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鸣峰;吴春红
目的:观察治疗早期中药内服联合针刀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本院制剂活血生骨止痛汤,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松解减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配合康复锻炼,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8%,对照组为63.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中药内服联合针刀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能迅速缓解髋关节囊内高压或关节囊积液所引起的疼痛不适,具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胜男;韦标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阳虚体质是常见的八种偏颇体质之一,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平素畏冷、喜热饮食、手足冰冷、胃部怕冷、腰膝冷痛、腹泻等症状,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疾患;感邪易从寒化等。笔者依据阳虚体质的特征及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体质干预临床,分别从如何避开致病因素、不同的季节如何调养、不同的时辰如何调养等方面进行整体施护;从情志、季节、起居、食膳、运动等方面进行因体施护;应用穴位点按、拔罐、刮痧、药茶、穴位热敷等传统中医针灸疗法针对阳虚体质的胃脘部冷痛、腰膝怕冷等症状使患者进行自我调养;总以多方位、多种疗法综合对阳虚体质进行体质护理。
作者:秦红静;侯献兵;韩亚妹;胡芳梅;王海章;刘英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推拿、磁振热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推拿、磁振热结合,对照组只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结果及疗效结果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及推拿、磁振热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谢建荣;王晓迪;温弘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胃石症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滞食停,痰浊交阻。根据患者的症状,胃镜下的表现,辨析病机虚实的不同,可将胃石症分食滞胃脘、湿热食积、痰湿中阻、腑气不降,痰瘀内结、正气耗伤四型,进而选方组药。
作者:谭玉冰;曹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孙伟正教授从事临床治疗血液病数十年,用中西医相结合的观点分析再障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孙老将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提出“阳虚易治,阴虚难调”观点,对此病根据肾阴阳之偏颇进行调理,方获佳效。
作者:孙凤;蒋晓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出《金匮要略》,由薏苡仁、附子、败酱草组成,原方用治肠痈脓成,现临床多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慢性结肠炎等腹部疾病。笔者遵其方义,加以发挥,临床广泛应用于头面部多种疾病中,临床疗效确切,现记录如下,与同道探讨。
作者:熊鸣峰;吴春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护理对妇科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70例妇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于术后4 h开始以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并按摩,每2小时1次,每次20 min,直至肛门排气。其疗效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疗效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术后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均P<0.01)。结论耳穴埋籽护理能够促进妇科术后患者排气,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冬梅;司瑞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发热是红斑狼疮患者在临床上的普遍表现现象,严重降低了人体抗病和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本研究利用牛角化斑汤为基本方,辨证治疗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患者,治愈25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其中退热时间为2~23天,平均退热时间为8.5天。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加味牛角化斑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热效果显著。
作者:镇树清;镇水清;镇万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以“脾主卫”学说指导分析胃肠息肉的基本病机演变,认为胃肠息肉病位在胃肠,涉及肝脾肾,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损,标实主要有痰、湿、热、瘀、毒。在治疗上,西医内镜下摘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而中医中药在治疗胃肠息肉这一重要的癌前病变性疾病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
作者:王德媛;曹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诊疗疾病以诊法为根本,所以古人对诊法有较严格的要求,讲究诊法常以平旦,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平旦之时"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这是平旦诊病早的文献。后世医家通过对平旦时间的研究,认为平旦之时人体气血受外来干扰因素影响小,能更加真实的反应疾病的性质和身体生理状况,因此从临床实际角度来讲平旦诊察疾病有一定的意义,应作为中医诊察疾病的准绳。
作者:张树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射干麻黄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凡属寒饮内伏,水寒上射肺系所致咳喘者,皆可使用。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患。也可用于肺心病、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等疾病。临床上只要掌握该方的适应症,便可使用。
作者:郝文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为了确定马鞭草中毛蕊花苷的提取条件,采用HPLC监测,比较提取温度、提取溶剂、提取次数等因素。结果表明,佳提取条件为:以80%乙醇与干燥马鞭草以75∶10(体积( mL)∶重量( g))的比例在65℃提取12个小时,连续提取3次。
作者:陈改敏;龚如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湿热体质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面垢油光,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月经不调等症状,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病[1]。我科综合多种针灸方法“杂合以治”[2],同时配合中医体质护理和中医体质教育,调治63例湿热体质患者,获得了满意疗效,现将中医体质护理分别从情志、季节、起居、食膳、运动及不适症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亚妹;王淑芳;侯献兵;刘英莉;张金鑫;沈振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近20年来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从中药单体提取到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经实验室和临床观察研究,均表明中药对治疗肝纤维化有确切疗效。但从临证观之,对于肝纤维化的诊治,临床重视识症与辨证的关系,重视辩体与辨证、辩病相结合来治疗该病;这将对探讨中医治疗类似像肝纤维化样的,临床症状比较隐蔽的疾病,提供一条治疗思路。
作者:李吉彦;滕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根据临床实践,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证为寒凝血脉,气阴两虚,脾肾阳虚3种,三期均兼瘀血阻络。以基本方(黄芪、桂枝、当归、白芍、赤芍、川芎、生地黄、牛膝、鸡血藤)为主,各型加服辨证用药,共治疗本病40例,共有效率85%。提示补肾益气养阴,散寒通阳止痛为本病的治疗原则,同时配以理气、利湿、化瘀诸法后方可取效。
作者:于怀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自服中毒患者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不仅提升抢救成功率,也使患者走出心理障碍,防止再次自服中毒事故发生。方法通过积极排毒、解毒、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循环系统稳定等救护措施;中西医结合,如配合中药汤剂口服及针刺疗法;约束护理;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充分尊重患者人格与感情,努力争取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结果患者回归社会后未再服毒入院。结论给患者积极抢救,同时重视心理护理,使患者顺利回归家庭与社会。
作者:连美珠;陈一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介绍丁樱教授应用藤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经验。阐述本病的病因病机;根据中医药理论及以病位在络脉为依据,善用藤类药物辨证施治。
作者:郑海涛;丁樱;尚东方;韩姗姗;都修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总结经验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记录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4.29%、91.4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加强研究,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麻仁润肠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测麻仁润肠丸,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细菌计数采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检查采用常规法。结论所建立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麻仁润肠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作者:王相忍;郭海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盆按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机理及对脊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骶髂关节前错位和后错位患者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骨盆按旋法+对照组治疗,对照组以软组织治疗为主。治疗前后,检测骨盆和脊柱的X线客观平衡指标,并予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各指标前后对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对照,P<0.05或P<0.01,其中PT因数值较小,差异较小,其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盆按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主要机理在于恢复骶髂关节正常的解剖学关系和骨盆、脊柱的力学平衡。
作者:龙鑫;邱智兴;毛晓雯;杨柏枫;李裴明;王勇;范芸;章小梅;姜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