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莲
目的 对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检查与胃镜检查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8例胃底占位性病变的数字胃肠影像学表现,并与胃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数字胃肠43例诊断准确,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诊断准确率为74%,漏诊15例(26%);胃镜56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7%,漏诊2例.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数字胃肠与胃镜对胃底病变皆有漏诊,但胃镜诊断准确率高于数字胃肠.
作者:孙建庆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项目的标本是需要抗凝的,如适用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全血细胞计数,止血学检验等.不同的项目要求不同的抗凝方法,因此制备适当的抗凝血标本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1].抗凝剂种类很多,性质各异,因此必须根据检验项目适当选择,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现将几种常用抗凝剂在实验室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罗学志;喻志祥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以超声波为治疗源的一种无辐射无创伤的肿瘤治疗新技术.目前HIFU在治疗恶性肿瘤,如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骨肉瘤、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研究较多[1-3],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用HIFU治疗良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雪;葛忠民;叶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打工族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高血压防治措施.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入选的11514名打工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打工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生活节律、高血压标准、危险因素及后果的知晓率分别为21.6%、24.6%、31.4%、41.5%、19.3%;不同文化程度的打工人群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自然;宋宗仁;杨寅秋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流行及临床特征,提高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认识.方法 对2002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就治的2621例肺炎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1例肺炎患儿中支原体肺炎559例,检出率21.33%.2004年支原体肺炎感染发病率高.冬春季为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高峰期.各年龄组支原体肺炎检出率分别为:0岁~组8.76%,1岁~组22.54%,6岁~组33.39%;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上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外并发症,以肠炎多见,其他有肝功能异常及心肌损害,阿奇霉素疗效佳.结论 支原体肺炎流行有年份和季节特点,伴肺外并发症,早期诊疗十分重要.
作者:梁建华;彭智勇;许文东;李苑;易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云南白药对于各种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为48例咯血患者,采用酚妥拉明连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云南白药;对照组为35例咯血患者,采用常规的垂体后叶素加维生素K连续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止血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为60.0%(P=0.005);其中,对于肺结核所致的咯血有效率为95.5%;对少量咯血的有效率为100.0%.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云南白药对肺结核及少量咯血止血效果较好,对肺癌所致的咯血也有潜在的止血作用.
作者:杨志勇;杨玉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精神支持疗法治疗更年期抑郁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住院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给予抗抑郁药物及精神支持疗法,对照组只服抗抑郁药物.采用HAMD、HAMA等量表为评定工具,分别于患者入组前、治疗1、2、4、6周末各评定一次,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HAMD、HAMA总分逐渐下降,在2、4、6周末,治疗组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间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4.80、5.46,P均<0.05).结论 精神支持疗法能加强病人精神活动的防御能力,缓解心理压力,消除抑郁症状.
作者:武翠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RFCA)后的心电图T波形态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探讨其T波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2例房室旁路RFCA者,分别于术前1 天、术后即刻记录并对比患者心电图,测量QRS 波时限及T波形态的变化.检测术前和术后24h内的cTnI.记录术中消融参数.结果 42例中有19例(45.24%)术后出现T波改变,以右侧旁道多见,隐匿旁道无T波改变.T波的变化量与QRS波的变化量呈正相关(r=0.71,P<0.05).术后cTnI较术前升高,但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心电图有T波改变者与无T波改变者两组病例间cTnI及消融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CA术后心电图T波形态改变与心肌损伤无关,是生理性电张性调整的结果.
作者:张焕轶;李金龙;尹鲁骅;吴云;张艳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并寻找其对策.方法 对165例正在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拟问卷方式调查并随访8周.结果 住院期间98.2%的患者按医嘱服药,3例(1.8%)依从性差,出院后4周、6周及8周能按时服药者分别为85.4%、58.2%和39.4%.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患者记忆力差,药物种类多、有副作用、价格昂贵,以及患者高血压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是提高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作者:杨涛;吴荣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套管针的应用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在临床已被逐渐推广.我们发现,神经外科常规输入一些刺激性较大的高渗液体且输注速度较快时,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因此对封管技术要求严格.为此,我们观察了不同封管液对套管针保留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凤;范文芳;樊爱华;徐红艳;张欣梅;孙起芬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我们应用威利坦缓释片配合腰椎牵引、理疗等措施,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急性腰腿痛84例,疗效良好,介绍如下.
作者:刘斌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以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及颈肩部疼痛为主,或伴有头痛头晕、恶心、上肢麻木无力和健忘失眠等常见症状,多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颈椎椎体退行性变、颈椎变直失去平衡、颈椎狭窄和颈部慢性劳损引起.我院于2000~2005年对理疗科门诊8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医辨证针刺、中药治疗,同时配合辨证施护,与单纯牵引、针刺、未调护的对照组44例进行了比较,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东萍;朱柏吉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时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近年发生率有上升趋势.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当输卵管妊娠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发生以下情况:输卵管妊娠流产,输卵管妊娠破裂,继发性腹腔妊娠,腹腔大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作者:冯爱芹;张翠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苦黄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伴有高胆红素血症的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 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胸腺肽100 mg/日,苦黄注射液30 ml/日,门冬氨酸钾镁针20 ml/日;对照组在一般护肝治疗基础上应用茵栀黄注射液30 ml /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检测肝功能、血清胆红素等,同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ALT平均复常天数27.0天(慢性活动性肝炎),SB平均复常天数28.9天(慢性活动性肝炎),总有效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48.2天,56.2天,77.4%(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两组疗效无差异.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苦黄注射液、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伴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陈瑞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易并发中间综合征,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对1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了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韩耀娥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是确定乙肝病毒感染和携带的重要标志物.为进一步了解泰安市市区健康体检人员中乙型肝炎感染程度和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3~2005年健康体检人员的HBsA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段军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α-干扰素栓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阴道给药,隔日1枚,6枚为1个疗程.用药1~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各类型宫颈糜烂经治疗后,总有效率85.6%,其中轻度糜烂有效率95.0%,中度糜烂为83.7%,重度糜烂为77.2%.结论 奥平栓治疗宫颈糜烂简便易行;糜烂程度越轻,疗效越好.
作者:张仙儒;牟英辉;张秀春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有机氮农药(杀虫脒、单甲脒等)是近年来当地农村仍在使用的一种广谱杀虫、杀螨剂,由于管理不当,易造成人为自服中毒,现将我院从1998~2005年收治的22例有机氮农药中毒报告如下.
作者:黄康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子宫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器官畸形,孕妇中约有1/400合并有子宫畸形.畸形子宫妊娠常导致流产、早产、异位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及胎儿宫内窘迫、胎位异常,并且在流产、分娩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很高.本院在1999~2005年间收治17例此类病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与评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活血扩血管药物治疗,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于兆昂;武敏;刘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