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6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肖凤珍;康爱玲

关键词:剖宫产术, 胎儿娩出困难, 原因, 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产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999年8月~2005年8月6年间共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1206例临床资料分前后3年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其中前3年600例剖宫产术中46例胎儿娩出困难,后3年有相同剖宫产指征的606例顺利娩出胎儿,46例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有切口不恰当、子宫因素、臀位、医源性胎儿娩出困难,都与新生儿窒息、产伤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原因进行预防,避免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可减少新生儿窒息、产伤的发生,提高剖宫产术质量.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患纠纷属于医疗纠纷的一个分支,是指由于护士原因或纯属于护理工作的因素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的纠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法制和维权观念的增强,护患矛盾呈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防范处理也是医院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寻求减少纠纷的途径,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褚玲;周传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

    计划免疫是人类控制疾病有效便捷的手段,它具有服务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持久、技术性强等特点.因此,做好健康教育是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消灭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推动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接种率的关键.

    作者:于延玲;朱学莲;王春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巨野县民营医院消毒监测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巨野县民营医院发展较快,为了了解民营医院消毒工作现状,我们于2003~2004年连续对我县十一处民营医院进行消毒监测调查.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丁继良;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常规T管引流拔管致胆漏7例报告

    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是一项基本技术,常规拔除T管所致胆漏并不多见.但随着胆道手术在基层医院普遍开展,手术适应证的扩大,该并发症有逐渐增多趋势,若处理不及时,方法不恰当,常造成严重后果,加重病人痛苦及负担.我院自1993年8月至2005年7月实施引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283例,共发生严重胆漏7例,其中再手术4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吴家虎;许帮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体部恶性肿瘤的护理

    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对88例体部恶性肿瘤进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体部恶性肿瘤88例,男性56例,女性32例,年龄35~80岁,平均63.5岁.病种分布:肺癌41例,肺转移癌18例,纵隔转移淋巴结12例,肝癌10例,胰头癌2例,腹腔转移淋巴结2例,直肠癌3例.

    作者:程建春;沈永妹;王晓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报告

    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数患者用药物治疗可控制症状,但少数患者药物治疗无效.1997~2003年,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阿托品序贯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分析

    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尤其是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尤其在基层医院和社区多见.阿托品等M胆碱受体阻断药作为特效解毒药之一,如何正确应用,是临床上讨论的重点、治疗上的难点.我院自2002年5月采用早期静脉推注、维持期及减量初期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减量后期皮下注射阿托品序贯治疗有机磷中毒以来,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鹏飞;盖宁宁;张彦芳;孙梦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心理干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影响.方法对96例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调查.研究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随访及心理干预,对照组48例,只给予常规护理及随访.结果研究组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道德、思维、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观,对照组自杀未遂青年患者道德、思维、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方面均无明显的改观,经显著性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提高青年期自杀未遂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徐君;付玉香;杜占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美学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1 前言美是人类的内在文明,不仅存在于艺术与大自然中,它同样存在于护理工作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护理模式的改变,产妇对护理人员及医疗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美学应运而生,护理美学主要包括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技术精湛等各个方面,美的氛围可使产妇产生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有利于产妇身体的康复和婴儿的健康,同时,将美学运用于护理工作中,也能衡量和提高护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护理美学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莉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肠造口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距肛缘5cm以下的直肠癌采用Miles术,在腹部做永久性造口.患者生理、心理及生活上的一系列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作者:柏萍;姜秀丽;李应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不同时间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窗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小时内为A组25例;6~24小时为B组35例.A组和B组均快速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另设对照组为C组30例,不用尿激酶,其余治疗相同,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并用TCD评价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A组、B组与C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管再通率等指标有显著性差异.A、B两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内出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管再通率两组间无差别(P>0.05).结论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6小时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6~12小时溶栓也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经药物治疗不佳或无效的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与介入室联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碘油、聚乙烯醇(PVA)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充填子宫病灶进行栓塞.结果经TUAE治疗后,3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消失,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明显减轻,5个月后痛经基本消失,所有患者的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彩色超声检查子宫肌层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作者:高飞;郭锐;徐宁;韩庆涛;程兆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闭合性腹部创伤53例诊治体会

    由于腹腔内脏器多,加之腹部损伤时多数致伤机制复杂,病情严重,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如急救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近10年共急诊手术治疗闭合性腹部创伤53例,报告如下.

    作者:邰凌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非小细胞肺癌的X刀治疗

    目的回顾分析100例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非小细胞肺癌X刀治疗疗效.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利用CRT-98体部X刀系统,常规进行体模固定,以3mm或5mm层厚强化CT扫描,3DTPS三维重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面,单靶点或多靶点旋转照射,分割6~14次,治疗剂量18~54Gy,肿瘤总效应65~75Gy.结果全组100例获得12~72个月的随访,中位23个月.12个月后CT或MRI复查45例病灶消失占45%,40例病灶缩小或局部纤维化占40%,6例局部复发占6%,11例远处转移占11%;53例症状消失,32例症状减轻,10例症状加重,5例死亡.36个月复查36例CT或MRI显示正常,7例显示局部纤维化或结节状改变,9例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48例死亡.结论 X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为肿瘤提供较准确的治疗剂量,改善并提高此类病人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

    作者:侯建新;李玉报;郝传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78例临床疗效分析

    脑梗死病死率在我国死亡顺序中居第二位,致残率更是居高不下,传统的溶栓抗凝和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随着高压氧疗法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应用,我科应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季波;丁雪明;何龙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肝癌患者唾液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和原发性肝癌(PHC)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平行检测268例PHC患者唾液及血清中HCV抗体(抗-HCV),结果表明其检出率分别为14.55%(39/268)和15.29%(41/268).两种标本抗-HCV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100%.检测唾液中抗-HCV-lgG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结论 PHC患者唾液抗-HCV-lgG的检出,提示唾液可能成为丙肝感染途径之一,有助于PHC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作者:李忠培;张德庆;郝继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降糖丹胶囊的制备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降糖丹胶囊的制备及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黄芪甲苷等为配方自行配制降糖丹胶囊;以降糖丹胶囊治疗为主,饮食及锻炼为辅,1月为1疗程,以治疗前后及1、2、3疗程检测血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经7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表明:3个疗程平均血糖分别依次为11.22±2.71、9.88±2.50、6.26±2.20;治疗前后血糖测定结果比较,第1疗程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3疗程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总有效率为86.84%.结论降糖丹胶囊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疗效确切,未见不良反应.

    作者:夏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影像分析

    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发病率较高,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胃肠排空减缓或加速,临床上排空延缓远较加速多见,动力障碍是其常见原因之一,其影像检查可有多种表现.收集我院2002~2004年18例胃肠动力低下病例,X线胃肠造影动态检查分析如下.

    作者:郝立群;雷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腺肿瘤350例X线诊断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肿瘤的临床表现以及其钼靶X线特征、特点.方法对35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良性肿瘤228例X线征象多为圆形、椭圆形肿块,临床触诊较软,易推动;122例乳腺癌钼靶X线证象为毛刺状肿块75例占61.5%,类圆形肿块47例占38.5%,有恶性钙化64例占52.5%,局部浸润6例占4.9%,触诊肿块较硬,活动度差,X线测量直径小于临床触诊.结论 X线钼靶摄影是诊断乳腺肿瘤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早期或无肿块的肿瘤,能得到及时诊断.

    作者:张红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外来工低血钾麻痹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外来工低血钾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259例低血钾麻痹患者用统一方案进行补钾治疗,并对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9例均痊愈.以口服补钾为主治疗低血钾麻痹见效快、副作用小、费用低;低血钾麻痹患者心电图阳性率高.结论以口服补钾为主、静脉补钾为铺治疗低血钾麻痹效果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心电图有助于低血钾麻痹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雪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