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朱桂菊;李霞;孟庆美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征, 支原体感染, 现报道如下, 常见病原菌, 病原微生物, 及早治疗, 飞沫传播, 儿童肺炎, 可持续, 呼吸道, 传染性, 症状, 咽痛, 胸痛, 误诊, 头痛, 食欲, 护理, 复发
摘要: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一种肺炎.支原体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支原体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小儿支原体肺炎,症状往往不太典型,容易引起误诊.其主要表现为:起病较为缓慢,开始时病儿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有低度或中度发热,可持续1~2周,伴有头痛、咽痛和胸痛.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易复发的特点,应及早治疗.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78例,针对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社区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更逐渐趋向于保留器官,微创手术,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已有报道[1],本文作者对其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进行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英;刘英光;孙继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233名麻疹疑似病例抗体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齐齐哈尔市部分区(县)233例麻疹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麻疹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酶联免疫法检测233例疑似麻疹病例血清标本,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33例麻疹疑似血清标本中, 麻疹IgG和IgM抗体阳性54人,抗体阳性率23.2%;0~4岁组和>23岁组是主要发病年龄段,分别为50%和80.77%.结论 掌握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时普遍接种,加强麻疹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分段加速控制或消除麻疹.

    作者:关宝生;鲁彦;白雪;姚嵩坡;周宪君;赵岩;王嘉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青少年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及分析

    目的 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意外伤害的现状、流行病学特点及发病原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5年10月整群抽取济南市某高等职业学院学生,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近一年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736名学生,伤害发生率为40.73%,男生高于女生.伤害类型按发生率大小前六位依次是中毒(54.15%)、锐器伤(37.44%)、骨头卡喉(35.43%)、跌伤(34.91%)、交通伤(31.57%)、碰伤(31.16%).主要受伤部位是手指和下肢,发生率分别为16.01%和15.44%.受伤地点主要在校内,发生率为19.35%,其次是在家中,发生率为17.68%.结论 该学校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家庭的配合和指导、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是减少和有效预防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关键.

    作者:张远;李华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碘海醇注射液在脊髓造影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碘海醇注射液在脊髓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3例非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Omnipaque行胸、腰段脊髓造影经腰穿注射,充盈髓腔.结果 质量优良者91例,成功率97.84%,造影副作用仅占5.4%,无严重及迟发不良并发症.结论 碘海醇注射液进行脊髓造影是一种相对安全、稳定,具有极好的辅助诊断意义的诊断方法.

    作者:李玉报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孤独症患儿家长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了解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从而更好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康复治疗.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孤独症患儿家长的个性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与正常儿童家长进行比较.结果 孤独症患儿家长EPQ中,N、L、E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孤独症患儿家长SCL-90评定结果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孤独症患儿家长具有内向、神经质个性倾向,在心理上都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敌对等方面的症状,给家长适当的心理支持治疗,能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郭海燕;李智永;刘淑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整合素在骨改建中的研究进展

    整合素(Gintegrin)是近年来各学科研究的一种细胞粘附因子,由于它的结构功能复杂多样,导致其参与了机体中众多的生理与病理过程,本文将整合素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骨改建中的作用和意义概述如下.

    作者:田璐鸣;王稚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心绞痛药物治疗进展

    1 硝酸酯类1.1 作用机制 (1)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流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因此,能减少室壁张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具有直接扩张冠脉的效应以增加冠脉的血流量.(2)近年来,还发现硝酸酯类药物有减少血小板聚集作用,此外,硝酸酯类药物在体内经代谢后转化为一氧化氮(NO),即内源性衍生舒张因子(EDRF),当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后,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血管内皮产生EDRF减少,而硝酸酯类药物能提供其不足,因而,能缓解心绞痛和改善心肌缺血.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妇科急诊病人就诊时负面情绪分析及对策

    妇科急诊病人的特点为病情危重,发病急,心理准备少,在就诊时常因负面情绪而影响救治效果.为此,对妇科急诊病人的负面情绪进行分析,了解妇科急诊病人就诊时常见负面情绪及其对妇科急诊病人心理的影响,探讨和寻找解决方法.

    作者:孙瑞华;田喜平;韩晓丽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护理配合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中耳炎、鼻塞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于2003年7月~2006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分析

    目的 开展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提供必要可行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活动,调查妊娠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加强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2005年6月,对在妇幼保健院建档的孕妇,在孕24~28周进行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方法.并追踪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组(A组)与正常对照组(B组)孕产妇母儿结局的影响,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妊娠糖尿病患病率为2.64%,A组的胎儿宫内窘迫、感染、妊高征、早产儿等的发病率较B组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围产儿并发症的比较两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及病理性黄疸发病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用饮食疗法控制血糖,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孕产妇的合并症,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杨龙秀;朱银亭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屏南县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为及时了解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促进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指导合理的营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屏南县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城镇为39.08%,农村29.58%;男生31.29%,女生37.36%;小学生27.99%,中学生40.68%.学生肥胖率城镇3.20%,农村0.76%;男生2.36%,女生1.60%;小学生2.71%,中学生1.25%.结论 中小学生存在较重的营养不良状况,提示应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使中小学生生长发育阶段得到合理营养.

    作者:陆超祖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甲亢患者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甲亢患者血中血脂和总蛋白的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56例患者和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h)和总蛋白(TP)的含量.结果 甲亢患者血脂、总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FT3、FT4呈负相关.结论 甲亢患者血脂和总蛋白明显降低,其变化可作为判断甲亢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作者:郭业新;吕冬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对不典型呼吸困难患者测试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axi mal expiratoy flow-volumecurve,MEFV)测定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以有效减低COPD发病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Master Screen PFT肺功能仪对其进行MEFV测定.主要指标是在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通过对120例30~55岁不典型呼吸困难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被检测患者中各项检测结果都正常者为3例,占检测总人数2.5%,检测异常者117例,占97.5%.轻度小气道阻塞者80例,占检测总数66.6%,中度小气道阻塞者30例,占检测总人数25%,重度小气道阻塞者7例,占检测总人数5.8%.结论 MEFV测定可早期发现小气道病变和病变程度,早期给以预防COPD干预治疗措施,以减缓COPD发展进程,有效减低COPD发病率.

    作者:陈文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肱骨髁上骨折好发于5~8岁儿童, 发病率占小儿肘部骨折的50%~70%[1],并发症颇多,处理不当易引起肘内翻及Volkmann挛缩等畸形,虽经不断地改良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但肘内翻发生率仍有24%~58%,Volkmann挛缩发生率为3%[2],因此,对它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值得重视和需要提高的课题.作者从2003年7月~2006年8月,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75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兵;冯献礼;崔海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B超诊断中孕头胸腹联体双胎1例

    孕妇,女,19岁,孕1产0,2006年4月2日孕5月,剧烈腹痛来我院就诊,之前未做过B超检查.

    作者:吴希娣;樊建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某市社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调查

    为了解社区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行为态度和希望从何种渠道获取艾滋病预防知识,探求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和传播方式,对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预防的行为干预.笔者于2004年5~6月对某市社区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

    作者:黄学荣;刘沛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34例产后子宫出血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者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本文对34例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露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银川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银川市城市社区25岁以上居民健康状况及卫生要求,以便为社区人群提供良好的卫生服务,为卫生保健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各年龄段整群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结果 25岁以上社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2.9%,女性高于男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慢性病对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结论 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需求,提供卫生服务模式,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服务,开展需要且能接受的卫生服务项目.

    作者:吴维林;沈朝晖;马俊花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输液泵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效果.方法 将102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对照组用手工调节输液速度(1 ml=15滴)和单位时间内胰岛素用量;比较两组患者血糖下降速度,尿酮体、血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输液速度与设计的输液速度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酮体、尿酮体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液泵能有效的控制输液速度从而使胰岛素均匀滴入,输液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安全有效,值得在DKA救治中广泛应用.

    作者:江俊霞;闫晓云;张谦 刊期: 2006年第23期

  • 糖尿病并发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久病可致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心脏、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也可引起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感染等,其中糖尿病并发感染问题是导致糖尿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同时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现从护理角度对糖尿病并发感染相关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徐丽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社区医学杂志

社区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