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蔡黎霞

关键词:手卫生, 依从性, 持续质量改进, 执行率
摘要: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本院735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方法进行质量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执行,使护士手卫生意识增强,执行率上升。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相关文献
  • 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思考

    为探讨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路径,通过对广西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发现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并且都存在经营发展困难,提出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可通过购买方式给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补偿。

    作者:杨秀玲;吴维民;韩会学;卢德成;林自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对某医院医患关系的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当前深层次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就病人对医院或医生服务满意度问卷的所有内容进行填写。结果:在医疗实践中,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体,相对患者而言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强者,也是解决医患冲突的根本。另外,红包现象缘于医患诚信危机。结论:对医患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能有效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增进医患和谐,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田志宏;陆冰;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强医院收费管理的若干思考

    以加强医院收费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分析和阐述目前医院收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医院深度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公立医院的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营造融洽医院文化,完善志愿者组织架构,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入平衡记分卡理论,进一步加强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

    作者:顾琦静;陆彩凤;顾斌;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闸北区就诊患者社区首诊制的意愿分析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作者: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全面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落实情况,为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上海市7个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年报,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和人员的配置、家庭医生签约和利用情况、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和管理效率分析。结果: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团队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但郊区中心的全科医生少,服务人口多;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27.8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率为50.46%,7项优惠服务落实率为98.2%;郊区家庭医生的门诊量、高血压社区管理率、重型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低于中心城区。结论: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关键,应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

    作者:龙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索一套家庭医生服务要求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归纳法、专题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家庭医生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考核家庭医生个人绩效的评价体系。结论:借鉴英国质量和结果框架(QOF)指标体系成功经验,加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过程、结果质量考核,值得实践和探索。

    作者:胡俊峰;蔡惠勇;徐虹霞;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

    从控制环境、会计系统以及控制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

    作者:朱钜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老年护理机构设施设备配置及科室设置现状研究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设施设备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2010年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老年护理机构老年护理相关科室整体独立开展率为75.8%,相关仪器及基本设施总体配置率分别为74.8%及81.2%。结论: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整体状况尚可,部分设施设备不足有待发展。建议政策及资金倾斜,支持并开展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设施设备配置。

    作者:孙晓明;杨颖华;陶雷;陈雯;邵正谊;彭佳平;许燕君;杨光;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京津沪渝召开第八届卫生经济管理论坛

    本刊讯第八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论坛于2014年4月18日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北涪区副区长王大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尹祖海等领导到会讲话。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致欢迎词。来自四个直辖市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联体就诊流程合理性的评价

    目的:从服务利用方的角度,对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通过情景模拟了解患者对医联体就诊流程中“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预约机制”4个关键环节的认知和看法。结果:总共调查306人。86.9%看病首选社区,主要是因为“交通方便”、“一些小病不用到大医院”、“社区医生服务态度好”、“费用便宜”;41.2%认为“向上转诊须由专家审核”的规定不合理,担心增加专家审核会使转诊更加麻烦,病情在此期间可能发生转变;90.1%支持社区康复,认为下转到社区进行康复可以节省费用;96.1%赞同开通绿色通道,但利用情况较差;75.3%接受预约服务。结论: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总体上较为合理,但需(1)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居民社区首诊;(2)优化转诊流程,促进服务系统高效运转;(3)采用多种服务手段,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作者:董丽佳;张朋;黄葭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召开双月论坛

    本刊讯上海市卫生发展中心第十七期双月论坛2014年3月28日召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肖泽萍到会讲话。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作者:马伊芳;胡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镇江市慢性病管理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探索

    介绍了近年来镇江市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健康镇江”为平台,拓展慢性病综合防控范围;以模式转变为推手,构建慢病综合防控机制;以项目工作为抓手,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阐述了慢性病医保确定的原则、种类,日常管理,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指出今后要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慢性病专项预算和实行慢性病按管理人头单独考核支付等方面着力完善。

    作者:林枫;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案例研究

    目的:探索目前重症监护室病房(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小组工作模式的作用。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用目标抽样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7家医院的8个ICU,每个选取1名护士,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ICU的小组工作模式分为小组长管床和不管床两种模式。结论: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中,与管床模式相比,不管床模式能更好地体现组长的作用,体现分层管理,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赵文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出版

    由全国知名的医院管理专家、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张培林教授主编的《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现已出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老年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6-2010年人力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平均每机构的护理人员为19.9人,每床位配置人员数为0.67人,低于国家0.8的配备标准要求;仅有39.2%的老年护理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与中技为主,而护工的学历构成中多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人力数量缺乏,素质水平偏低,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作者:杨颖华;王颖;张天晔;王冬;张文忠;薛建红;杨光;许燕君;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本院735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方法进行质量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执行,使护士手卫生意识增强,执行率上升。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蔡黎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索二级中医医院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的作用

    介绍了某院通过依托区域整体谋划,明确二级中医医院定位;着力打造“治未病”科,构建健康管理平台;积极下沉“基层”,构建中医预防保健网络等方法,探索二级中医医院在区域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并提出二级中医医院仍需要政府从体制上出台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协调中医预防保健体系中二级和三级中医医院的关系,需要有效的措施平衡二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

    作者:盛卫星;周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建设策略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作者:黄红;刘红炜;杨颖华;王惟;赵靓;张炜;李建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