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综合治疗探讨

杨成林;张树友;包铮;郑自贵;张春礼;谢荣俊

关键词:乳腺癌, 综合治疗, 保乳手术
摘要:目的 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到2005年间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45例,其中保乳综合治疗组的早期乳腺癌病人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间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受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瘢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的量化标准,评估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观效果.四项指标积分≥21 分为优,13~20 分为良,<13分为差.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保留乳房外形优良者19例(82.6 %),乳房外形较差者4例(17.4 %).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的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望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胆系肿瘤实施HDLF方案化疗的护理

    胆系肿瘤主要指胆囊癌和胆管癌,患者就诊时只有少数可以手术切除,大部分只能姑息治疗.我院于1999年3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33例晚期胆系肿瘤患者应用HDLF方案治疗,同时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儿童药疹87例临床特点分析

    儿童的发疹性疾病相对较多,如未及时鉴别药疹,致使未能及时停用致敏药物而延误患儿的治疗,可产生严重后果,现抽取2000年以来住院患儿药疹87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邓霖;李雪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输液泵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对照组用手工调节输液速度(1 ml=15滴)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尿酮体、血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输液速度与设计的输液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液泵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速度从而使胰岛素均匀滴入,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安全有效,值得在DKA救治中广泛应用.

    作者:江俊霞;闫晓云;张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肾上腺素治疗止血敏过敏性休克致心绞痛1例

    患者,男,23岁,未婚,工人,因双侧鼻腔反复流血,再发2天于2006年4月6日晚上9点46分就诊于我院某社康中心.

    作者:郭洪波;罗玉梅;李峭峰;康尚英;米艳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处方: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临床疗效评估采用NIH评分和Barthel指数,实验室评估采用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评分和Barthel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液粘度.

    作者:苏莉娟;伊善君;韩宁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评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合并脑组织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不同将9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A、B两组;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静脉血行NSE测定和BAEP检测.结果 高胆红素血症A、B两组的NSE水平、BAEP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胆红素血症A、B两组之间比较,NSE水平及BAEP异常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SB水平与NSE水平呈正相关;同时,BAEP异常发生率也增高.结论 NSE与BAEP在高胆红素所致神经毒性评价方面均具有较高敏感性,可作为临床监测指标.

    作者:冯小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缩宫素加地西泮的协同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缩宫素加地西泮的协同作用对加速产程、实行计划分娩的意义.方法 甲组单用缩宫素,乙组用缩宫素加地西泮,观察比较产妇情绪、产力恢复情况、自然分娩率,以及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乙组产妇迅速进入睡眠,清醒后大部分情绪轻松,产力得到恢复;两组自然分娩率、平均总产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口开全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第二产程、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催产过程中为产妇滴注缩宫素同时推注地西泮,有利于恢复产妇产力、增加自然分娩率,并能加快宫颈口扩张从而缩短产程,而并不会造成第二产程的延长,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蔡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目的 探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我院制定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标准预防原则,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反馈并督促改进.结果 2006年1月-9月份我院产妇科出院人数3240人,医院感染发生率1.19%,无漏报病例.结论 产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有着密切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各项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是降低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丰绿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某市社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为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态度和希望从何种渠道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探求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预防的行为干预.笔者于2004年5~6月对某市社区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

    作者:黄学荣;刘沛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对不典型呼吸困难患者测试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axi mal expiratoy flow-volumecurve,MEFV)测定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有效减低COPD发病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Master Screen PFT肺功能仪对其进行MEFV测定.主要指标是在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通过对120例30~55岁不典型呼吸困难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被检测患者中各项检测结果都正常者为3例,占检测总人数2.5%,检测异常者117例,占97.5%.轻度小气道阻塞者80例,占检测总数66.6%,中度小气道阻塞者30例,占检测总人数25%,重度小气道阻塞者7例,占检测总人数5.8%.结论 MEFV测定可早期发现小气道病变和病变程度,早期给以预防COPD干预治疗措施,以减缓COPD发展进程,有效减低COPD发病率.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青少年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及分析

    目的 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原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10月整群抽取济南市某高等职业学院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近一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736名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0.73%,男生高于女生.伤害类型按发生率大小前六位依次是中毒(54.15%)、锐器伤(37.44%)、骨头卡喉(35.43%)、跌伤(34.91%)、交通伤(31.57%)、碰伤(31.16%).主要受伤部位是手指和下肢,发生率分别为16.01%和15.44%.受伤地点主要在校内,发生率为19.35%,其次是在家中,发生率为17.68%.结论 该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家庭的配合和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减少和有效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关键.

    作者:张远;李华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持续健康教育在精神病康复中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从2002年初至2004年底,住我院治疗康复出院的1597例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为观察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患者具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2)疾病康复标准按南京精神科学术会议拟订的疗效平定标准,即: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或大部分恢复;(3)年龄:14~60岁;(4)排除合并其它疾病的精神障碍.

    作者:严斌;袁纯强;杨在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铋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以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的三联疗法治疗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44例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HP根除术.结果 常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75%,新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91.2%,两组HP根除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的治疗方案组不仅HP根除术高、疗程短、症状消失快,而且病人依从性好、价格便宜、不易产生耐药性,是理想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作者:陈国强;郭玉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整合素在骨改建中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Gintegrin)是近年来各学科研究的一种细胞粘附因子,由于它的结构功能复杂多样,导致其参与了机体中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本文将整合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概述如下.

    作者:田璐鸣;王稚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四种格列吡嗪片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目的 比较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溶出度,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厂格列吡嗪片的累积溶出度,绘制其溶出曲线,计算参数T50、Td、m的值,并对T50、Td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T50、T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出度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试验结果为临床选药提供了参考.

    作者:赵豫;李森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东台市3个月~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我市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贫血的高发年龄及贫血程度,于2005年8~10月份抽样对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同时对导致贫血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沛;周书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现况调查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吉林市部分社区60~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 以4个社区60~74岁1258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该地区60~74岁人群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2.7%、55.8%和20.9%;(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与60~65岁组相比70~74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28.7%,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22.4%;(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7.0%,占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43.1%;(4)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1%.结论 高血压是吉林市部分社区60~74岁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类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作者:陈彤宇;庄玉红;梁立军;黄丽英;咸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33名麻疹疑似病例抗体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齐齐哈尔市部分区(县)233例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酶联免疫法检测233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33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 麻疹IgG和IgM抗体阳性54人,抗体阳性率23.2%;0~4岁组和>23岁组是主要发病年龄段,分别为50%和80.77%.结论 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普遍接种,加强麻疹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分段加速控制或消除麻疹.

    作者:关宝生;鲁彦;白雪;姚嵩坡;周宪君;赵岩;王嘉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碘海醇注射液在脊髓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碘海醇注射液在脊髓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3例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Omnipaque行胸、腰段脊髓造影经腰穿注射,充盈髓腔.结果 质量优良者91例,成功率97.84%,造影副作用仅占5.4%,无严重及迟发不良并发症.结论 碘海醇注射液进行脊髓造影是一种相对安全、稳定,具有极好的辅助诊断意义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玉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护理配合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中耳炎、鼻塞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3年7月~2006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