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维林;沈朝晖;马俊花
目的 观察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对照组用手工调节输液速度(1 ml=15滴)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尿酮体、血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输液速度与设计的输液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液泵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速度从而使胰岛素均匀滴入,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安全有效,值得在DKA救治中广泛应用.
作者:江俊霞;闫晓云;张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为及时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屏南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城镇为39.08%,农村29.58%;男生31.29%,女生37.36%;小学生27.99%,中学生40.68%.学生肥胖率城镇3.20%,农村0.76%;男生2.36%,女生1.60%;小学生2.71%,中学生1.25%.结论 中小学生存在较重的营养不良状况,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作者:陆超祖 刊期: 2006年第23期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中耳炎、鼻塞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3年7月~2006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溶出度,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A、B、C、D厂格列吡嗪片的累积溶出度,绘制其溶出曲线,计算参数T50、Td、m的值,并对T50、Td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4厂家格列吡嗪片的T50、T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出度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试验结果为临床选药提供了参考.
作者:赵豫;李森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为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不包括妊娠前已有糖尿病.GDM发生率世界各国报道为1%~14%[1].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较高[2].因GDM危害巨大,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出现一系列母婴合并症如自然流产、妊高征、感染、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肩难产、早产、窒息、酮症酸中毒等.故GDM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邓彩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血中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和总蛋白(TP)的含量.结果 甲亢患者血脂、总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FT3、FT4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血脂和总蛋白明显降低,其变化可作为判断甲亢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郭业新;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2004~2005年吉林市部分社区60~74岁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有关特点.方法 以4个社区60~74岁1258例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结果为研究样本,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类型、高血压患者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该地区60~74岁人群患病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2.7%、55.8%和20.9%;(2)随着年龄增长,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与60~65岁组相比70~74岁组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28.7%,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加22.4%;(3)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为27.0%,占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43.1%;(4)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合并至少一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比例为81%.结论 高血压是吉林市部分社区60~74岁老年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类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绝大多数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作者:陈彤宇;庄玉红;梁立军;黄丽英;咸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产房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有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我院制定产房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标准预防原则,提高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反馈并督促改进.结果 2006年1月-9月份我院产妇科出院人数3240人,医院感染发生率1.19%,无漏报病例.结论 产房医院感染与医务人员有着密切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产房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保证各项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是降低产房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作者:黄丰绿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我院是一个近80名职工的社区中心卫生院,综合病房是卫生院的一个大科室,有20名工作人员,分科前病房是一个整体运行科,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于2000年也实行了分科经济承包,七年的分科工作总结利弊均有,但综合病房分科承包弊大于利.
作者:刘世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从2002年初至2004年底,住我院治疗康复出院的1597例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为观察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患者具有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2)疾病康复标准按南京精神科学术会议拟订的疗效平定标准,即: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或大部分恢复;(3)年龄:14~60岁;(4)排除合并其它疾病的精神障碍.
作者:严斌;袁纯强;杨在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 的病因未明确,迄今尚无特效疗法.本病的治疗原则应是去除过敏,控制感染,对症治疗,一般治疗, 配合中药治疗.
作者:安承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油漆是日常生活装修中常用的材料,油漆中含有苯、苯乙烯等有毒有机溶剂,由于油漆作业时急性中毒,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多见,所以护理人员了解苯中毒的途径、毒物的成份、理化特性及救治护理方案,对临床护理工作及患者的早日康复,有较大的实用意义.本院收治了3例苯急性中毒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全部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为了了解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从而更好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正常儿童家长进行比较.结果 孤独症患儿家长EPQ中,N、L、E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孤独症患儿家长SCL-90评定结果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家长具有内向、神经质个性倾向,在心理上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等方面的症状,给家长适当的心理支持治疗,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郭海燕;李智永;刘淑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能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的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对提高重症肝炎的疗效和降低病死率有帮助[1].我科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患者30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其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作者:宋巍;朱可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协调反射动作,这种复杂而协调的反射动作是通过在延髓的呕吐中枢来完成的,可以分为中枢性呕吐及反射性呕吐[1].由中枢神经系统化学感受器触发区的刺激引起呕吐中枢兴奋而发生的呕吐称中枢性呕吐,由内脏末梢神经传来的冲动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呕吐称反射性呕吐.现对主诉呕吐伴或不伴有其他症状收入消化科的50例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深对呕吐病理生理过程及病因地认识.
作者:刘海霞;马医安;李继昌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症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 建立人工气道,应用SIMV+PSV+PEEP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2-15天,并将治疗前后通气参数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治疗前后通气指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IMS应重点观察肌力改变,及时建立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的关键,综合治疗和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基础.
作者:朱春芝;郭虹;戚爱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安全可靠性.方法 将120例经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生物芯片试验检查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雷贝拉唑组62例和奥美拉唑组58例,雷贝拉唑组第一周给予雷贝拉唑10 mg加阿莫西林1 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雷贝拉唑10 mg.奥美拉唑组第一周给予奥美拉唑20 mg加阿莫西林1 g,口服bid,以后每次服奥美拉唑20 mg.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后雷贝拉唑组疼痛消失时间与奥美拉唑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末与4周末两组的症状消失率、溃疡愈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贝拉唑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奥美拉唑为7%.结论 雷贝拉唑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与奥美拉唑基本相当,用药后患者临床症状腹部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奥美拉唑.
作者:王旭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以氧氟沙星、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的三联疗法治疗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144例伴消化性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其HP根除术.结果 常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75%,新的治疗方案组的HP根除术是91.2%,两组HP根除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的治疗方案组不仅HP根除术高、疗程短、症状消失快,而且病人依从性好、价格便宜、不易产生耐药性,是理想的治疗HP感染的方案.
作者:陈国强;郭玉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对住院糖尿病人糖尿病(DM)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糖尿病的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由各班护士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进行DM基础知识、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的作用、胰岛素注射技巧,低血糖的表现及处理,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等的糖尿病强化教育,出院后电话回访3个月末回院复查.结果 观察组3个月末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尿病知识积分(DK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每周主动运动和监测血糖的频次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以个案护理的形式对住院糖尿病人进行糖尿病强化教育能明显提高糖尿病人医疗依从性,巩固疗效.
作者:梁瑜;韩光香;孟庆华;付楠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其主要表现为:起病较为缓慢,开始时病儿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易复发的特点,应及早治疗.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针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桂菊;李霞;孟庆美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