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鼻腔、外耳道异物的治疗

刘运祥;颜景红

关键词:鼻腔异物, 外耳道异物, 中耳炎, 下鼻甲坏死, 鼻中隔穿孔, 粘膜损伤, 异物处理, 下呼吸道, 外耳道炎, 及时治疗, 鼓膜穿孔, 鼻腔出血, 玩耍, 生命, 深部
摘要:小儿鼻腔、外耳道异物较为常见,多因玩耍时将异物误人鼻腔或外耳道.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下鼻甲坏死、鼻中隔穿孔、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鼻腔异物如处理不当,轻者鼻腔出血,重者将异物推向深部,坠入下呼吸道,危急小儿生命.外耳异物处理不好,也可能造成外耳粘膜损伤、出血,甚至鼓膜穿孔及中耳炎的发生.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bleeding tendency)是指皮肤粘膜自发性或损伤后的出血现象.皮肤粘膜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紫癜、瘀斑、血肿,也可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或月经过多,少数可表现为内脏出血.引起出血倾向的原因很多,但就其发病机制而言,主要包括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因子缺乏或血中有抗凝血物质)三大主要因素.它们可以单独存在或合并发生,其出血特点大多是多部位、多器官的出血.局部病变引起的反复出血,如肺结核咯血、溃疡病引起的呕血等则不属于出血倾向.

    作者:李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中国修订疫情报告办法个体医生有责报疫情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记者朱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卫生部近日修订了2003年11月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谈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广泛用途,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heartf ailure,HF)、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等疾病的一线药物,其疗效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作为内科医师,提高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识并正确地运用到临床中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其在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高钦华;史金玲;史金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常用药物与生活关系

    社区医生应用药物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除需要掌握药物的药效学外,还必须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及规律,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剂型、给药方法,可减少和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病人在用药期间的生产、生活,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安守礼;刘福伶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提高广大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的正确认识引起足够的重视已迫在眉睫.社区医院贴近百姓生活,费用成本相对较低,应在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俊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高校教师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浅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已属于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多发的常见病[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切实实施综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对高校教师糖尿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护理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

    作者:林新霞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罗通定代替地西泮治疗失眠40例观察

    方法 本院选择40位经常服用地西泮催眠的患者,年龄26~72岁.其中女性28人,男性12人,均无其他疾病.

    作者:费文民;翟秀玲;赵金英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2006年上半年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各级政府对新农合补助力度加大,基金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参合积极性高涨,受益面继续扩大,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较快,成效显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以护士为主导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我院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决定》、《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精神,在香港文化交流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通过培训社区护士,于2001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了以社区家居探访、家居康复、家居健康教育,以及幼儿保健服务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黎仙群;潘桂琼;张雪茹;温燕萍;苏敬军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析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

    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近年来全球疫情明显上升,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政府为控制结核病,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之一.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传染源,控制疫情乃是当务之急.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结核病的流行密切相关,而健康教育就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及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因此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养成良好的遵医行为,是彻底根治肺结核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杨艳红;周玲;赵春景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浅谈妊娠期妇女补铁的重要性

    孕育生命对每一个准妈妈来说是一件令人紧张而兴奋的事情.如何能让胎儿吸收全面、足够的营养是每一个孕妇关心的问题,但在笔者的社区健康咨询调查中发现,约有70%的孕妇及其家人未能认识到怀孕期间补铁的重要性.

    作者:苏俭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健康体检部分疾病分析

    健康体检是人们在无不适症状的情况下,运用妹常规的体格检查、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检查等手段,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起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提高生命质量,增强人们预防保健认识.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农村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儿童肥胖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病症,为了更好的了解本辖区内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尽早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现象,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办法,对本辖区内间隔十年儿童肥胖症的发病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作者:彭海平;邓长静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1例重症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分析

    1临床资料患者:男,年龄:7岁,因右耳反复流脓4年,发热伴头痛,呕吐1月余,于2004-12-18入院,查体:T 39.2℃,精神差,慢性病容,卧床,颈部浅表可触及数枚豆粒大小的淋巴结,质软,可活动,无触痛,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作者:张兆芹;张沛;宋书伟;刘卫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左氧氟沙星对复发性结脑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对常规四联H3R3E3Z3或SHRE强化后再巩固治疗三个月以上失败或病情加重的23例复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在SHRZ或C(卷曲霉素)HRZ方案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强化抗痨后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李业明;潘燕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恶变为腺样囊性癌2例报道

    基底细胞腺瘤并不多见,是一种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的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基底细胞腺瘤恶变为基底细胞腺癌已得到确认,而基底细胞腺瘤是否可以恶变为腺样囊性癌则认识不一.我院遇见2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恶变为腺样囊性癌的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钟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小儿鼻腔、外耳道异物的治疗

    小儿鼻腔、外耳道异物较为常见,多因玩耍时将异物误人鼻腔或外耳道.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下鼻甲坏死、鼻中隔穿孔、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鼻腔异物如处理不当,轻者鼻腔出血,重者将异物推向深部,坠入下呼吸道,危急小儿生命.外耳异物处理不好,也可能造成外耳粘膜损伤、出血,甚至鼓膜穿孔及中耳炎的发生.

    作者:刘运祥;颜景红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脑出血病人临床护理体会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的出血.多发生在老年或中年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以内囊出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常见的临床急症.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抢救治疗及恢复功能是治疗脑出血的关键,而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勤;陈璇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6例体会

    自2000年以来,笔者对86例脑梗塞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8期

  • 孢子丝菌病1例报告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sporotrichosis)所引起的皮肤、皮下及附近淋巴系统的慢性感染病.在2002年3月下旬在门诊值班中偶见一典型孢子丝菌病例,现将报导如下:

    作者:徐洪昌 刊期: 2006年第18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