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学生气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叶树培;李美娟;罗振峰

关键词:小学生, 气质, 学业成绩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小学生气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NYLS 3-7岁儿童气质问卷对小学一年级532名学生进行气质评定,与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气质中活动水平、规律性和反应阈与学习成绩有关.结论小学生气质对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护理内容的探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现已不仅仅有病治病,更需要得到疾病的预防,护理、康复促进、保健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要求护理工作更进一步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人人都享有卫生保健这一全球战略目标社区护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作者从社区护理的定义、人才培养、护理任务、研究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董加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时,细胞因子变化与胺碘酮的关系.方法将83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A组41例选用胺碘酮治疗,B组42例应用黄连素治疗,两组均是7~10天为一个疗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改善A组明显优于B组,P<0.01,A组治疗各类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82.9%,B组为42.8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的生成而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作者:杨裕家;李建文;邓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药物流产60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近年来,药物流产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药物流产就是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序贯合并应用,可显著增强或诱发早孕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幅度,来终止停经49天以内的早期妊娠.

    作者:于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危险因素和致病菌的分布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认并做痰菌培养的393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及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3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年龄>60岁者占60.1%;患各种严重基础疾病者占100%;住院时间>30d者占46.6%;30.8%的患者接受了气管插管、22.6%的患者接受了胃管等侵入性操作.分离出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80.4%,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24.3%,大肠埃希氏菌为21.5%,铜绿假单胞菌18.7%.其他各类革兰阴性杆菌为肠杆菌属、沙雷菌属、不动杆菌等共计为15.9%.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为32.7%,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为28.3%.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为主.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有严重基础疾病、高龄、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中产ESBLs菌所占比例较高.

    作者:李静峰;史文昕;史文晶;周薇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泰安市943例门诊患儿血铅分析

    目的了解泰安市儿保门诊常见病的发病与有害重金属铅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血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儿保门诊就诊的943例0~14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结果943例门诊患儿不同年龄组的血铅水平0~3岁85例,4~6岁273例,7~14岁585例.其血铅水平分别为117.62±41.8,144.2±54.53,147.83±58.62.其中高于目前国际公认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ug/l的比例是89%.结论目前泰安市儿童厌食症、抽动症,注意力缺陷,反复呼应道感染,头痛与腹痛与儿童高血铅有相当密切关系,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作者:李晓伟;刘尔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甲亢病人的护理程序

    1护理评估1.1病史、身体评估询问病史时注意病人有无自觉乏力、多食、消瘦、怕热、多汗、急躁易怒等异常改变.观察甲状腺有无肿大、有无突眼.

    作者:杨光;李秀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尿动力学检测在女性尿失禁诊疗中的应用

    女性尿失禁的原因有解剖因素,尿道固有括约肌因素,逼尿肌不稳定,或尿道外因素(如尿道瘘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等.但是对多数女性来说常见的尿失禁类型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和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UUI)[1] .

    作者:陈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邵士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癌胚抗原血样标本对肺癌追踪观察1例

    冯某某,男性,53岁,健康体检抽血检查CEA报告值:96ug/L,正常值小于15ug/L,立即通知患者进行第二次CEA癌胚抗原复查,结果报告值仍然为96ug/L,反映了癌胚抗原在患者体内高达了几十倍,提示了有癌变的信息.继续对患者询问,自述抽烟几十年,但无肺部症状,近来发现大便不规律每天3~4次,并有便血及粘液样改变,予查纤维结肠镜,,镜下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并布满大小不等的息肉,随即镜下进行息肉全切除,送病理活检报告为:直肠息肉样改变,未发现癌细胞.由于CEA癌胚抗原阳性对直肠癌较敏感,嘱患者直肠息肉全切除术后二个月必须再次复查CEA癌胚抗原,结果第三次复查报告值仍然为96ug/L,直肠息肉全切除术后CEA癌胚抗原阳性仍然居高不降,结合患者自述抽烟几十年病史确定了肺部CT扫描方案.

    作者:陈继红;梁锦胜;彭杰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平阴县学校卫生室2000年~2005年消毒质量分析

    消毒工作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监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笔者对2000~2005年平阴县20所中学卫生室消毒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丁翊金;周升振;张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肾衰病人中药保留灌肠的护理

    中药灌肠是使药物在结肠内发挥作用,排除体内的毒素以达到治疗的目的.用中药保留灌肠能促进血液及肠管周围组织向肠腔中分泌代谢产物,并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氮质潴留,减轻了健存肾单位的负担.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且无任何禁忌证.对于该类患者的护理我们总结如下.

    作者:和玉芬;卞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护患顺利沟通的必备条件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患沟通是护士与病人之间信息交谈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开放性的护患关系.可以让护士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收集有关信息,并与患者商讨有关的健康问题,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佳状态,是护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因此,护患沟通对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都是非常必要的.护士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顺利沟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作者:常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78例观察及护理

    妊娠37周前若发生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低体重儿、围产儿感染及新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母体引起宫腔内感染,严重损害母婴身体健康.通过我院2005年全年对78例妊娠<37周胎膜早破孕妇进行积极的保胎、预防感染、促进胎儿肺成熟的治疗与护理,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铭伟;徐秀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又称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等.此疾病除血管炎变外,还可累及多个脏器,如间质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变、动脉瘤破裂等而导致死亡,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细致的观察护理有助于本病正确诊断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20例,现将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霞;张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99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的康复护理

    对具有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科学合理的制定佳治疗护理方案,对减少并发症及早期康复是十分重要的.99例均系我院神经科住院病人,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对此作了统计,报道如下.

    作者:耿红梅;张淑忆;国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

    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是妇科常用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概念的引入和腔镜技术的发展,子宫切除术得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手术途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派生出许多新的手术方法,也由此而产生了一些疑问和争议.本文就近年不同途径子宫切除术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型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加肠外营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肠内加肠外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5组,每组28例,A组早期同时给予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B组给予早期PN,一周后逐渐过渡到到EN;C组单给PN,PN时间超过2周;D组早期给予单纯EN;E组用传统延迟性EN.进行有关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者伤后早期能从不同营养途经获得营养成分,A组2周时血糖及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且A组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60.7%、35.7%均低于B组85.7%、57.1%,预后亦优于B组,A、B两组间比较,A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B组14.3%,费用更节约.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联合进行EN、PN是临床较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法,对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于爱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U波改变65例分析

    抗精神病药物能引起多种ECG改变,国内已有多家报道,并得到临床证实.对ECG-U波改变也有报道且多与钾的代谢有关.但抗精神病药物是否能引起钾的代谢变化,目前尚无定论.我们从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对800例应用氯丙嗪和氯氮平治疗过程中发现的65例(8.02%)ECG-U波改变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胰高血糖素的变化及分析

    本文研究了50例新发甲亢治疗前后及47例甲亢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半年以上者对其进行血浆胰高血糖素测定.观察不同时期甲状腺功能状态与该激素水平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蔚然;尚清秀;李妹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蛋白质组学在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中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该病主要侵犯大、中动脉,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或中断而产生致命性创伤.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和方法研究AS的组织细胞蛋白质组与正常组织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及药物预防与治疗过程中蛋白质组整体表达的动态分析,对从分子水平上理解AS的发病机制,发现疾病标志分子,寻找防治药物,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现将蛋白质组学在AS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姚树桐;孙红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