细胞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疾病组、健康人组比较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而肺部良性疾病组与健康人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A-7的表达可能与肺腺癌发生、发展有关,肺组织及血清中MDA-7表达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TNM分期.血清中MDA-7表达水平的检测具有相对无创、标本易得、可动态观察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邹慎春;李丰环;刘光华;谢广顺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头位难产177例临床分析

    头位难产是产科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多且难诊断的情况,发病率较高.现分析我院177例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探讨头位难产的分娩方式.

    作者:刘春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泰莱地区幽门螺杆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 分析泰莱地区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多种常用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药敏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克拉霉素的药敏和耐药性.结果 MIC 范围:甲硝唑0.64~>32μg/ml,阿莫西林0.032~2.4μg/ml,四环素<0.016~1.2μg/ml,克拉霉素<0.016~1.0μg/ml.耐药情况:耐药率(E-test法)分别为甲硝唑60.0%,阿莫西林11.7%,四环素0.0%,克拉霉素0.0%.结论 泰莱地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有较高耐药性,对阿莫西林有一定耐药,而对四环素、克拉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

    作者:张志锋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胰岛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受体或受体后缺陷)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型和Ⅱ型糖尿病,其中Ⅰ型糖尿病患者终生需要胰岛素治疗,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1].

    作者:侯续伟;任甫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宫内宫外复合妊娠2例

    例1、患者29岁,因药物流产不全清宫术后8天,下腹痛3小时于2005年7月10日入院.患者于8天前因停经46天,B超示宫内早孕于院外行药物流产术.

    作者:马文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骨质疏松症防治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发病机制一直还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内分泌改变、钙摄入不足、缺乏锻炼和遗传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小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的隔离方法与感染管理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在医疗中的广泛应用,有很多的传染病患者特别是肝炎和HBsAg(+)携带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而病毒性肝炎又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此类患者透析时,应采取专门的消毒隔离措施,以便有效地防止透析中交叉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惠芳;王俊燕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损害及其对策

    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ycemia,IFG)和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都是指患者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之间的一种中问糖代谢状态,又称为糖调节受损,同属于糖尿病前期.众所周知,近年来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大约有70%的IFG和IGT患者终会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

    作者:荣文;蔡凌霜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26例胰心综合征误诊分析

    急性胰腺炎可并发心血管功能紊乱和心脏电生理异常,称之为胰心综合征,临床上往往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现将我院1997-2005年收治的26例胰心综合征患者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丁振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西药,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经过4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差异有显著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砚率为3.3%,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具有较好的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不良反应少,可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作者:胡凌虹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