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汪瑾;朱惠蓉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作者:黄红;刘红炜;杨颖华;王惟;赵靓;张炜;李建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市院前急救救护车压担架状况、国外急诊预检分级救治的经验、我国急诊预检分级的机制和实践探索,并分析了影响急诊预检分级制度推行的相关问题。
作者:田建广;朱勤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梳理了多年来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对招标采购工作的思考。提出医院建设工程招标采购应注意招标前要完善图纸设计,避免扯皮、返工。招标工作要统筹规划,诸多问题提前考虑;招标要合理丰富招标形式选准招标方式;招标要重视资格审查,确保公平竞标等内容,与广大医院基本建设工作同仁共勉。
作者:盛文翔;王晨禾;党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论证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床位数据,引用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财务年报等资料,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老年护理服务床位数量及构成的合理性。结果:2012年上海市平均每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护理床位数为49.3张,与发达国家齐平。老年护理医疗床位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仅6.4张,养老床位则为每千人口42.9张。老年医疗护理床位的使用率近90%,而养老床位入住率仅为70%左右。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但医疗护理床位相对匮乏与养老床位相对宽裕并存。增加政府重视和协调、明确老年护理机构功能定位和需方需求评估标准,合理引导分流成为当前解决问题之策。
作者:许燕君;杨颖华;杨光;丁汉升;周萍;庄悦红;李明;郑涛;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上海曹杨社区500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功能定位,探索适宜社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进一步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方法: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和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500例上海市某社区的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是心理及社会因素,如情绪、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在现有资源下积极参与。结论:政府及护理机构应深化社区护理模式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以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服务,开展个性化的护理照顾,把关注老年人心理活动和提供更丰富的社会支持作为社区护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者:彭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了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的总体状况、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科教与学科发展状况及大型设备购置状况;提出了政府对公立医院应进行分类财政补偿、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中医与儿科服务的提供、加强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补偿大型设备购置的建议。
作者:王兰钧;孙昕;顾建钧;张惠安;薛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就国外一些国家双向转诊的运行和评价现况,从政策引导、质量保障、评价反馈和技术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用于我国的双向转诊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讨论。
作者:朱有为;柏涌海;刘宇;陆莉;陈羽中;蔡剑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阐述了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相关的几个概念,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配置与协作有硬伤,医学人才“偏科”现象严重,研究团队学缘结构单一;研究团队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力尚未形成。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学术带头人,适合的学术研究骨干和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手段促使团队成员形成团队优越感与使命感,通过了解研究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与任务,以更新颖、活泼、现代化方式行使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为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建设提供协助与保障。
作者:李屹;汪瑾;朱惠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16-18日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基本信息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作者:马伊芳;胡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通过文献分析法对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种典型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的不同,管理制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尽管每一种管理体制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们仍然存在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分析各种管理体制的特点,以期为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林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公立医院的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营造融洽医院文化,完善志愿者组织架构,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入平衡记分卡理论,进一步加强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
作者:顾琦静;陆彩凤;顾斌;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供需双方对体系功能定位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方及提供方、服务需方老人4类调查对象进行意向调查。结果:服务供方对服务内容总体认可率为86.8%,对非老年护理服务对象的选择率却也达到了81.7%;服务需方中,5.4%的社区老人主观反映需要入住老年护理机构,而其中8.9%的病人住院仅限于生活护理服务需求。结论:无论是老年护理服务的供方还是需方,对老年护理体系服务内容和对象的认知都是有一定程度误区,建议相关部门明确体系功能定位,合理有效利用护理资源。
作者:徐建光;王颖;杨颖华;彭靖;金培武;李水静;钟姮;许燕君;杨光;刘红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为探讨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路径,通过对广西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发现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收入是其主要来源,并且都存在经营发展困难,提出鼓励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可通过购买方式给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补偿。
作者:杨秀玲;吴维民;韩会学;卢德成;林自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介绍了近年来镇江市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健康镇江”为平台,拓展慢性病综合防控范围;以模式转变为推手,构建慢病综合防控机制;以项目工作为抓手,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阐述了慢性病医保确定的原则、种类,日常管理,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指出今后要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慢性病专项预算和实行慢性病按管理人头单独考核支付等方面着力完善。
作者:林枫;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机构设施设备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6-2010年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老年护理机构老年护理相关科室整体独立开展率为75.8%,相关仪器及基本设施总体配置率分别为74.8%及81.2%。结论: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科室设置及设施设备配置整体状况尚可,部分设施设备不足有待发展。建议政策及资金倾斜,支持并开展多样化老年护理服务设施设备配置。
作者:孙晓明;杨颖华;陶雷;陈雯;邵正谊;彭佳平;许燕君;杨光;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状况,从文化程度、职称情况、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提高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概念熟悉程度较低,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分歧。结论:应加强风险评估培训,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
作者:卜令寒;郝晓宁;徐敏;吴敬;刘志;刘建春;徐龙彪;塔娜;黄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作者: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全市71家老年护理机构进行普查,并抽查全市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2006-2010年人力配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机构,平均每机构的护理人员为19.9人,每床位配置人员数为0.67人,低于国家0.8的配备标准要求;仅有39.2%的老年护理机构达到国家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要求。护士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和中专与中技为主,而护工的学历构成中多的是初中及初中以下。结论:目前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人力数量缺乏,素质水平偏低,建议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人力资源。
作者:杨颖华;王颖;张天晔;王冬;张文忠;薛建红;杨光;许燕君;黄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论述了目前我国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呈现规模小、市场份额低、财务压力大、社会信任度低等特点,其设立和发展受到法律政策、卫生监管、服务价格和医疗保险等外部因素制约。
作者:齐璐璐;刘嫣;朱骞;朱同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