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翟真;李学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2型糖尿病, 预后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与68例非糖尿病AMI(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结果 A组比B组合并高血压率高,77.6%比38.2%;发病年龄早,(62.8±11.5)岁比(67.3±10.4)岁;静息状态下发病率高,77.6%比41.2%;无痛型比例高,46.6%比13.2%;来院就诊时间晚,(10.9±7.7)h比(4.5±2.8)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1.79±0.81)mmol/L比(1.40±0.47)mmol/L;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52.15±10.51)%比(61.21±11.58)%;发生并发症率高,50.0%比30.9%;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率低,20.7%比36.8%;溶栓再通率低,8.6%比27.9%;死亡率高,20.7%比7.4%.P<0.05或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者预后较无糖尿病者差.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溃疡、坏疽5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发生、发展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55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的发病率、发病年龄、病损及分级情况,治疗经过,转归等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患者年龄、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神经并发症的程度等因素相关,年龄越大,血糖水平越高,血管神经并发症越严重,截肢(趾)率就越高.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积极治疗血管神经并发症,避免足部外伤,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坏疽.

    作者:刘立群;赵冬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肿瘤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缓解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发生的癌症患者约1000万死于癌症.癌症给人以巨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大多数患者及家属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护理人员与他们接触往往一句话说不好,就引起争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要求肿瘤护士不仅要具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而且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否则容易引起身心疾病[1].

    作者:范慧娟;李萍;贾松娟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新疆建设兵团建工师社区慢性病管理体系分析

    现代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年增多是老龄化社会的主要特点,因此,减少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区慢性病管理是减少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应用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成为社区卫生管理近年来的工作重点及难点[2].

    作者:郭春香;李晓瑾;潘秋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与非糖尿病急性心梗的心电图改变具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旨在为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意义,对近5年诊断的35例糖尿病与38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电图资料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振平;桑举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臂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配合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患者39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肩周炎患者39例.其中男15例,女24例,年龄大66岁,小34岁,平均51.5岁.

    作者:龚明;陈利娇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因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情志不畅而引起.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生长抑素、中医中药的应用,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1].我科2003~2006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18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兴芝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0年初随机抽取不同年龄组(0~59岁)人群1988人,进行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检测和乙肝疫苗接种史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将观察对象分为易感人群和非易感人群,分别给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并观察免疫效果.结果 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显著提高人群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抗-HBc阳性率.免疫起始年龄越小,效果越好.非易感人群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抗-HBc单项阳性者免疫效果较好.结论 人群在接种乙肝疫苗前,有条件的首先建议其进行HBV感染情况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接种,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陈洪山;刘治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哮喘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76例分析

    我站于2004年2月~2005年2月,按照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和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1~2].对社区76例哮喘病人进行社区治疗与社区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及灌洗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治疗,同时给予生长抑素、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 除1例出现胰周包裹积液、高热、黄疸,行开腹手术,20 d后治愈出院;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外,其余11例在置管引流灌洗4~10 d内病情好转,出院时血象、血尿淀粉酶均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腹腔置管引流及灌洗有助于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内毒素及炎性介质吸收,操作简单方便,病房内即可进行,并发症少,一般基层医院即可开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作者:刘益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58例糖尿病并发AMI(A组)与68例非糖尿病AMI(B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两者的不同点.结果 A组比B组合并高血压率高,77.6%比38.2%;发病年龄早,(62.8±11.5)岁比(67.3±10.4)岁;静息状态下发病率高,77.6%比41.2%;无痛型比例高,46.6%比13.2%;来院就诊时间晚,(10.9±7.7)h比(4.5±2.8)h;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1.79±0.81)mmol/L比(1.40±0.47)mmol/L;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EF)降低,(52.15±10.51)%比(61.21±11.58)%;发生并发症率高,50.0%比30.9%;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率低,20.7%比36.8%;溶栓再通率低,8.6%比27.9%;死亡率高,20.7%比7.4%.P<0.05或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2型糖尿病者预后较无糖尿病者差.

    作者:翟真;李学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胃切除术后胃瘫的护理

    胃瘫是指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是腹部手术尤其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科自1999年至2005年共收治胃瘫病人12例,现将治疗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袁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45岁以下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45岁以下人群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易患因素,为健康教育、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在我院健康体检522人的B超、实验室检测指标、身高、体重、血压.结果 脂肪肝患者81人(15.5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青年人脂肪肝的易患因素,与非脂肪肝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45岁以下脂肪肝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有关,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病变程度有加深趋势,患病原因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王延清;薛晓彤;宋延梅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可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截肢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王恩华;明蕾;张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肥厚型心肌病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8.2±16.5)岁(范围32~72岁),临床表现主要有胸痛、心悸、晕厥或晕厥先兆,劳力性气促,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波倒置,巨大负性T波,存在Q波.超声检查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占86.5%.药物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1例接受DDD起搏治疗,1例接受室间隔化学消融手术.结论 HCM临床表现多样,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其心电图表现亦有一定的特点,目前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

    作者:白建雄;彭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士长在医疗改革中必备的素质与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与指挥者、担负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责任,在完成科室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管理中,护士长起着核心、枢纽作用.护理群体的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整体素质、团结凝聚力、出色完成任务的团队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护士长的组织管理水平与领导才能.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护理事业进步、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复杂性和责任性也迅速增加,这就给护士长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运华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利多卡因气雾剂在肛周手术换药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其2%的气雾剂常作为内镜检查治疗的表麻剂,2000年以来,作者将其用于肛周手术的换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59例(不包括镇痛泵使用的病例),其中肛周脓肿切开引流89例,瘘管切除42例(均为开放性伤口),哨兵痔28例,平均年龄52岁,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4例,心梗史1例.

    作者:李升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心脏是生命的信息库,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都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它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所以要求护士不但技术操作要迅速而且业务知识要丰富,才能有效的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赵秀兰;刘福莉;汪晓云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术前眼球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10 MHz高频探头对273例327眼白内障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并分别与术中所见、术后检查对照.结果 老年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超声检查准确性为100%,外伤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的准确率为83.3%.结论 白内障患者术前行眼球超声检查对患者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准确的预测手术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刘文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及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治疗重度痔的及围手术期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79例重度痔的吻合器痔上粘膜固定术(SPH)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SPH治疗重度痔79例,术后均回缩满意;22例术后疼痛,一般镇痛后即好转;12例感下腹不适,未经治疗1~2天后自愈;7例术后出血,其中3例为便后带血,经静滴止血药物3天症状消失,4例出血量200~400ml,经缝扎及局部压迫治愈;5例术后尿潴留,其中1例较顽固,经中西医综合治疗7天恢复正常.结论 SPH是一种相对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治疗中要制定周全的方案,将并发症降至低.

    作者:宋大公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5年9月间在沂水中心医院诊治的26例HELLP综合症患者妊娠结果和围生儿预后.结果 26例中25例发生在产前,1例发生在产后,平均孕龄34.5周,孕妇严重并发症包括:急性肾衰、胎盘早剥、严重腹水和DIC等.其中17例需要输血或血液制品.23例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围生儿死亡3例,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使其主要原因.结论 HELLP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红卫 刊期: 2006年第1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