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彭清海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二种保肝药物对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 2013年6月经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二组患者进行治疗,为期1周.统计患者肝脏酶学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体重、肝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组患者肝损伤程度相一致的情况下,经药物治疗后,异甘草酸镁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数(3.3%)明显低于硫普罗宁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及硫普罗宁均有保肝作用,但异甘草酸镁降低血清肝酶的效果明显优于硫普罗宁,且不良反应较少,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瑞玲;耿翠芝;栗飞;付俊勇;张迎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术后妇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二组患者的满意度、疼痛程度、抑郁焦虑情况、护理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70.00%,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量表SAS及抑郁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林铃;程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柔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二组,观察组给予柔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得分(3.11±0.8)低于对照组疼痛得分(4.21±0.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7%);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98.14±0.3)基础护理得分高于对照组(95.16±0.2),观察组的病床护理得分(98.55±0.5)高于对照组(94.93±0.4),观察组的护理文件得分(96.48±0.3)高于对照组(92.09±0.2),观察组的护理操作得分(99.21±0.3)高于对照组(92.33±0.2),以上二组的各指标相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中君;李敏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输卵管不通C形臂X光机引导下介入再通术后,经导管医用臭氧缓慢灌注输卵管,以降低再粘连,保持通畅性的可能性.方法 96例双侧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52例在介入治疗后向每侧开通后的输卵管注入医用臭氧10ml;对照组44例,介入治疗后向输卵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地塞米松5mg+糜蛋白酶4 000U+庆大霉素8万U混合液.所有患者6、12个月后复查并对比二组的治疗有效率、妊娠率及再粘连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86.34%,妊娠率47.61%,术后再粘连率14.89%;对照组有效率65.76%,妊娠率27.51%,术后再粘连率35.13%.观察组有效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再粘连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臭氧在输卵管不通介入治疗后可提高通畅率、妊娠率,并降低再粘连率.
作者:王厚生;姜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氟哌利多、地西泮及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6~10周的健康孕妇分成二组,观察组150例,采用氟哌利多和地西泮配伍静推同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150例,单用氟哌利多和地西泮配伍静推.观察二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宫腔深度、子宫收缩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宫口松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宫腔深度、子宫收缩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氟哌利多联合地西泮及利多卡因术中镇痛、扩宫效果极好,操作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可靠,且费用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邸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80例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刘峥;王张立;樊波;齐昕亮;包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对弥漫性脑损伤(DBI)后大鼠海马排斥性导向分子(RGMa)表达的影响.方法 16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40),模型组(n=40),低剂量丁基笨酞干预组(n=40,80mg/kg),高剂量丁基苯酞干预组(n=40,160mg/kg).参照Marmarou's法建立脑损伤模型,选取伤后1、2、7、14d作为时间点,干预组均在致伤后采用腹腔注射丁基苯酞,1次/24h,连续注射14d.通过行为学评分量表测评神经功能;光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RGM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物各时间点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死亡神经元数量升高(P<0.05);各时间点RGMa阳性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丁基苯酞干预组中1、2d时行为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14d行为学评分升高(P<0.05),但在7d和14d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死亡神经元数量降低(P<0.05);丁基苯肽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中RGMA阳性表达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14d时RGMa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在2、7、14d丁基苯肽高、低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RGMamRNA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中1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7、14d时减少(P<0.05).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间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基苯酞可减少弥漫性脑损伤大鼠大脑海马区RGMa表达.
作者:赵旭;薛承景;李雪;赵雅宁;付爱军;孙竹梅;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上清、白细胞层及离心细胞块三种不同成分DNA提取质量,探索有效的胸腔积液成分用于DNA提取及方法.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4年细胞学及细胞块明确诊断恶性新鲜胸腔积液5例,分别用胸腔积液上清、白细胞层及离心细胞块三种不同成分进行DNA提取,然后对DNA含量和纯度进行测定,比较其DNA提取效果.结果 对同一患者胸腔积液中白细胞层提取DNA含量高,纯度次之,但对后续的EGFR基因突变和测序状况无影响;细胞块DNA提取质量次之,但纯度高;胸腔积液上清提取质量及纯度均低.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DNA提取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佳成份为离心白细胞层,离心细胞块次之,本实验组胸腔积液上清提取效率不高.
作者:郭以河;潘羡心;孟加榕;禹乐;徐乐;林明珠;戴太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择取该院接收诊治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二组,德莫林组50例用德莫林敷贴;对照组50例用无菌敷料,比较二组产妇在割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德莫林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还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平;张树波;康绍叁;高晓增;蒲国华;高秀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将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与氯胺酮肌肉注射相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择期手术的患儿228例,ASAⅠ~Ⅱ级,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二组,其中氯胺酮组100例,给予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麻醉,七氟醚组128例,给予4L/min纯氧吸入,经面罩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从3%逐渐增加至8%.在手术前后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 饱和度(SPQ)进行监测,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二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儿麻醉效果、手术时间、麻醉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77、0.31,P>0.05),七氟醚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氯胺酮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30.42,P<0.05);二组患儿在插管前后HR、MAP、SPQ平稳,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麻醉手术较氯胺酮肌肉注射效果显著,其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患儿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药物.
作者:程松鹤;曾丽容;陈友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旨在优化十子代平方中中药复方多糖的提取工艺,测定其含量并分离纯化得精制的总多糖.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十子代平方总多糖的提取工艺,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十子代平方总多糖的含量,通过脱蛋白,醇沉,透析等分离纯化十子代平方总多糖.结果 十子代平方总多糖的提取佳条件为70℃,超声提取60min,超声功率为40%,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20.经过纯化,总多糖的含量逐步提高,去蛋白后的多糖含量为43.93%,醇沉提高到52.97%,经过透析提高到63.19%.结论 本实验为中药复方多糖的分离纯化条件提供研究基础.
作者:张英;赵宁;李洋;喇孝瑾;李继安;劳凤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联合FOLFOX(folinic acid fluorouracil oxaliplatin)作用肝癌细胞HepG2后VEGF、Caspase-3的表达,以及探讨沙利度胺联合FOLFOX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体外研究沙利度胺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沙利度胺联合FOLFOX作用HepG2细胞48h后VEGF、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沙利度胺对肝癌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且沙利度胺联合FOLFOX显著提高了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沙利度胺联合FOL-FOX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细胞表面Caspase-3的表达均增强,VEGF的表达均降低.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FOLFOX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可能通过调节VEGF蛋白表达激活caspase-3,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作者:孙媛;李青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江阴市2006-2013年累计报告新发尘肺病状况,探讨其发病特征,为尘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因素监测信息系统”的尘肺病报告情况,对2006-2013年新发尘肺病例进行系统性整理并做描述性分析,包括新发病例的年度分布、病种分布、行业分布、工种分布、平均发病工龄及平均发病年龄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江阴市2006-2013年8年间共累计新发尘肺病例672例.小型企业成为尘肺发病主要来源(98.7%,663/672),集体企业占91.4%(614/672),私营企业占5.8%(39/672).非金属采矿及其制品业集中了91.7%(616/672),设备制造业占3.4%(23/672);病例的工种主要为运输工、粉碎工和凿岩工等,分别占49.0%(329例)、20.7%(139例)及12.5%(84例);首诊为尘肺壹期病例占60.7%(408/672);矽肺病例占尘肺总病例数的94.9%(638/672),其91.7%(585/638)的病例为发生于2004年江阴已关闭的采矿企业所遗留的退休人员中.2011年后在设备制造业出现了较多电焊工尘肺,某些劳务输出行业也出现较多尘肺病例.新发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工龄(20.1±7.5)年,各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62,P>0.05);平均发病年龄(60.6±8.0)岁,各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09,P<0.01).结论 江阴市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历年均出现新发的尘肺病例,主要由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其发病工龄已呈现平稳态势.但要进一步消除尘肺病的发生仍然面临挑战,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陈献文;冯鸿义;张捷;金宇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二组的疗效及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心率变化、住院时间及二次插管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心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二次插管1例(2.38%),对照组二次插管6例(14.2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老年COPD并发呼吸衰竭疗效显著,二次插管率低,可显著改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
作者:林创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校准周期图科学确立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方法 生化分析仪定标校准后,在距定标校准时间为0,2,4,6,8,10,12,24h时分别测定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的质控血清1次,之后每24h测定1次,总计测定30d,如果有项目稳定性强可继续延长检测时间,出现偏差后结束.所有检测项目均重复测定4次取平均值.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累积变异系数(CV),并绘制校准周期图.从校准完毕后开始计时至CV>1/6 CLIA88允许误差时结束,此间隔时间即为该项目的校准周期.结果 校准周期短为ALP只有14h;钙(Ca)为24h;TP、ALB、CK、Fe为4~10d;DBil、TBil、HDL-C、GLU、Urea、CHO为10~20d;LDH为25d;TG去游离、Cr酶法、UA、AMY、ALT、AST的校准周期超过30d.结论 科学、合理地确立各检测项目的校准周期,对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进行定期校准,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校准、又能够节省检验工作的时间和成本,保证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可靠性.
作者: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与对照组(肌氨肽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二组治疗后血hs-CRP、TC、TG、LDL-C及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显著升高(P<0.05),但二组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为优(P<0.05).结论 肌氨肽苷、注射用丹参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且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疗效优于单独肌氨肽苷.
作者:杨瑞成;费云瀚;肖永红;石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危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探讨降低高危妊娠孕产妇和胎儿病死率或者减少孕产妇和婴儿的产后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18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产妇的高危程度分为一般高危和严重高危二类,分别有88例(48.89%)和92例(51.11%).分析高危妊娠的发生与产妇孕次的关系,相关的高危因素,高危孕妇的分娩方式和产时出血量等.结果 18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中以孕次为1次的产妇占主要,有86例(47.78%),其次是孕2次的孕产妇,62例(34.44%).主要的一般高危因素是胎膜早破(51例,28.33%)以及巨大胎儿(12例,6.67%).严重高危因素中则是以(28例,15.56%)、胎位异常(23例,12.78%)和瘢痕子宫(15例,8.33%)为主导.高危妊娠孕产妇生产时出血量明显高于同期非高危妊娠孕产妇(P<0.05).结论 高危妊娠对于母婴的身体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加强对高危妊娠的检查与管理,提高孕妇及家属产检意识和医院产检水平能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与婴儿的状况.
作者:赵丽杰;缪玉梅;吕爱远;史慧敏;吕超;王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这唑仑组.本研究中二组患者在围术期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咪达唑仑组靶控输注咪达唑仑镇静剂,丙泊酚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注射完后记录患者平卧10min、注射镇静药后2min、5min、10min以及手术结束前10min、手术结束时等6个时间点的OAA/S镇静评分值,并密切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呼吸情况.结果 丙泊酚组T1时刻镇静评分为(5.0±0.0),镇静评分值在注射药物2min到5min后都明显下降,T2时刻镇静评分为(3.6±0.2)、T3时刻镇静评分为(2.5±0.4)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s、T6时刻镇静评分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二组患者的MAP,HR均明显下降,丙泊酚组患者在镇静后2min,5min时的MAP、HR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其他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中有5例患者呼吸抑制,咪达唑仑组有3例(P>0.05).结论 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效果较好,患者麻醉后对其生命体征影响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柳浩然;赵玉英;朱宏彬;王玉芳;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胆囊壁厚度、胆囊周围粘连以及体重指数之间的危险度.结果 81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愈,23例中转开腹.统计发现中转开腹率在年龄≥60岁者显著高于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0高于体重指数<24.0,坏疽性胆囊炎高于其他病理类型(P<0.05),胆囊壁增厚以及胆囊周围粘连者中转开腹几率增大,其比值比(()R)分别为5.87、4.76、3.11、9.23、10.06,与性别及是否存在并存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体重指数≥24.0、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粘连以及年龄≥60岁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幸明;严存文;潘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身心调节联合规律运动对养老院抑郁老年人心境及主观幸福的影响.方法 80例养老院抑郁老年人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规律运动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身心调节干预;干预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40~60min,共干预3个月.采用心境状态量(POMS)评价老年人的情绪状态,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评价主观幸福程度.结果 干预前二组抑郁老年人POMS评分、GDS及SAS评分、主观幸福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老年人POMS评分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S及SAS评分、主观幸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身心调节联合规律运动法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玉秀;赵雅宁;郭霞;刘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