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雪
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3月,用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亚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管瘤是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生,随年龄而增大[1].我科用锶-90敷贴器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62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蔚然;尚清秀;李妹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下肢动脉栓塞多见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手术后病人,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为初表现及主要症状),疼痛从膝部传导到足部,肢端皮肤紫黑,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皮温发凉.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失去双腿,造成终生残疾.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牛庆琴;鞠燕;刘燕;赵德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 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连续6个月, 观察血压、不良反应及生化指标.结果 59例高血压患者坚持服用半年以上,其中显效4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1.5%(54/59);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晕、乏力和面部潮红,发生率8.5%(5/59),只有1例因头晕改用其他药物;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见,患者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降血压药物.
作者:谭国谊;周进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胰岛素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控制患者血糖的较好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但在注射过程中,由于病人长期注射,多产生惧怕疼痛的心理,以至不能坚持注射胰岛素,影响疾病恢复.通过对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的客观指标进行观察,从而证实良好的注射方法、正确注射部位可减少病人的不良反应,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急性脑血管病是引起假性球麻痹常见的原因.脑血管病人神经反射兴奋性减低,吞咽肌群互不协调,易造成吞咽障碍、呛咳或误吸.为保证病人的营养供给,避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减少肺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的改善吞咽功能.我们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吞咽瘴碍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及饮食指导,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延平;张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病人的艾滋病高危行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年7月1日~2005年6月30日期间,在某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初次就诊的15岁以上的全部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276例就诊病人,平均年龄35.65岁,已婚者占70.29%,检出1例HlV感染者,63.04%的人被确诊患有性病.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伴的占48.91%,发生婚外性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14.07%.4.35%的人曾做过HIV自愿咨询检测.未发现1年内吸毒者.结论本次调查的性病门诊就诊者普遍存在着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率和HIV自愿检测率均较低.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朱体文;刘庆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伏立康唑是第2代合成的三唑类抗真菌药,为伏康唑衍生物,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尤其对急性侵入性曲霉菌、耐伏康唑的严重侵入性念球菌、抗侵入性曲霉菌、食道球菌足分支霉菌属和镰孢菌属有很好的抗菌活性.能口服和静脉注射给药,口服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临床用于侵入性曲霉病、波伊德假霉样真菌及足放线病菌属感染、镰刀菌属感染的治疗.本文对其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综述.
作者:张传海;徐飞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FEP-BY01型肿瘤超声治疗机对37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84.8%的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100%癌组织B超回声都出现不同程度地增强,治疗后35.1%的患者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40.6%无变化,24.3%有不同程度的增大,75.0%的患者治疗后梗阻症状缓解.全部治疗无疼痛,无皮肤灼伤、胃肠道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HIFU是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
作者:陈祥明;魏林;叶欣;葛忠民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随着人口年龄的老化,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0%,跨入老龄国家.因此,预防老年性痴呆显得非常重要.现将流行病学和预防对策分述如下.
作者:张懋奎;虞先滢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检测无偿献血者ALT不合格者在不同性别、年龄上的差异.方法所有标本进行两次检测,第一次用微板速率法,第二次用丙酮酸氧化酶法.结果 11244例无偿献血者中,ALT不合格数为458例,不合格率为4.08%,其中男性ALT不合格数为367例,不合格率为5.26%,女性不合格数为91例,不合格率为2.13%.结论无偿献血者ALT活性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男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2,P<0.01).
作者:苏涛;滕松波;陈秀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报告60例老年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X-刀(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治疗后的临床及影像学变化,讨论X-刀对老年性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利用CRT-98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常规进行体模固定,以3mm或5mm层厚CT扫描,将影像信息输入治疗计划系统(3DTPS),图像重建,制定治疗计划,采用多角度,非共面,单靶区旋转照射,分割5~6次,以80%等剂量曲线覆盖增生(肥大)的前列腺腺体边缘,治疗总剂量20~25Gy.结果全组60例进行了1~3个月的随访.治疗后1个月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B超复查残余尿30±12ml,较治疗前明显减少;3个月后复查58例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占96.7%,2例有轻度尿频,占3.3%,B超复查10例有少量残余尿,CT复查60例患者均显示腺体缩小或恢复正常,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治疗前28.6±3.0降至9.2±2.0.结论 X-刀治疗BPH能使过度增生的腺体细胞变性坏死,达到消除或缓解尿梗阻症状的目的.
作者:周传芹;周运生;郝传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减少医院感染对密切接触者的听诊器进行细菌监测.方法采用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连续采样,采样面积≥10cm22个,用没有含相应中和试剂的洗涤的棉拭子1支采样后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涂擦各5次送检.结果听诊器使用3天其染菌量已超过卫生部规定的普通物体带菌标准(8CFU/cm2).结论听诊器必须定期消毒.
作者:杜雁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血透)是目前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靠方法之一[1].但是,血透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低血压,不但影响血透的顺利进行,影响透析的充分性,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研究血透中低血压发生规律和对策,降低其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老年血透患者,由于生理上的原因,血透中更容易发生低血压,本文就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规律和预防措施(如低温高钠透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王俊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常表现为头颈部症状,伴有四肢感觉异常,肌肉萎缩和运动障碍等.笔者采用点刺拔罐法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敏;李迎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白破混合制剂(DPT),在实际广泛使用中,尽管异常反应发生率很低,但国内外曾有报告注射DPT后发生严重异常反应及婴幼儿猝死的病例,虽然婴幼儿猝死与疫苗接种之间的关系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警惕.我县在1999年11月份,因第三次接种DPT后偶合发生了一起幼儿猝死病案.实属罕见,现将情况报导如下:
作者:黄亦雄;王晓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及几率.方法凡来我站行人工流产者,我们均按人工流产登记表逐项询问,进行妇科、阴道分泌物和超声检查,并认真登记.术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复查或电话随访,并认真记录复查及随访情况.结果通过3000例人工流产者进行观察,发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 %,其中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为6.21%,术后远期并发症为5.79%.结论人工流产对妇女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为保护妇女的健康,应坚持避孕为主,努力减少人工流产次数.
作者:李长翠;吕秀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继发性非酮症高渗昏迷是脑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丘脑下部功能障碍、手术刺激及脱水剂、利尿剂、激素、葡萄糖液的大量应用,而诱发的以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酮体缺乏、以进行性意识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与原发性昏迷相混淆,处理不当则会出现严重后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牛淑香;毕经芳;薛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2002年1月~2004年5月我科收治15例重症肝炎并发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患者,现将救治观察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凤仙;徐晓冉;张玉臣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从出生到足28天的婴儿称为新生儿.在新生儿期,经常会出现一些现象,多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治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儿童的健康愈来愈重视,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成为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下面是对新生儿期几种常见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虞堃 刊期: 200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