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就国外一些国家双向转诊的运行和评价现况,从政策引导、质量保障、评价反馈和技术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用于我国的双向转诊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讨论。
作者:朱有为;柏涌海;刘宇;陆莉;陈羽中;蔡剑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探讨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路径,通过对广西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发现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并且都存在经营发展困难,提出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可通过购买方式给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补偿。
作者:杨秀玲;吴维民;韩会学;卢德成;林自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6-2010年人力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平均每机构的护理人员为19.9人,每床位配置人员数为0.67人,低于国家0.8的配备标准要求;仅有39.2%的老年护理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与中技为主,而护工的学历构成中多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人力数量缺乏,素质水平偏低,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作者:杨颖华;王颖;张天晔;王冬;张文忠;薛建红;杨光;许燕君;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种典型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的不同,管理制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尽管每一种管理体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各种管理体制的特点,以期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林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当前深层次医患关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随机抽取的10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就病人对医院或医生服务满意度问卷的所有内容进行填写。结果:在医疗实践中,医生是医疗行为的主体,相对患者而言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强者,也是解决医患冲突的根本。另外,红包现象缘于医患诚信危机。结论:对医患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能有效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减少医患矛盾,增进医患和谐,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作者:田志宏;陆冰;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了医改“美国病”的概念,即医疗技术猛进、卫生费用激增、健康水平一般和服务公平下降,指出“美国病”的危害在于经济负担超重、违背医学科学性、制约社会发展、影响政治团结和国家稳定,并从观念、体制和机制三方面分析了“美国病”的原因,指出中国医改要明确公益性质、控制服务水平,在公平性上下功夫、在预防上下功夫和宣传正确的生死观来谨防“美国病”。
作者:马安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作者: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界定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确认突出问题及解决突出问题的切入点。方法:基于文献归纳法界定的全国层面老年护理体系中的问题,对上海市18个区(县)的986名老年护理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进行定性深入访谈。结果: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25类问题,“护理服务供不应求”突出,为诸多问题相互作用的系统结果。突出问题的解决需以功能定位不清及缺乏评估标准、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和缺乏法律保障5个问题的解决为着眼点。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中“供不应求”问题表现突出,功能定位不清及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是造成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功能定位等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抓手。
作者:杨光;杨颖华;许燕君;金春林;侯国权;张玮;蔡志昌;张伟胜;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全国知名的医院管理专家、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张培林教授主编的《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现已出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对本院735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应用持续质量改进(PDCA循环模式)的管理方法进行质量改进,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个阶段的执行,使护士手卫生意识增强,执行率上升。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蔡黎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作者:黄红;刘红炜;杨颖华;王惟;赵靓;张炜;李建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落实情况,为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上海市7个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年报,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和人员的配置、家庭医生签约和利用情况、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和管理效率分析。结果: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团队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但郊区中心的全科医生少,服务人口多;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27.8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率为50.46%,7项优惠服务落实率为98.2%;郊区家庭医生的门诊量、高血压社区管理率、重型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低于中心城区。结论: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关键,应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
作者:龙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刊讯上海市卫生发展中心第十七期双月论坛2014年3月28日召开。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肖泽萍到会讲话。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上海曹杨社区500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功能定位,探索适宜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500例上海市某社区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心理及社会因素,如情绪、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在现有资源下积极参与。结论:政府及护理机构应深化社区护理模式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服务,开展个性化的护理照顾,把关注老年人心理活动和提供更丰富的社会支持作为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彭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市院前急救救护车压担架状况、国外急诊预检分级救治的经验、我国急诊预检分级的机制和实践探索,并分析了影响急诊预检分级制度推行的相关问题。
作者:田建广;朱勤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状况,从文化程度、职称情况、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提高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概念熟悉程度较低,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分歧。结论:应加强风险评估培训,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
作者:卜令寒;郝晓宁;徐敏;吴敬;刘志;刘建春;徐龙彪;塔娜;黄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作者:马伊芳;胡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目前重症监护室病房(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小组工作模式的作用。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用目标抽样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7家医院的8个ICU,每个选取1名护士,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ICU的小组工作模式分为小组长管床和不管床两种模式。结论: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中,与管床模式相比,不管床模式能更好地体现组长的作用,体现分层管理,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赵文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提出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行的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拨款不足、缺乏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探索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薪酬激励模型,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邱晗波;李敏;祖平;张伟华;刘燕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公立医院的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营造融洽医院文化,完善志愿者组织架构,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入平衡记分卡理论,进一步加强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
作者:顾琦静;陆彩凤;顾斌;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