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配置现状及问题

许燕君;杨颖华;杨光;丁汉升;周萍;庄悦红;李明;郑涛;王颖

关键词:养老和护理, 床位配置, 上海市
摘要:目的:论证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的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获得床位数据,引用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财务年报等资料,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老年护理服务床位数量及构成的合理性。结果:2012年上海市平均每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护理床位数为49.3张,与发达国家齐平。老年护理医疗床位平均每千人口床位数仅6.4张,养老床位则为每千人口42.9张。老年医疗护理床位的使用率近90%,而养老床位入住率仅为70%左右。结论:上海市老年护理床位总体上基本满足需求,但医疗护理床位相对匮乏与养老床位相对宽裕并存。增加政府重视和协调、明确老年护理机构功能定位和需方需求评估标准,合理引导分流成为当前解决问题之策。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现状研究

    阐述了中医临床研究团队建设相关的几个概念,揭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配置与协作有硬伤,医学人才“偏科”现象严重,研究团队学缘结构单一;研究团队对成员个人的影响力尚未形成。提出对策建议:构建合理的研究团队结构,包括选择合适的学术带头人,适合的学术研究骨干和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团队成员;通过有效手段促使团队成员形成团队优越感与使命感,通过了解研究团队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问题与任务,以更新颖、活泼、现代化方式行使医院人力资源部门职能,为中医临床研究团队的建设提供协助与保障。

    作者:李屹;汪瑾;朱惠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京津沪渝召开第八届卫生经济管理论坛

    本刊讯第八届京津沪渝卫生经济论坛于2014年4月18日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北涪区副区长王大勇、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尹祖海等领导到会讲话。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张培林致欢迎词。来自四个直辖市的近百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作者:胡焕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薪酬激励模型研究

    提出在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行的收入分配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拨款不足、缺乏以岗位职责为核心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建立与薪酬激励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缺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挂钩的薪酬增长机制,探索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并构建薪酬激励模型,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邱晗波;李敏;祖平;张伟华;刘燕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老年护理体系建设策略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者、组织者及提供者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及认可程度。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分析及专家论证,明确解决体系发展关键问题的发展策略,并通过对服务供方意向调查了解其对体系发展策略的认可程度及实施优先顺序。结果:老年护理服务供方认为“加大政府重视、支持和引导”、“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明确功能定位”为老年护理机构亟需实施发展前5位策略。结论:老年护理服务供方对老年护理体系发展策略意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并着力施行。

    作者:黄红;刘红炜;杨颖华;王惟;赵靓;张炜;李建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的认知状况,从文化程度、职称情况、单位性质、单位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为提高卫生应急人员风险评估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概念熟悉程度较低,且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不同机构、不同层级之间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风险评估工作内容的认知也存在分歧。结论:应加强风险评估培训,健全风险评估制度,以全面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对风险评估的认知水平。

    作者:卜令寒;郝晓宁;徐敏;吴敬;刘志;刘建春;徐龙彪;塔娜;黄玲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案例研究

    目的:探索目前重症监护室病房(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的运行情况,分析不同小组工作模式的作用。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用目标抽样法,采用滚雪球的方法选取上海市、北京市和广东省7家医院的8个ICU,每个选取1名护士,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ICU的小组工作模式分为小组长管床和不管床两种模式。结论:ICU护理小组工作模式中,与管床模式相比,不管床模式能更好地体现组长的作用,体现分层管理,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赵文娟;夏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为老医疗护理服务的思考

    分析了为老医疗护理服务的现状,指出上海为老医疗护理服务主要存在服务针对性不强、体系不完善、部门间未形成政策合力等问题,提出要构建包括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功能在内的有机衔接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对为老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调控能力,建议在具体提供方式上,新增资源更多考虑引入社会资本,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和实行一定的公共政策进行调控。

    作者:吴凌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0-2012年上海市健康体检质量控制督查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历次质控督查资料的分析,了解质控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更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健康体检质控督查结果,以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过去的3年中,通过对体检机构的定期督查整改,体检机构的优秀率从52.2%上升到76.4%(P<0.05),健康体检执业许可证书的现场索证率从89.1%上升到100%(P<0.001),口腔科设置的合格率从41.3%上升到83.1%(P<0.001),实验室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56.2%上升到82.0%(P<0.001),主检医生资质的合格率从83.1%上升到94.4%(P<0.05),乙肝项目检测管理的合格率从76.4%上升到89.9%(P=0.016),放射科设置的合格率从59.6%上升到70.8%(P=0.116)。结论:经过3年的质控督查,逐步规范了健康体检秩序,凝聚了行业共识,但仍存在参与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队伍不够稳定、执业行为不够规范、人员机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作者:张花影;杨骅;李静;王铁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镇江市慢性病管理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探索

    介绍了近年来镇江市慢性病管理的主要做法:以“健康镇江”为平台,拓展慢性病综合防控范围;以模式转变为推手,构建慢病综合防控机制;以项目工作为抓手,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阐述了慢性病医保确定的原则、种类,日常管理,支付方式和结算方式。指出今后要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建立慢性病专项预算和实行慢性病按管理人头单独考核支付等方面着力完善。

    作者:林枫;王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联体就诊流程合理性的评价

    目的:从服务利用方的角度,对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分析和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通过情景模拟了解患者对医联体就诊流程中“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预约机制”4个关键环节的认知和看法。结果:总共调查306人。86.9%看病首选社区,主要是因为“交通方便”、“一些小病不用到大医院”、“社区医生服务态度好”、“费用便宜”;41.2%认为“向上转诊须由专家审核”的规定不合理,担心增加专家审核会使转诊更加麻烦,病情在此期间可能发生转变;90.1%支持社区康复,认为下转到社区进行康复可以节省费用;96.1%赞同开通绿色通道,但利用情况较差;75.3%接受预约服务。结论:瑞金-卢湾医联体内部就诊流程总体上较为合理,但需(1)提升服务质量,引导居民社区首诊;(2)优化转诊流程,促进服务系统高效运转;(3)采用多种服务手段,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作者:董丽佳;张朋;黄葭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现状的分析,探讨基于心理契约的医院志愿者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5所公立医院的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营造融洽医院文化,完善志愿者组织架构,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引入平衡记分卡理论,进一步加强医院志愿者心理契约管理。

    作者:顾琦静;陆彩凤;顾斌;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践与探索

    通过总结上海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案,提出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

    作者:韩琳;颜世洁;贾怡蓓;蔡静;张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出版

    由全国知名的医院管理专家、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重庆市卫生经济学会会长张培林教授主编的《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管理中的理论与实践》现已出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运行状况分析

    分析了上海市某区区属公立医院的总体状况、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状况、科教与学科发展状况及大型设备购置状况;提出了政府对公立医院应进行分类财政补偿、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中医与儿科服务的提供、加强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及补偿大型设备购置的建议。

    作者:王兰钧;孙昕;顾建钧;张惠安;薛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国外双向转诊制度的启示

    就国外一些国家双向转诊的运行和评价现况,从政策引导、质量保障、评价反馈和技术支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用于我国的双向转诊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讨论。

    作者:朱有为;柏涌海;刘宇;陆莉;陈羽中;蔡剑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上海市闸北区就诊患者社区首诊制的意愿分析

    目的: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作者:田国栋;王光荣;金仕晔;潘毅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运用文献查阅、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海市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方案的实践情况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成本归集、成本分摊等方面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策略。

    作者:马伊芳;胡成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家庭医生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索一套家庭医生服务要求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归纳法、专题小组讨论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家庭医生个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考核家庭医生个人绩效的评价体系。结论:借鉴英国质量和结果框架(QOF)指标体系成功经验,加强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过程、结果质量考核,值得实践和探索。

    作者:胡俊峰;蔡惠勇;徐虹霞;徐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第六届环境与职业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16-18日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本次会议基本信息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化解院前急救救护车压担架难题的思考

    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市院前急救救护车压担架状况、国外急诊预检分级救治的经验、我国急诊预检分级的机制和实践探索,并分析了影响急诊预检分级制度推行的相关问题。

    作者:田建广;朱勤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