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黄丰绿

关键词:产房, 医院感染, 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我院制定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标准预防原则,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反馈并督促改进.结果 2006年1月-9月份我院产妇科出院人数3240人,医院感染发生率1.19%,无漏报病例.结论 产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有着密切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各项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是降低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4例治疗体会

    产褥感染过去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栓性静脉炎和脓毒血症是产褥感染的严重阶段,占产褥感染死亡率的30%~50%.我院10年来共发生剖宫产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4例.为了提高对血栓性静脉炎的认识,现将其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国海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晚期胆系肿瘤实施HDLF方案化疗的护理

    胆系肿瘤主要指胆囊癌和胆管癌,患者就诊时只有少数可以手术切除,大部分只能姑息治疗.我院于1999年3月~2004年5月对收治的33例晚期胆系肿瘤患者应用HDLF方案治疗,同时进行整体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四种格列吡嗪片的体外溶出度考察

    目的 比较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溶出度,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厂格列吡嗪片的累积溶出度,绘制其溶出曲线,计算参数T50、Td、m的值,并对T50、Td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T50、T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出度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试验结果为临床选药提供了参考.

    作者:赵豫;李森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银川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要求,以便为社区人群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为卫生保健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各年龄段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结果 25岁以上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9%,女性高于男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卫生服务模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服务,开展需要且能接受的卫生服务项目.

    作者:吴维林;沈朝晖;马俊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城乡育龄妇女乳腺病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乳腺病患病情况,以便科学地指导乳房保健工作,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2005年3月~6月应用HH161-5B型红外乳腺诊断仪,对城乡6450例育龄妇女进行乳房透查.结果 乳腺增生发病率高占29.13%,40岁左右妇女乳腺增生发病明显增多.城区妇女乳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加强对育龄妇女乳房保健知识宣教与技术指导,提高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孙宏琴;韩晓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铋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以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的三联疗法治疗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44例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HP根除术.结果 常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75%,新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91.2%,两组HP根除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的治疗方案组不仅HP根除术高、疗程短、症状消失快,而且病人依从性好、价格便宜、不易产生耐药性,是理想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作者:陈国强;郭玉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缩宫素加地西泮的协同作用探析

    目的 探讨缩宫素加地西泮的协同作用对加速产程、实行计划分娩的意义.方法 甲组单用缩宫素,乙组用缩宫素加地西泮,观察比较产妇情绪、产力恢复情况、自然分娩率,以及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乙组产妇迅速进入睡眠,清醒后大部分情绪轻松,产力得到恢复;两组自然分娩率、平均总产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口开全时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第二产程、新生儿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催产过程中为产妇滴注缩宫素同时推注地西泮,有利于恢复产妇产力、增加自然分娩率,并能加快宫颈口扩张从而缩短产程,而并不会造成第二产程的延长,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蔡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东台市3个月~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我市6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贫血的高发年龄及贫血程度,于2005年8~10月份抽样对儿童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同时对导致贫血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沛;周书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门诊2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患者必须终身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甚至药物治疗,还要进行疾病监测,这是非常痛苦的,久病者常伴有心脑血管、肾、眼、神经等病变.

    作者:张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绞痛药物治疗进展

    1 硝酸酯类1.1 作用机制 (1)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因此,能减少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具有直接扩张冠脉的效应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2)近年来,还发现硝酸酯类药物有减少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硝酸酯类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后转化为一氧化氮(NO),即内源性衍生舒张因子(EDRF),当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血管内皮产生EDRF减少,而硝酸酯类药物能提供其不足,因而,能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社区卫生院综合病房分科经济承包的利弊探讨

    我院是一个近80名职工的社区中心卫生院,综合病房是卫生院的一个大科室,有20名工作人员,分科前病房是一个整体运行科,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于2000年也实行了分科经济承包,七年的分科工作总结利弊均有,但综合病房分科承包弊大于利.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亚急性铅中毒16例临床分析

    临沂南坊办事处医院自2001年至2005年收治以铅绞痛为首要症状的亚急性铅中毒16例,现将有关资料综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洪友;李彬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早期乳腺癌的保乳综合治疗探讨

    目的 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到2005年间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45例,其中保乳综合治疗组的早期乳腺癌病人23例,对照组22例;两组间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受体情况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从乳头外观、双乳头水平差距、双乳头距同侧腋前线垂直距离之差距和瘢痕对乳房外形影响等四个方面的量化标准,评估保留乳房的外形美观效果.四项指标积分≥21 分为优,13~20 分为良,<13分为差.结果 保乳手术组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保留乳房外形优良者19例(82.6 %),乳房外形较差者4例(17.4 %).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的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结果,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可望成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成林;张树友;包铮;郑自贵;张春礼;谢荣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了解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从而更好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正常儿童家长进行比较.结果 孤独症患儿家长EPQ中,N、L、E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孤独症患儿家长SCL-90评定结果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家长具有内向、神经质个性倾向,在心理上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等方面的症状,给家长适当的心理支持治疗,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郭海燕;李智永;刘淑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强化教育探讨

    目的 探讨对住院糖尿病人糖尿病(DM)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糖尿病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由各班护士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进行DM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作用、胰岛素注射技巧,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等的糖尿病强化教育,出院后电话回访3个月末回院复查.结果 观察组3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尿病知识积分(DK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每周主动运动和监测血糖的频次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个案护理的形式对住院糖尿病人进行糖尿病强化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人医疗依从性,巩固疗效.

    作者:梁瑜;韩光香;孟庆华;付楠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和生化分析方法对55例临床确诊AMI的病人入院后2~48小时进行cTnI、Mb、CK-MB动态检测.结果 cTnI阳性率100%,Mb阳性率100%,CK-MB阳性率93%.结论 cTnI、Mb、CK-MB联合检测对AMI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张茂青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医患沟通途径及实践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老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服务对象,在这个服务体系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全科医生提供的医疗保健服务,使社区人群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得到基本的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和特点,使医患沟通在这一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邱梓怀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其主要表现为:起病较为缓慢,开始时病儿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易复发的特点,应及早治疗.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针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菊;李霞;孟庆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30例临床分析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能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的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对提高重症肝炎的疗效和降低病死率有帮助[1].我科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患者30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作者:宋巍;朱可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整合素在骨改建中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Gintegrin)是近年来各学科研究的一种细胞粘附因子,由于它的结构功能复杂多样,导致其参与了机体中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本文将整合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概述如下.

    作者:田璐鸣;王稚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