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国医疗机构床位分类对上海的启示

何雪松;曹晓红;李力达;周益众;张冬兰;Stuart O.Schweitzer;陈英燿

关键词:医疗机构, 床位分类, 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摘要:美国加州对医疗机构床位进行分类许可和管理,明确体现了一般和特需床位需求的情况,对医疗资源优化配置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国内医疗资源调整过程中,可以借鉴加州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管理模式,但在床位类别划分和科室归类上应做适当调整。通过对上海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的应用研究,可以看出上海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应适当增加,床位结构上宜作较大调整。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市:首个非盈利性三级医院的医改“破冰之旅”

    上海近年来社会资本办医大项目--上海远大健康城在青浦奠基启动,快3年后投入使用。未来的这个完全由民营资本按非盈利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打造的医院位于青浦徐泾镇,占地约1.65×105m2,建筑面积46万m2,仅地下停车场就有10万m2,规划以一所三级非盈利性医院--上海医谷医大医院、一所二级国际医院--上海医谷国际医院和十大独立专科集群形成一个开放式超级医疗联合体,各集群专家团队技术在健康城内共享,而特殊病人(如SARS等高传染性病人)全部独立集纳,有效控制疾病传播路径。据悉,首期项目预计2016年底、2017年初露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失效模式在医疗废弃物管理中的应用

    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分析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选出关键优先改进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通过加大教育的力度,规范废弃物的分类及运送流程的三步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提高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质量。

    作者:姒怡冰;董安;石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卫生资源杂志社举办中国医改之慢病管理论坛:服务变革与支付创新

    本刊讯由卫生资源杂志社主办,上海市医学会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专科委员会等协办的“中国医改之慢病管理论坛:服务变革与支付创新”2013年12月13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分为“慢病的医疗服务体系:重组与变革”与“慢病的医疗保险支付体系:探索与创新”两大议题,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金春林常务副主任主持会议。

    作者:操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务社工小组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组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焦虑水平、社会支持状况的效果。方法:52名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24例,对照组28例。实验组接受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干预,对照组观看健康教育片,对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的测量。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焦虑水平、社会支持上的测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37.5±7.7/35.5±6.7,t=-1.91,P>0.05;39.4±6.0/37.6±5.8,t=1.510,P>0.05)。小组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水平和社会支持相比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医务社会工作的小组干预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水平,提升社会支持水平。

    作者:陆培兰;方秉华;阎玮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2014年起崇明试点医生“社区多点执业”

    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区域之一的崇明县,正在积极调研筹备,2014年在一定区域内,一家二级综合医院牵头,几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行组建小型医联体,用签约的形式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试点“社区多点执业”模式改革。崇明县自2011年起已经先行建立了“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是上海第二个开展改革试点的大区域医联体。“新华-崇明医联体”改革主要在医疗资源整合、市民逐级转诊就医和医保支付模式上开展试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广东省深圳市:向医学生抛出橄榄枝建立集中招医长效机制

    2013年12月6日,深圳正式启动史上大规模的招医引才行动以来,一周时间收到了2435人简历,其中网上收到1476人简历。除了12月6日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组织的大型现场招聘会,深圳市在北京、广州、沈阳、长春、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9个城市设立了固定的招聘联络点。深圳网上招医平台和微信也已启动,持续提供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和岗位需求信息。下一步为更好地吸引医学人才,深圳市还将继续发挥卫生系统集中招聘优势,建立集中招医的长效机制。此外,还将优化调整人才引进政策,尽快出台优惠政策,简化医疗卫生人才的招聘程序,并争取对原特区外医院和基层医院等急需用医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待遇,增加现实吸引力。新的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办法也将尽快修改出台,提高薪酬待遇,放宽入职条件。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浙江省:启动市级公立医院改革零差率唱主调

    2013年底前,浙江省所有市级公立医院(杭州市除外)全面启动以药品零差率、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切入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此次改革将涉及40家市级公立医院。杭州市公立医院及在杭的省级公立医院的综合医改也将于2014年3月底前启动。本次市级公立医院改革将同步推进“四项改革”。一是改革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严格控制药品金额占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二是改革医疗服务收费政策,零差率的差额通过医院内部适当消化后,调整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床位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与医保、卫生、财政政策同步调整;三是改革医疗保险结算和支付政策,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多种结算方式,发挥医疗保险政策调节作用,引导病人合理就医;四是改革财政投入政策,加大医保资金财政保障力度,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各项投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上海市放射诊疗卫生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预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需要的人力资源情况。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和网络资料,分析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数量、放射工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变化趋势,依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中规定放射诊疗机构必须开展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项目,采用卫生服务需求法预测放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结果:上海市目前约1400家放射诊疗机构、6400名放射卫生工作人员和3700台放射诊疗设备,满足这些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技术需求约需配备330名放射卫生技术服务人员。结论:上海市放射诊疗机构的基数大、增长快,放射工作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变化明显,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需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人员上都将持续增加,政府应予积极支持引导其发展。

    作者:田雨来;常秀丽;周志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5省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

    2013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快速推进,已在25个省份134个城市启动试点,覆盖人群2.1亿。我国基本医保体系已覆盖全国95%以上人口,一般常见病、小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左右。正在各地试点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从基本医保基金提取部分资金购买商业保险,不需个人额外缴纳费用。保障范围包括所有参加基本医保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起付线各地根据人均收入和医保支付能力等因素确定。多数省份制定了按费用高低分段支付比例政策,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成都、辽宁、吉林、甘肃等地规定,报销总额不设封顶线。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吴晓峰《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吴晓峰,男,1969年生,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1991年本科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2003年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1991-2005年任职于上海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局办公室,历任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主任,其中1995-2000年任职于上海医疗保险办公室、上海市医疗保险局法规处;2005-2012年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2012-2013年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书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北京市:凤凰医疗将继续投资综合医院参与北京医改

    第一家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医疗服务企业--凤凰医疗在港交所上市后受到市场热捧。未来凤凰医疗仍将以综合医院投资为主,继续参与北京市医改。2010年,凤凰医疗借鉴国际通行的PPP方式(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对门头沟区医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现代医院治理结构。其后,凤凰医疗又参与了京煤集团总医院、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的改革。截至2012年底,凤凰医疗集团旗下共管理2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7家一级医院、28家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年度收入达到18亿元。从目前的业务格局来看,凤凰医疗的整合范围均为非营利性公立医院。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项目”上海与国家版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上海市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项目与国家2012版目录,探索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及其原因,为政府有效实施新版目录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新版目录为基础,描述分析其与上海目录之间的异同,并开展专家咨询。结果:国家和上海目录范围和编制的框架不同。国家和上海共有目录比例为67%,不同项目中有115项仅存在国家目录,20种仅上海有。新版目录耗材部分存在缺乏内涵界定、部分分类重叠等现象,上海目录库存在重复项目、内涵一次性耗材2及低值耗材。结论:应进一步修订完善国家新版目录中的医用耗材部分,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或减少相关耗材内容。

    作者:王海银;晏嵘;桂一川;贺渊峰;彭颖;冯泽昀;金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姚冠华《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姚冠华,男,1965年生,硕士。现任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厦门市公立医院发展管理中心主任,厦门市预防医学会会长。1984-1990年就读于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本科,1990-1999年任职于厦门市卫生局疾病控制处,1999-2003年任厦门市卫生防疫站站长,2003-2012年9月任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2012年9月起任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厦门公立医院发展管理中心主任。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索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

    介绍了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发达国家的定价机制,阐述了新形势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的必要性,同时探讨我国该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医用耗材定价机制,为决策者下一步制定定价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泽昀;王海银;金春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江苏省南京市:4家郊区公立医院2014年元旦启动医改

    2014年元旦起,南京六合、浦口、高淳、溧水区辖区内所有区级公立医院和化工园区内的区级公立医院将跟进改革。南京市物价局下发《南京区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外,药品一律按进价“零差率”销售,同时提高诊察费、注射护理、手术、住院费用,达到总体支出水平平衡。药品加成取消按7∶2∶1消化。意见明确,合理的药品差价额,7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20%由财政给予补偿,10%由医院提高管理水平自我消化。医保跟上,总体不增加病人负担。改革后收费主要变化:1.取消2项特需医疗服务项目;2.提高诊察费项目价格;3.提高部分注射、手术、床位价格;4.降低CT等大型检查价格。此次改革的公立医院还将降低X线计算机(CT)扫描、磁共振扫描(MRI)大型设备检查的指导价格,取消上浮15%的规定,降低的检查价格差价,不计入调价规模。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院建设上海市区县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的SWOT分析

    采用SWOT(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法综合分析某院的现状,探讨建设区县脑卒中临床救治中心对综合性公立医院发展的战略意义,指出应充分发挥内部优势,注重利用外部机会,着力规避外部威胁,努力克服内部劣势,构筑持续发展型战略,并提出该院建设“闵行区脑卒中临床防治中心”持续发展型战略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段磊;王大连;郭净燕;施坤;李方明;宋金波;徐宏智;张瑜;任传成;向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检测的经济价值研究

    目的:通过在体检人群中筛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M2,AMA-M2)以期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检出率,并评估该指标普查的经济价值。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法,测算区域性及全国性通过AMA-M2筛查PBC患者的经济效益。结果:无论在直接的医疗成本还是生命年价值上,通过AMA-M2早期筛查PBC将对患者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结论:将AMA-M2检测作为我国常规健康体检筛查指标是提高PBC检出率并降低治疗成本的重要途径。

    作者:吴旭伶;邹欣;徐永玲;张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安徽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农村基层卫生人员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在安徽省抽取3个样本县发放调查问卷,共调查380名乡镇卫生院人员和村医,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定性资料的主要问题和观点进行提炼。结果:基层卫生人员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仅有40.90%的人对工作满意;不同满意度因子中,对收入水平、福利等不满意;不同专业人员中,村医满意度低。收入水平低、工作量大是工作满意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较低的工作满意度会导致较低的服务质量和较高的人员流失率,亟需将增加的政府投入转变为卫生人员收入与福利水平的改善,进而提高工作满意度水平,这是吸引和留住农村基层卫生人才的关键。

    作者:何平;赵晓娟;刘博;孙强;左根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召开第16次学术年会

    本刊讯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16次学术年会2013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卫生经济学会高强会长作了题为“全面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梁万年司长、北京市卫生局雷海潮副局长分别作了题为“进一步深化医改”和“全面统一健康覆盖与完善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学术报告。会议开设“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和“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3个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善中国弱势妇女和儿童群体的营养、食品安全和食品保障”联合项目效果评估研究

    目的:评估中国弱势妇女和儿童群体的营养、食品安全和食品保障项目的产出及效果,总结实践经验,为政府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案头审查和知情人访谈,从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项目活动与试点地区需求、国家政策和千年发展目标高度相关;管理模式和干预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试点地区6~23月龄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富含微量营养素食物消费比例、食品安全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食品安全报道、当地企业食品安全生产等均有显著改善。干预的可持续性好,需进一步加强政策资金支持。结论:项目促进了联合国机构间、中国政府部门间以及技术机构间的合作,是解决目标问题的佳策略。基本实现了主题窗口下的干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干预效果。部分成果已纳入了国家政策或被推广应用,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国家或省级的政策支持是保证贫困地区项目可持续性的关键。

    作者:王海银;陈波;夏志远;高荣;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