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大复方配伍研究方法概况与思考

王海燕;刁兴彬;孙强

关键词:中药复方, 配伍研究, 方法研究, 药代动力学研究, 药效物质基础, 现代化道路, 分子生物学, 组成, 中医用药, 科学技术, 化学成分, 药理学, 多成分, 多靶点, 药物, 化药, 含量
摘要: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大复方是中药复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药味多、相应的化学成分复杂,致使药效物质基础难以确定;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含量过低给药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所以研究药物之间的配伍,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简化药味组成,使之便于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已成为中药复方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曲尼司特与心血管疾病

    曲尼司特-N(3,4-二甲氧基肉桂酰)邻氨基苯甲酸是一种抗变态反应药物,它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和噬碱性粒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SRS-A等过敏介质发挥作用.近年来发现曲尼司特对于某些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对伴随细胞增殖、胶原沉积、纤维化及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改变的心血管疾病有效,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秦辉;刘厂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现代流行病学指出,疾病和健康在不同人群中分布与所处的职业环境有关.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特殊治疗单位,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在工作中有许多危害因素损害护士的身心健康,我们在注意护理安全的同时应重视自身的防护.现结合实际情况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尹波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5-HT3受体拮抗剂在肿瘤化放疗中的应用

    5-HT3受体拮抗剂是止吐剂中新的成员,对于肿瘤化、放疗引起的严重呕吐十分有效[1],近几年已相继有昂丹司琼(枢夏宁,ondansetron)、格拉司琼(康泉,granisetron)、托烷司琼(呕必停,tropisetron)、阿扎司琼(苏罗同,azasetron)、雷莫司琼(奈西雅,ramosetron)等进入临床,并已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用于防治肿瘤化疗和放疗诱发的恶心、呕吐的新型药物.本文将对该类药物在肿瘤化、放疗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简介.

    作者:徐秀丽;孙慧清;贾法玲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不同剖宫产术式二次剖宫产手术时盆腹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改进,以及麻醉、输血技术的进步和抗生素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剖宫产的安全性,近10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然而,剖宫产术后出现的腹壁盆腹腔粘连引起小肠梗阻、盆腔疼痛、不孕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且给再次手术带来困难,降低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所致腹壁、盆腹腔粘连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王波君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SAPS Ⅱ评分与呼吸机撤离的关系

    目的 明确现阶段本地区SAPS Ⅱ评分与呼吸机撤离的关系,以便更加有效、合理、规范地使用呼吸机,提高呼吸危重症的治疗成功率.方法 入住ICU后第1个24小时内进行SAPS Ⅱ评分.观察SAPS Ⅱ评分各分数段成功撤离呼吸机病人的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SAPS Ⅱ评分越低的病人,成功撤离呼吸机的比例越高.结论 SAPS Ⅱ评分与呼吸机的成功撤离率有关系;SAPS Ⅱ评分作为第三代病情严重度评价系统,能较准确地判断机械通气病人的预后.

    作者:侯太辉;张珂瑜;乔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骨盆肿瘤广泛切除异体半盆重建的手术配合

    骨盆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其位置特殊,手术难度高,良好的手术配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本文对16例骨盆恶性肿瘤半骨盆切除异体半骨盆移植、髋关节重建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旨在探讨此种手术护理配合的特点.

    作者:綦艳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院集团中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协调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障碍之一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存在功能冲突.两者功能冲突表现在由于双方利益冲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不健全、缺乏双向转诊的技术标准、缺乏外部监督和约束而导致的双向转诊制度的失败.在市场作用基础上,政府引导建立集团化模式的协调机制,运用利益协调、组织协调、程序协调和战略协调,能够较好地解决两者功能冲突,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作者:李洪兵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小儿下肢及下腹部手术的麻醉处理

    小儿短小手术过程中,常需在不行气管插管的条件下,既保持镇痛镇静,又无明显呼吸抑制,因此选择好麻醉方法及麻醉中用药,对患儿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院进行了300例小儿下肢、下腹部手术的麻醉,取得些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丁娜;卢金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脱钙骨基质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创伤引起的骨不连、骨缺损的处理和骨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一些重建手术往往都涉及植骨的问题.目前临床应用的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异体骨以及各种人工合成的移植材料替代物,而干细胞、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tic proteins,BMPs)和各种生长因子合植骨材料也已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所有这些骨移植材料都至少具备了以下的一种生物学特性:①骨传导性;②骨诱导性;③成骨作用[1].

    作者:杨诚;彭建强;张旗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川崎病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朱桂菊;葛凯峰;陈梦婷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食管癌及贲门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台湾华杏出版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1].

    作者:张文卿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个性化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全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尽管患者的手术过程在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所占时间比较少,但对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使患者以稳定的心态安全渡过手术期,我们对在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的3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个性化术前访视.

    作者:商素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手术的护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各种手术的护理模式与注意事项.方法 2000年4月~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直肠癌病人31例,全部按设计要求进行了术前放、化疗和手术治疗,针对新的治疗方法、主要副反应等,对病人给予了全面、连续、有效的护理.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了治疗,康复出院,1年生存率达100%.结论 全面、连续、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及手术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张梅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脑栓塞2例

    我院2006年内科疗区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继发脑栓塞.例1 男,42岁,因心前区疼痛1小时而入院,患者2小时前因劳累而突发心前区疼痛,伴大汗,休息、口服速效救心丸不缓解.既往高血脂.查:血压120/70 mm Hg,心音低钝,节律不整,闻期前收缩.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 mv.

    作者:丁顺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专业化教育模式对白血病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起,传染病已不再是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除意外伤害外常见的儿童死亡原因.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占据第一位[1],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获得长期生存的患者越来越多,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应用正规化疗,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70%~80%[2].

    作者:范芹;沈晶晶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医疗机构和社区应对流感大流行的感染防护措施概述

    流感潜伏期短,起病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容易实现,流感病毒抗原易变异,人群的特异性免疫状况不稳定,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流感流行常呈周期性,并容易迅速导致世界性大流行,对人群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1].

    作者:汪滢;曾光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HIV感染窗口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极高的突变性,且临床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措施以预防为主,所以应尽早发现感染者、并控制其流行.然而,血清免疫学实验作为实验室诊断HIV的主要依据,窗口期的存在给HIV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综述了实验室检测HIV血清学新方法、聚合酶链反应的基因诊断技术、HIV P24抗原测定,以及病毒培养、流式细胞技术在窗口期的运用.进一步缩短了窗口期时间,对于防治艾滋病流行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书志;梁浩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尿液GGT、ALP、LDH检测对小儿肾盂肾炎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肾盂肾炎患儿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方法 用速率法对36例肾盂肾炎患儿的尿液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进行检测,并与352例健康儿童尿液进行比较.结果 肾盂肾炎患儿的三种尿酶均高于正常儿童(P<0.01).结论 尿酶的含量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因而尿酶可以作为评价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检测尿液中GGT、ALP、LDH对诊断儿童肾盂肾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君;付海明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34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期间重点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或再栓塞等并发症.结果 基本治愈8例,有效26例.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多个穿刺部位出血,经冰敷、局部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结论 对溶栓治疗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溶栓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作者:孙艳艳 刊期: 2007年第23期

  • 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对感染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以甲醛甲酚为对照,分别记录两组封药前后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氢氧化钙组显效率为82.35%,一次封药即可进行根管充填,甲醛甲酚组显效率为63.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氧化钙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殷晓春;林松 刊期: 2007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