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市医务人员对腹泻病人诊疗行为的调查研究

金汇明;袁政安;肖文佳;冉陆;顾宝柯

关键词:医务人员, 腹泻, 诊疗行为
摘要:目的:提高医生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能力.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的121家医疗机构中负责肠道传染病诊疗的医生进行腹泻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全过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志贺菌和沙门菌哨点与非哨点医院医生的调查情况.结果:认为腹泻病人具有腹痛和恶心症状的医生分别占70.4%和60.8%.在发热症状的判断上,哨点监测医院中医生认为腹泻病人具有发热症状的比例(68.9%)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6,P=0.034).生化检查和粪便培养方面,哨点医院医生的开具比例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病人出现腹泻3天、发烧、有血样便,有99.5%的非儿科医生和100%的儿科医生会为其开具粪便培养.结论:哨点医院与非哨点医院的医生对腹泻的症状认识仍存在有分歧,不同医生对于诊断腹泻病和进行何种检查仍存在有一定差异.哨点医院的医生更注意追踪腹泻病人的病原,是否出现血样便是医生是否追查腹泻病原的关键因素.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国有医院的成本管理

    阐明了开展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如何开展医院成本管理以及医院开展成本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高彩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使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通过结合数据研究山东省新农合基金管理和使用的现状,分析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进新农合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孟宏伟;尹文强;马安宁;黄冬梅;于倩倩;郭洪伟;李伟;薛中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从优化政策环境、聚焦全科人才培养、注重管理人才培养、统筹其它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徐汇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的主要做法,总结了其工作成效,并提出社区卫生人才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体系,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多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等思考.

    作者:张蕾;刘诗强;蔡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门诊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研究

    目的:探索高血压社区门诊诊疗和慢病管理的新途径,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慢病管理水平.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2010)为基础,应用信息化手段以路径形式制定高血压社区门诊的诊疗规范.同时在路径中纳入高血压慢病规范化管理的内容,使高血压社区门诊和慢病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结果:路径实施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优化了服务流程,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了高血压慢病管理质量和效率.结论:社区门诊实施高血压诊疗和路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对有效开展高血压慢性病防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汪志良;王慧;徐光铮;沈雷;朱惠仙;玄泽亮;王克利;刘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免疫检验的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和临床免疫检验服务的现状.方法:对上海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结果:被调查社区平均配备6名检验技术人员,调查前一年开展了6类(共31项)非快速免疫检验项目和8项快速免疫检测.非快速免疫检验的开展方式以外送检验为主.“缺乏相应能力”、“缺乏设备”、“缺乏政府资金投入”和“居民无需求”是社区未开展部分免疫检验项目的主要原因.结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床免疫检验服务已具备一定能力,但临床实验室人力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政府的支持是提升社区临床免疫检验能力的关键.

    作者:刘红炜;涂诗意;李水静;刘申;陆建民;李惠娟;黄煊;薛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当下医改关键是需可操作且真正有效适宜的路径

    简要回顾了3年医改的成绩、阐述了新三年医改的目标,针对医改存在的问题提出医改可操作且真正有效适宜的路径:一是通过强制要求在所有药品外包装上标明出厂价格来控制药品费用;二是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绩效评估体系、职工分配制度导向设计上要让医疗质量高、医疗费用低、服务态度好、运行效率高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获得更好的回报;三是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的专家必须每周有一定时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下级医疗机构坐诊来分流病人.

    作者:金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状况,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资源管理与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收集与整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与《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关于2005~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机构数、床位数、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等卫生资源数据,对各项卫生资源的逐年变化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洛伦兹(Lorenz)曲线与基尼(Gini)系数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结果:2005 -2010年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较2005年增加91.1%,其中政府办机构数量占总量的比例大幅上升.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医师以及注册护士数量呈逐年快速增加特征,医师与注册护士的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2005 - 2009年各类卫生资源按人口与地理面积配置的Gini系数均呈下降趋势,至2009年,机构数按人口配置的Gini系数为0.34,资源配置达到正常状态;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医师数与注册护士数在人口配置均达到佳的平均状态,这4类卫生资源在人口配置上Gini系数分别为0.25、0.23、0.24和0.23;在地域配置上均仍呈现高度不公平状态,Gini系数分别为0.63、0.53、0.64、0.65和0.62.结论:近年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发展较快,机构数、床位数与各类卫生人员数量增长迅速,卫生资源按人口与地域配置的公平性得到明显改善,但卫生资源的地域配置仍然处于不公平状态.

    作者:张雪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绿色医院高效运行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思考

    医院建筑设计时要体现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医院总体布局、单体设计中把医院流线、功能、能源保障系统等要求与绿色医院高效运行要素结合考虑,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人性化的建筑设计营造一个绿色智能化的以人为本的就医环境.

    作者:张建忠;陈梅;魏建军;王伟;朱永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医务人员对腹泻病人诊疗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提高医生对感染性腹泻的诊断能力.方法:对上海市10个区的121家医疗机构中负责肠道传染病诊疗的医生进行腹泻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全过程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志贺菌和沙门菌哨点与非哨点医院医生的调查情况.结果:认为腹泻病人具有腹痛和恶心症状的医生分别占70.4%和60.8%.在发热症状的判断上,哨点监测医院中医生认为腹泻病人具有发热症状的比例(68.9%)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76,P=0.034).生化检查和粪便培养方面,哨点医院医生的开具比例要高于非哨点医院医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病人出现腹泻3天、发烧、有血样便,有99.5%的非儿科医生和100%的儿科医生会为其开具粪便培养.结论:哨点医院与非哨点医院的医生对腹泻的症状认识仍存在有分歧,不同医生对于诊断腹泻病和进行何种检查仍存在有一定差异.哨点医院的医生更注意追踪腹泻病人的病原,是否出现血样便是医生是否追查腹泻病原的关键因素.

    作者:金汇明;袁政安;肖文佳;冉陆;顾宝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有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的国际进展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DRGs)相关研究的国际进展,从而了解DRGs的产生、演变以及对世界各国在医疗支付制度的影响,藉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为中国探索DRGs提供建议.

    作者:许擎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闵行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效果评价

    目的:对上海市闵行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监管效果进行评价,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药品监管平台中提取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相关数据,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总药费的比例、联合使用、分级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总药费比例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以单一用药为主,以非限制类为主,个别限制类抗菌药物使用超适应症.结论:该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干预效果明显,所实施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红;郑勇;蔡迎九;陈娟玲;高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国际经验、国内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结了欧美、日本等国家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的经验,根据上海地区样本机构调查数据和有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我国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学科体系、开展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规范医院院长岗位准入标准、设立医院管理技术职称序列、健全医院院长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医院领导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实现医院领导干部管理法制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刘俊;王贤吉;彭颖;黄红;陈晓红;刘雪峰;晏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大型医用设备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合理性并研究影响合理使用的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病历和专家评审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省市的三级和二级医院2009年出院病历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级别医院住院病种分布差异较大,CT、MRI、DSA三种设备的使用合理率在医院级别及不同省份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三级医院CT、MRI、DSA的使用合理率大于二级医院,应重点加强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建设,卫生部门也应增加监管力度,使设备使用达到佳合理化.

    作者:段胜楠;吴媛;梁斐;胡献之;谷茜;刘佳琦;何达;陈英耀;董恒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提高围手术期管理质量的研究和体会

    目的:研究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提高围手术期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3家医院手术病历,对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管理质量缺陷进行干预前、干预中、干预后的调查,评价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围手术期医疗安全、医疗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围手术期各阶段缺陷发生率均较干预前下降.结论:医疗监管综合措施对围手术期管理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作者:郑勇;陈红;蔡迎九;陈娟玲;高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徐汇区成年居民健康行为与健康状态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徐汇区18岁以上成年居民的健康状态、自评健康、锻炼行为及就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使用2010年徐汇区居民健康监测调查资料中的成年人相关数据,以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频率分析及卡方检验,共分析样本11 233人.结果:徐汇区18岁以上成年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自评健康状况、锻炼行为与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影响因素有关,居民就医行为与性别、年龄及医疗保险有关.结论:不同层次居民的健康状态与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互相影响,在制定区域卫生政策时要区别对待,提高针对性.

    作者:汪澜;顾海雁;王文祥;王克利;玄泽亮;钱孝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完善医院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针对医院资产管理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识不足、采购缺乏研究论证和资产责任不明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增强资产管理意识、完善资产考核指标体系和结合条形码先进技术进行资产管理等措施,以便更好地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工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闵行社区卫生信息化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的建设

    目的: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标本化的标本资源库和现代化的标本信息管理平台,为人类慢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材料.方法:现场采集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血液、尿液标本,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分装处理,于-80℃低温冷冻保存;建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可随时查询与分析.结果:通过对上海闵行江川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样本收集和信息采集,共招募到6 586人,标本数共108 691份.对所收集标本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入软件管理系统.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高质量样本和系统临床随访资料的慢性病研究平台标本库,有利于慢性病研究的深入和开展,有利于资源有效合理利用.

    作者:韩晓洁;洪洋;郭赵云;汤春红;周学迅;余鑫;陆胜;姜节卫;周韵娇;范伟峰;徐炯;牛建英;刘军;陆建刚;黄陶承;赵燕萍;许速;顾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某医院青年医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目的:就某院青年医师培养模式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及深入思考.方法:整理、分析近4年来的青年医师培养方式和情况.结果:经过4年的实践,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青年医师培养体系,并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结论:只有建立系统化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高洁;李彤;刘媛;魏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居家高龄老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为社区居家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投掷硬币法将144名认知清楚的80岁以上居家老人按居住地随机分为干预组(74例)和对照组(70例),干预组接受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卫生服务.采用重复测量方差检验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6个月时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高龄老人抑郁、孤独及生活质量碍分组间差异显著(P<0.001);干预组在干预3个月、6个月时心理症状及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能显著改善高龄居家老人的健康状况,该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值得推广.

    作者: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陆敏敏;荀雪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科技支撑与引领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目的:探讨科技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及引领方向.方法:通过查阅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相关文献、上海市公共卫生相关数据、政策文件等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及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历史发展和近况分析,尤其是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科研学科建设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今后科技支撑和引领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愿景与举措.结论:重视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上海市公共卫生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作者:王涛;张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卫生资源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