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光春;喻甫斌;胡世明
甲醛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对人体多种系统或器官可造成危害.因此,关注并解决甲醛暴露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综述了近年或往年来颇具代表意义的有关甲醛方面的研究,包括甲醛的社会暴露问题以及对人体各系统或器官的危害效应等方面,为日后探索甲醛毒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于颐光;王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宾馆、酒店附设洗衣房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制作统一调查表格,统一培训调查人员,统一检查标准,于2014年4月对具有干洗和湿洗项目的宾馆、酒店共12间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对从业人员进行现场询问,对有关资料进行现场核对.结果 调查12间洗衣房,从业人员48人,33.33%单位存在选址不符合要求;100%单位存在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方面:100%干洗区、干洗烫熨区无安装排毒风罩,100%单位无布草暂存保洁柜,16.67%单位洗衣房的墙裙无贴瓷片,41.67%单位无防止废水逆流,病媒生物侵入和臭味产生的装置;管理方面83.33%单位有管理制度,但有检查落实的单位只有33.33%;从业人员掌握布草清洗消毒流程人员占87.50%;掌握消毒药投加的60.42%;47.92%从业人员了解干洗剂对身体的危害;52.08%人掌握自我保护常识,但现场调查66.67%从业人员无戴口罩、手套等自我保护设施.结论 洗衣房存在选址、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应加强对洗衣房的监督管理.
作者:黄骏;吕晨;麦国永;陈伟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闽西矿区尘肺发病相关因素,为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0~2012年在我中心体检的闽西矿区805名在职工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尘肺发病相关因素,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闽西矿区805名在职工人中患尘肺病人数为226,其中煤工尘肺176例(77.88%),矽肺50例(22.12%),患病率为28.07%.矽肺平均发病年龄(41.54±4.54)岁低于煤工尘肺(43.57±4.66)岁(P<0.01).年龄、工龄、工种、工作时间、文化程度、出生年代、既往史、工伤、吸烟、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工作时间及放炮后到进入工作面的时间等12项为尘肺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闽西矿区尘肺患病情况较严重,针对影响尘肺患病的相关因素制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德兴;陈清洪;张四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昆明市居民2013年慢性病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找出其重点干预人群,为预防与控制慢性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收集了6 461份有效调查资料,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获取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3年昆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2.58%(标化率为40.41%),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分别为24.07%、8.17%、0.85%、0.87%;几类慢性病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仅年龄为其共同的危险因素.结论 慢性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生活方式是降低慢性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全社会应积极参与.
作者:颜芳;张茂镕;李云涛;李志坤;沈岚;刘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硒的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硝酸-硫酸-过氧化氢消解体系进行湿法消化,优化实验条件,利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砷和硒.结果 砷的线性范围为0.48~10 μg/L,r=0.999 9,回收率为97.35%~100.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3.28%;硒的线性范围为0.21/L~10 μμg/L,r=0.999 7,回收率为99.35%~101.3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5.40%.结论 测定方法简单快捷,结果准确,适合于水产品中砷和硒的同时测定.
作者:赵灿方;康立;李文嘉;王立忠;李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城阳区餐饮环节食品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方法 按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检验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抽检的生肉、熟肉制品、面制品、盒饭、食用植物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抽检的1 019份食品样品,总合格率为94.21%,生肉合格率为91.49%,熟肉制品合格率为91.54%,面制品合格率为95.34%,盒饭合格率为98.78%,食用植物油合格率为100.00%.抽检食品分年度总合格率2012年为91.71%,2013年为95.81%.结论 2012~2013年城阳区餐饮环节食品合格率较高.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肉类检出瘦肉精,其他食品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超标.
作者:苟艳萍;赵慧娟;张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09~2013年晋中市榆次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情况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科学防治儿童蛔虫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卵,2009~2013年每年在城区及乡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学校及幼儿园,对14岁以下各年级学生及幼儿开展了蛔虫感染现状调查.结果 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为1.89%,城区、农村14岁以下儿童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46%和2.22%(P<0.05),幼儿、小学生、初中生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33%、3.15%和1.32%,14岁以下男性、女性蛔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为2.19%和1.55%(P<0.05).结论 晋中市榆次区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防治重点为农村地区小学男生.
作者:冯永胜;宁素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上林县艾滋病咨询检测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更好地开展VCT服务,制定艾滋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到上林县各VCT门诊求询者的资料和HIV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3年上林县接受VCT服务的总人数为2 817人,其中男性1 818人,占64.54%;女性999人,占35.46%,男女之比为1.82∶1.20~49岁的青壮年占82.61%,已婚者占81.19%,初中文化占71.67%;求询者类型以有商业、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即多性伴)史者为主,分别占58.64%、22.93%;2 817名求询者全部自愿接受HIV抗体检测,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101例,检出率为3.59%,其中有商业异性性行为史检出率高占61.39%、有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者占11.88%、配偶/固定性伴阳性占14.85%.结论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而实施高危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推广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
作者:熊翠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福建省乙型肝炎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评价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福建省截止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2008~2013年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福建省2008~2013年共报告乙肝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377例(报告发生率为38.90/10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303例,占80.37%;异常反应59例,占15.65%;偶合症12例,占3.18%;心因性反应2例,占0.53%;不明原因1例,占0.27%.男女性别比为1.43∶1,<1岁婴儿占61.54%.乙肝疫苗不良反应中,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1.26/100万剂次,主要临床损害为发热、红肿、硬结(报告发生率1.03/100万剂次~8.25/100万剂次);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6.09/100万剂次,主要临床损害为过敏性皮疹(报告发生率3.71/100万剂次).乙肝疫苗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第1剂次和接种后≤1d.结论 总体上,福建省乙肝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以发热、红肿、硬结和过敏反应为主.
作者:林志强;吴瑞红;萧剑雄;吴江南;陈俊磊;林光灿;洪青山;周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4月利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忠县辖区内18岁及以上居民1 389人,进行现场调查和体格检查,对核心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x2检验选定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1 389人,检出高血压患者372例,粗患病率26.78%,年龄标化患病率26.70%;糖尿病患者111例,粗患病率7.99%,年龄标化患病率7.6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重指数(BMI)等级、是否腹部肥胖、是否为糖尿病和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等是我县18岁及以上居民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重指数(BMI)等级、是否腹部肥胖、是否为高血压和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等是我县18岁及以上居民患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体质指数(BMI)超标、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大、体质指数(BMI)超标和高血压患者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忠县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戚光春;喻甫斌;胡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2011~2013年大连市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以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管监测.方法 按照卫生部2006年和2012年发布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对部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检测.结果 共抽检了27个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合格的场所占62.69%,冷却水中未检出嗜肺军团菌,送风中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指标集中在送风和风管内表面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2011~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40.00%、50.00%和100.00%.结论 大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逐年提高,监督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安全.
作者:栾明春;徐丹;侯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克拉玛依独山子区集中空调系统在供冷期和供热期送风口空气质量状况及差别.方法 2011~2012年对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7家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系统进行监测,检测集中空调系统送风口湿度、温度、空气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溶血环葡萄球菌指标,利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供冷期与供热期空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供冷期空气合格率为83.45%~85.59%,供热期空气合格率为92.86%~94.12%,供冷期比供热期不合格率高2~3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44%~5.08%,有溶血环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3.28%~19.26%,β溶血性链球菌未检出.结论 供冷期第二、三季度集中空调系统空气质量卫生安全隐患高.
作者:尹全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尘肺、职业中毒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住院尘肺患者119例和职业中毒患者66例进行WHOQOL-BREF问卷调查.结果 尘肺组生活质量(QOL)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领域(46.27±18.67)、心理领域(44.78±14.18)、环境领域(43.02±15.49)、生理领域(41.60±10.99);中毒组生活质量(QOL)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社会领域(39.11±17.21)、环境领域(39.02±13.95)、生理领域(37.34±8.82)、心理领域(36.30±13.07).尘肺组生存质量总主观感受分数(2.17±0.96)、健康状况总主观感受分数(1.95±0.92);职业中毒组分别为(1.82±0.82)、(1.52±0.66).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尘肺组生活质量主观感受主要影响因素为合并症,中毒组主观感受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水平;中毒组各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主要是从业状态,人均收入,文化;尘肺组各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主要是合并症,人均收入,从业状态.结论 尘肺、职业中毒患者的QOL均处于低水平;治疗尘肺患者应以改善合并症为主,而中毒患者改善心理状况,职能恢复尽快复工尤为重要.
作者:李红梅;宋青;夏文彩;邹建芳;李菁;张雯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异性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作为桥梁人群是目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之一.文章通过文献回顾,从FSW人群对HIV/STD的影响、FSW人群中HIV/STD的感染状况及FSW人群行为干预模式进行综述,探索针对FSW人群的有效干预模式,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訾桂玲;康殿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查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方法 现场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样检测布病抗体.结果 患者血清布病抗体阳性.结论 患者在无病畜直接接触史的条件下,通过用生羊奶洗脸造成布鲁氏菌感染发病.
作者:张斌;于鹏;潘立阳;毛丽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济南市历城区死亡率为628.20/10万,标化率为517.63/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726.23/10万,女性为530.52/10万(P<0.01);0~4岁120.65/10万,5~14岁为28.53/10万,15~44岁为64.03/10万,45~64为709.12/10万,≥65岁为5 334.15/10万;高的是郭店办事处(985.49/10万),低的是东风办事处(407.87/10万).居民死亡率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合计死亡5 297例,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87%.2013年居民期望寿命为76.46岁,其中男性73.91岁,女性79.10岁.结论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伤害是导致历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韩联宇;马楠;贾崇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连市近几年企业车间苯系物的污染现状,防止发生急慢性职业中毒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方法 对2010~2013年间委托检测的164家企业的苯系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合格率均在98%以上,苯、甲苯、二甲苯的总检出率依次为7.02%、42.69%、32.04%;甲苯和二甲苯的总检出率高于苯的总检出率(P<0.01);2010~2013年甲苯每年的检出率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二甲苯每年的检出率也高于苯的检出率(P<0.01).结论 大连市近几年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苯系物危害,甲苯和二甲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较多,工人接触的多是低浓度苯系物,应重视低浓度苯系物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企业加强监管,控制急慢性苯系物化学中毒的发生.
作者:何作力;安玉;张彦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福建省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测试能力.方法 采用比例法,对30株质控菌株进行一线抗结核药(INH、RFP、SM和EMB)和二线抗结核药(Km、Am、Cm、Ofx)敏感性测定,结果 给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由国家参比实验室将结果与标准结果比对.结果各轮测试中省参比实验室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INH 96.60%,RFP 97.78%,SM 96.61%,EMB 92.72%;Km 96.57%,Am 98.62%,Cm 96.62%,Ofx 99.30%.第一轮室间质量评估一线药物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INH 96.67%,RFP 100.00%,EMB 95.84%,SM 96.67%,二线药物的平均符合率分别为Km 95.84%,Am 97.50%,Cm86.67%,Ofx 100.00%.第二轮评估中符合率分别为INH 100.00%,RFP 98.34%,EMB 99.17%,SM 95.84%.第二轮中4种二线药物的符合率均为100.00%.结论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对一线和二线抗结核药药敏检测水平已经达到设定的要求,对INH、RFP、SM和Km、Am、Ofx的药敏检测稳定性高.
作者:魏淑贞;梁庆福;赵永;林建;林淑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不同科室消毒效果,促进医院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消毒控制措施,使消毒控制效果与感染风险相一致甚至达到更高的控制水平.方法 采用微生物监测方法对2011~2013年医院不同治疗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3年共采集样本1 735份,合格1 522份,合格率为87.72%.不同科室空气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以及总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别环境空气合格率和物体表面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不同科室和不同类别环境消毒质量控制要求与实际控制效果不一致,应在管理方式和管理强度上加强.
作者:朱笠;曹沛沛;高丽;王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的耐药性.方法 对福建省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收集的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且经PNB/TCH培养基鉴定为NTM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福建省NTM的检出率为4.54% (63/1 389);NTM对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乙胺丁醇(E)、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这六种药物的总体耐药率为100%,INH的耐药率为95.24%,对二线抗结核药物Ofx的耐药率为93.65%.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及常用二线抗结核药物氧氟沙星、卡那霉素具有很高的耐药性.
作者:赵永;林淑芳;梁庆福;林建;魏淑贞;周银发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