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多形红斑口腔损害的观察

王思成;杨家军

关键词:素高捷疗口腔膏, 对症治疗, 多形红斑, 粘膜损害, 唇红部, 疗效显著, 口腔损害, 应用, 饮食, 水肿, 临床, 裂隙, 局部, 唇部, 不平, 病人
摘要:多形红斑口腔损害包括唇红部及口腔内粘膜损害,临床尤以唇红部损害严重,局部水肿,唇红靡烂,被高低不平的血痂所覆盖,当唇部稍微牵动时,血痂又发生裂隙而溢血.病人痛苦明显,影响饮食.我们应用素高捷疗口腔膏对症治疗,疗效显著.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硝唑在痔术后处理中的应用

    痔的治疗方法很多,手术治疗仍为临床常用,近两年我们手术治疗200例,其中110例手术后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含甲硝唑0.5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3天,结合换药等处理疗效较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丁宏;王爱华;范岱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术前提肛肌锻炼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评价术前提肛肌锻炼对前列腺摘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均行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术前给予提肛肌锻炼,对照组40例按常规护理.观察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92.5%,P<0.05;实验组发生暂时性尿失禁持续(2±0.5)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3±3.0)天,P<0.05.结论术前提肛肌锻炼有助于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缩短持续的时间.

    作者:宋爱华;王金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青岛市市北区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调查

    肉制品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肉制品中加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严重者可引起急性中毒,人体长期摄入的亚硝酸盐与食品中的胺类化合物相结合可产生亚硝胺,而亚硝胺是早已确认的致癌物质.因此有必要控制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2005年,为了解我区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加强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控制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187件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为缓解孕妇扩宫时的痛苦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早孕妇女在不紧张无痛苦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9月,采用异丙酚联合枸橼酸芬太尼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奎玲;王庆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医院非医疗科室办公费用控制的探讨

    长期以来,医院中的行政职能机关各种办公开支数额大,名目多,对保证医院行政任务的完成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必要的,但在开支上也存在很多浪费现象.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国家机关以及各类公共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机关应该做出表率,机关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对于其他科室部门影响很大.因此,目前状况亟待规范与控制.

    作者:张丽华;崔萍;郭维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6例

    自2001年10月以来,笔者运用时四针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0~50岁,平均40岁,病程3个月~2年.左侧10例,右侧23例,双侧3例.有26例患者在行本法治疗前曾行其它治疗.

    作者:赵建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素高捷疗口腔膏治疗多形红斑口腔损害的观察

    多形红斑口腔损害包括唇红部及口腔内粘膜损害,临床尤以唇红部损害严重,局部水肿,唇红靡烂,被高低不平的血痂所覆盖,当唇部稍微牵动时,血痂又发生裂隙而溢血.病人痛苦明显,影响饮食.我们应用素高捷疗口腔膏对症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王思成;杨家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病损害与自我防护

    手术室护士由于职业特点,平时辛苦、劳累,许多大手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给手术室护士的身体造成危害,长此以往,不利于护士身体健康及护理工作进一步开展.根据我院近10年的统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春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缺血性结肠炎的内镜特点和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缺血性肠炎的诊断病例越来越多,但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临床医师对这种病症早期易误诊,病情变化较快,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本文将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确诊的25例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白艳红;王善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42例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喉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病因至今不能确定.可能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喉癌的分类根据癌的原发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喉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配合放疗和化疗,手术治疗分为部分喉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现将我科1999年2月~2002年7月,42例喉癌术后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晓燕;王现芝;周丽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护理配合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近年来新的椎管内麻醉方法.它结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起效快、麻醉用药量少、术后头痛少、循环呼吸并发症少、病人感觉舒适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主要用于病人的下肢、会阴、直肠及下腹部的手术.手术室护士在麻醉过程中担负着大量护理配合工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彭玉荣;牛玉洁;周晓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体重指数与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三种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与2004年度来山东省立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查体者当中,随机抽取6997名,研究其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脂肪肝、冠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患脂肪肝(OR=1.037,P=0.000)、高血压(OR=1.014,P=0.048)、冠心病(OR=1.039,P=0.001)的概率是在增加的.结论超体重是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于预防脂肪肝、高血压与冠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冬芝;宋心红;石学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壮骨胶囊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壮骨胶囊的药效学研究为其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用wistar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壮骨胶囊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小白鼠测定其镇痛、抗炎作用.结果实验证明壮骨胶囊能明显减轻维甲酸所致的大鼠骨质脱钙,骨密度不良的程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壮骨胶囊为一纯中药制剂,具有高效、低毒等优点,可作为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想药物.

    作者:王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757例血清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及类型多种多样,预后也很难预测,相当一部分人在急性感染后转成慢性,并由慢性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将我们半年来共检测血清乙肝五项指标1757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爱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足及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CHS)自1997年由我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倡导以来,CHS机构已经成为了城市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社区居民带来了很多好处和便利,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CHS机构仍处于探索阶段,常常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于是城市CHS机构的不足开始不断暴露出来.

    作者:陆旻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65例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的护理过程,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手术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有效的手术护理有助于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输液天数少,平均住院天数小于开腹组,有较好的远期效果.结论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在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方面具有优越性,良好的护理可预防并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远期并发症少.

    作者:孟凤玲;亓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华蟾素注射液对临床患者血管刺激性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抗肿瘤药物--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方法对80例随机抽取的接受华蟾素注射液和同时接受参麦注射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进行一个疗程的连续观察.结果输入华蟾素药液时输液速度发生轻度减慢(40~49滴/分)的比率为60.94%,且0.01<P<0.05.结论说明华蟾素注射液对血管刺激性显著.

    作者:陈华燕;文静;王恳;张智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失眠是指病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早醒多梦,睡眠质量很差,严重的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中老年患者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随着社会改革的加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失眠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05年3月至11月以鼻腔内激光照射治疗失眠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输液疗法中各类药物输液速度的认知与总结

    在社区临床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治疗上常用的一种给药方法.但因为输液速度、输注量不恰当,而引起的输液反应和病人不适时有发生.护理人员在按照医嘱用药时,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输液速度,还要查阅药品说明书与教科书,核对具体药物给出的剂量配伍与输液速度.笔者在查阅了有关文献及说明书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将临床输液时注意事项和各类药物的输液滴速总结如下:

    作者:张崔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血管性痴呆防治与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人痴呆发病率逐年增加.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rs dementia,AD)都是老年人发生痴呆常见的病因,两者可以单独存在有时亦可并存,或先后发生.除此之外,脑血管病还常可使AD加重.因此,脑血管性痴呆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庄新云;冉令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