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品中毒致呼吸肌麻痹的原因及对策

冯学花;于军

关键词:阿托品, 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肌麻痹, 中毒病人, 乡镇卫生院, 时间及剂量, 中毒现象, 意识模糊, 临床, 阵发性, 易误诊, 尿潴留, 中枢, 制表, 四肢, 救治, 间隔, 昏迷, 高热, 抽搐
摘要: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常规使用阿托品,在救治的过程中,由于对阿托品使用的间隔时间及剂量等掌握不准确,容易导致阿托品中毒现象的发生,严重中毒时易发生呼吸肌麻痹及中间综合征.阿托品中毒以中枢兴奋为主要表现者:病人高热、四肢阵发性抽搐、尿潴留、狂燥、谵妄、幻觉,临床往往误认为是阿托品化;亦有抑制表现者:病人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临床易误诊为阿托品不足,而继续加大阿托品用量.本院自1988年至今共接收乡镇卫生院转送中毒病人97例,本院9例,现探讨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睾丸脱位5例报告

    外伤性睾丸脱位是指睾丸在外力作用下被挤压到阴囊以外的部位.临床少见,也常因漏诊而延误治疗.我院自1996年~2006年,收治5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震海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紧急气管插管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探讨

    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是心搏呼吸骤停抢救的成功保证,而通气是关键.及早行气管插管对提高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减少复苏后神经后遗症有重要意义.总结100例心脏停搏后紧急气管插管患者,配合心脏按压、除颤等复苏措施,临床效果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发;陈慧琴;危丽华;沈丽祯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罗通定代替地西泮治疗失眠40例观察

    方法 本院选择40位经常服用地西泮催眠的患者,年龄26~72岁.其中女性28人,男性12人,均无其他疾病.

    作者:费文民;翟秀玲;赵金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子宫颈病变检查中的护理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利用阴道镜将宫颈阴道部粘膜放大,借以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宫颈表层微小病变,发现与癌有关的异型上皮、异型血管及早期癌变的所在,以准确选择可疑部位作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对198例宫颈病变患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检查,并于检查前对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系统护理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5)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分析

    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运用妹常规的体格检查、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检查等手段,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控制乙型肝炎在医院内的传播的方法

    乙肝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60亿人口中,约1/2人口生活在HBV高流行区.约20亿人被乙肝病毒感染,3~4亿人为HBV慢性感染,其中25%~40%终死于肝硬化和肝癌.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前10位疾病死因中乙肝占第7位.每年因乙肝死亡约75万例[1].我国也是乙肝病毒高流行区.

    作者:鞠建华;苗尔平;张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常用药物与生活关系

    社区医生应用药物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需要掌握药物的药效学外,还必须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及规律,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剂型、给药方法,可减少和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病人在用药期间的生产、生活,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安守礼;刘福伶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儿童肥胖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病症,为了更好的了解本辖区内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办法,对本辖区内间隔十年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作者:彭海平;邓长静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纤结镜对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502例分析

    本人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进修期间,曾对该院1999,9~2003,8 502例下消化道出血的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活动性出血灶者391例,占下消化道出血总数77.7%.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龙森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脑出血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多发生在老年或中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内囊出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抢救治疗及恢复功能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而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勤;陈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儿科应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感染性疾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类致病原因[1],抗菌药物在我国应用非常普遍,医院用药中占首位[2].尽管多数抗菌药物常规剂量使用是安全的,但某些药物仍存在危及生命的危险.由于临床存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在各类药物中占首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中,儿童比成人更为明显,且种类较成人多[1],因此,儿科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当今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振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胃镜直视下支架置人术治疗食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诊断滞后,80%患者确诊时己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良机.食管支架置入是解除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手段,内镜直视下置入食管支架具有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优点,我院自2004年5月开展此项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月英;王月荣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生脉散抢救心源性休克38例临床分析

    2002年~2005年间,我们采用生脉散抢救心源性休克38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智勤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盐酸T咯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03年~2005年我院采用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脑梗死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智勤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早产儿死亡20例分析

    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共住院分娩2432例,其中早产161例,分娩早产儿166例(双胎5例).发生早产儿死亡20例,病死率为12%.现将死亡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继美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析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疫情明显上升,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为控制结核病,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之一.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乃是当务之急.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结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而健康教育就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因此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是彻底根治肺结核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艳红;周玲;赵春景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脆性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具有血糖波动大、病情极不稳定、低血糖和酮症反复交替发生等特点,在治疗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难,动态血糖监测可以很清晰地记录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利于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近年来我院收治5例脆性糖尿病患者,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指导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进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对复发性结脑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对常规四联H3R3E3Z3或SHRE强化后再巩固治疗三个月以上失败或病情加重的23例复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在SHRZ或C(卷曲霉素)HRZ方案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强化抗痨后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业明;潘燕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谈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广泛用途,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heartf ailure,HF)、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疾病的一线药物,其疗效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作为内科医师,提高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并正确地运用到临床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高钦华;史金玲;史金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