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琦静;陆彩凤;顾斌;李倩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供需双方对体系功能定位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方及提供方、服务需方老人4类调查对象进行意向调查。结果:服务供方对服务内容总体认可率为86.8%,对非老年护理服务对象的选择率却也达到了81.7%;服务需方中,5.4%的社区老人主观反映需要入住老年护理机构,而其中8.9%的病人住院仅限于生活护理服务需求。结论:无论是老年护理服务的供方还是需方,对老年护理体系服务内容和对象的认知都是有一定程度误区,建议相关部门明确体系功能定位,合理有效利用护理资源。
作者:徐建光;王颖;杨颖华;彭靖;金培武;李水静;钟姮;许燕君;杨光;刘红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刊讯第八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论坛于2014年4月18日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北涪区副区长王大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尹祖海等领导到会讲话。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致欢迎词。来自四个直辖市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界定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确认突出问题及解决突出问题的切入点。方法:基于文献归纳法界定的全国层面老年护理体系中的问题,对上海市18个区(县)的986名老年护理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进行定性深入访谈。结果: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存在25类问题,“护理服务供不应求”突出,为诸多问题相互作用的系统结果。突出问题的解决需以功能定位不清及缺乏评估标准、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护理专业人员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和缺乏法律保障5个问题的解决为着眼点。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中“供不应求”问题表现突出,功能定位不清及政府财政补助不足是造成突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强功能定位等是解决突出问题的抓手。
作者:杨光;杨颖华;许燕君;金春林;侯国权;张玮;蔡志昌;张伟胜;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论证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床位数据,引用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财务年报等资料,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老年护理服务床位数量及构成的合理性。结果:2012年上海市平均每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护理床位数为49.3张,与发达国家齐平。老年护理医疗床位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仅6.4张,养老床位则为每千人口42.9张。老年医疗护理床位的使用率近90%,而养老床位入住率仅为70%左右。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但医疗护理床位相对匮乏与养老床位相对宽裕并存。增加政府重视和协调、明确老年护理机构功能定位和需方需求评估标准,合理引导分流成为当前解决问题之策。
作者:许燕君;杨颖华;杨光;丁汉升;周萍;庄悦红;李明;郑涛;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作者: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作者:黄红;刘红炜;杨颖华;王惟;赵靓;张炜;李建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家庭医生制服务的落实情况,为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上海市7个区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计年报,对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和人员的配置、家庭医生签约和利用情况、家庭医生的服务量和管理效率分析。结果: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行团队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但郊区中心的全科医生少,服务人口多;家庭医生平均签约率为27.83%,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率为50.46%,7项优惠服务落实率为98.2%;郊区家庭医生的门诊量、高血压社区管理率、重型精神病的规范管理率均低于中心城区。结论: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是发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关键,应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的配套政策。
作者:龙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阐述了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相关的几个概念,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配置与协作有硬伤,医学人才“偏科”现象严重,研究团队学缘结构单一;研究团队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力尚未形成。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学术带头人,适合的学术研究骨干和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手段促使团队成员形成团队优越感与使命感,通过了解研究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与任务,以更新颖、活泼、现代化方式行使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为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建设提供协助与保障。
作者:李屹;汪瑾;朱惠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论述了目前我国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呈现规模小、市场份额低、财务压力大、社会信任度低等特点,其设立和发展受到法律政策、卫生监管、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等外部因素制约。
作者:齐璐璐;刘嫣;朱骞;朱同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2-2011年医院资源整体情况,提高医院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指标数据之间的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医院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总体来看,2002-2011年期间安徽省医院机构、人员、床位数逐年递增,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12%、5.41%和7.49%;医疗服务能力发展较快,其中床位资源的使用效率逐年升高,2011年优,总诊疗人次、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5.58%、7.44%和14.10%;居民健康状况大幅度提升,平均期望寿命增长3.23岁、出生率达12.23‰、婴儿死亡率下降为8.81‰;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且要领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结论:应理性看待增加医院资源投入这一问题,并优化配置、根据卫生服务需求进行宏观规划、加强道德建设和医学知识普及。
作者:嵇剑彬;肖锦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一套家庭医生服务要求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归纳法、专题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家庭医生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考核家庭医生个人绩效的评价体系。结论:借鉴英国质量和结果框架(QOF)指标体系成功经验,加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过程、结果质量考核,值得实践和探索。
作者:胡俊峰;蔡惠勇;徐虹霞;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梳理了多年来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对招标采购工作的思考。提出医院建设工程招标采购应注意招标前要完善图纸设计,避免扯皮、返工。招标工作要统筹规划,诸多问题提前考虑;招标要合理丰富招标形式选准招标方式;招标要重视资格审查,确保公平竞标等内容,与广大医院基本建设工作同仁共勉。
作者:盛文翔;王晨禾;党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由全国知名的医院管理专家、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张培林教授主编的《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现已出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了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的总体状况、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科教与学科发展状况及大型设备购置状况;提出了政府对公立医院应进行分类财政补偿、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中医与儿科服务的提供、加强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补偿大型设备购置的建议。
作者:王兰钧;孙昕;顾建钧;张惠安;薛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作者:马伊芳;胡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6-2010年人力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平均每机构的护理人员为19.9人,每床位配置人员数为0.67人,低于国家0.8的配备标准要求;仅有39.2%的老年护理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与中技为主,而护工的学历构成中多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人力数量缺乏,素质水平偏低,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作者:杨颖华;王颖;张天晔;王冬;张文忠;薛建红;杨光;许燕君;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提出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行的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拨款不足、缺乏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探索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薪酬激励模型,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邱晗波;李敏;祖平;张伟华;刘燕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历次质控督查资料的分析,了解质控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健康体检质控督查结果,以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3年中,通过对体检机构的定期督查整改,体检机构的优秀率从52.2%上升到76.4%(P<0.05),健康体检执业许可证书的现场索证率从89.1%上升到100%(P<0.001),口腔科设置的合格率从41.3%上升到83.1%(P<0.001),实验室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56.2%上升到82.0%(P<0.001),主检医生资质的合格率从83.1%上升到94.4%(P<0.05),乙肝项目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76.4%上升到89.9%(P=0.016),放射科设置的合格率从59.6%上升到70.8%(P=0.116)。结论:经过3年的质控督查,逐步规范了健康体检秩序,凝聚了行业共识,但仍存在参与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队伍不够稳定、执业行为不够规范、人员机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作者:张花影;杨骅;李静;王铁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加强医院收费管理工作为主要内容,分析和阐述目前医院收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为医院深度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种典型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的不同,管理制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尽管每一种管理体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各种管理体制的特点,以期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林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