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张树波;康绍叁;高晓增;蒲国华;高秀江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二种保肝药物对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6月 2013年6月经病理学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异甘草酸镁与硫普罗宁对二组患者进行治疗,为期1周.统计患者肝脏酶学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二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体重、肝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二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二组患者肝损伤程度相一致的情况下,经药物治疗后,异甘草酸镁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及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数(3.3%)明显低于硫普罗宁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及硫普罗宁均有保肝作用,但异甘草酸镁降低血清肝酶的效果明显优于硫普罗宁,且不良反应较少,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瑞玲;耿翠芝;栗飞;付俊勇;张迎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将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麻醉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与氯胺酮肌肉注射相比较,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择期手术的患儿228例,ASAⅠ~Ⅱ级,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二组,其中氯胺酮组100例,给予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麻醉,七氟醚组128例,给予4L/min纯氧吸入,经面罩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从3%逐渐增加至8%.在手术前后对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 饱和度(SPQ)进行监测,采用数字分级法(NRS)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二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儿麻醉效果、手术时间、麻醉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77、0.31,P>0.05),七氟醚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氯胺酮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30.42,P<0.05);二组患儿在插管前后HR、MAP、SPQ平稳,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应用于小儿麻醉手术较氯胺酮肌肉注射效果显著,其具有起效快、苏醒时间短、患儿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为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药物.
作者:程松鹤;曾丽容;陈友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与对照组(肌氨肽苷).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纤维蛋白原(FIB)表达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二组治疗后血hs-CRP、TC、TG、LDL-C及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而HDL-C显著升高(P<0.05),但二组治疗后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为优(P<0.05).结论 肌氨肽苷、注射用丹参能减轻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且肌氨肽苷联合注射用丹参疗效优于单独肌氨肽苷.
作者:杨瑞成;费云瀚;肖永红;石秋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鸟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及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于麻醉后及转机时静脉泵入乌司他丁,对照组静脉持续泵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麻醉后手术前(T0期)、体外循环30min(T1期)、主动脉开放1h(T2期)、4h(T3期)、24h(T4期)二组患者动脉和颈静脉球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结果 与T0期相比,二组患者T1期、T2期、T3期、T4期动脉、颈静脉球血TNF-α选>L-6期显著升高(P<0.05),至T3期到达高峰,T4期开始降低;其中对照组T1期、T2期、T3期TNF-d选>L-6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从T1期开始二组患者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NSE水平显著升高,至T2期到达高峰,T3期开始降低,T4期降至低,与T0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T1期、T2期、T3期、T4期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麻醉期给予鸟司他丁能够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全身及脑部炎性反应,降低颈静脉球血S-100β蛋白、NSE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作者:尹彦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对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80例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刘峥;王张立;樊波;齐昕亮;包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在急腹症患者诊断中应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13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检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部超声检查;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并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判断标准.观察和比较二组患者临床诊断符合率和检查时间及诊断时间.结果 经过与病理检查进行比对,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7.01%(65/67)与对照组86.57%(58/67)比较(P<0.05);此外,观察组超声检查时间和诊断时间分别为(15.87±1.31)min、(2.11±1.30)min与对照组(9.75±2.27)min、(2.69±1.7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急腹症患者,虽然检查时间较长,但其能缩短诊断时间,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而为临床治疗、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张利;彭清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上清、白细胞层及离心细胞块三种不同成分DNA提取质量,探索有效的胸腔积液成分用于DNA提取及方法.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4年细胞学及细胞块明确诊断恶性新鲜胸腔积液5例,分别用胸腔积液上清、白细胞层及离心细胞块三种不同成分进行DNA提取,然后对DNA含量和纯度进行测定,比较其DNA提取效果.结果 对同一患者胸腔积液中白细胞层提取DNA含量高,纯度次之,但对后续的EGFR基因突变和测序状况无影响;细胞块DNA提取质量次之,但纯度高;胸腔积液上清提取质量及纯度均低.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DNA提取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佳成份为离心白细胞层,离心细胞块次之,本实验组胸腔积液上清提取效率不高.
作者:郭以河;潘羡心;孟加榕;禹乐;徐乐;林明珠;戴太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癌痛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癌痛规范化治疗,实现癌痛止痛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2011年6月-2014年6月癌痛止痛药物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使用限定日剂量值(DDD)分析法,计算各药物的总消耗量、总金额、总用药天数、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并加以分析,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医院癌症止痛药物DUI值均<1,表明用药合理.其中用药频度高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低的为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结论 该院癌症止痛药物的使用合理,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指导原则,但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阿片类药物的选择使用,适度增加非甾体类镇痛药的配置与应用.
作者:张仪娜;郑玲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比较无创尾套法与有创颈动脉插管法测定血管紧张素原(AGT)-肾素(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血压,分析二种血压测量方法测定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血压的效果.方法 鼠尾基因组PCR方法筛选9只雄性AGT-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10月龄时分别采用尾套法与颈动脉插管法测定小鼠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脉压(PP),与此同时随机选取9只相同背景的野生(WT)小鼠作为对照,对二种方法测得的各项血压值进行比较.结果 对AGT-REN双转基因高血压小鼠血压测定结果显示,尾套法测定SBP、PP值均高于颈动脉插管法测得结果,而测定DBP、MAP值均低于颈动脉法测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WT小鼠血压测定结果显示,尾套法测定SBP、PP值高于颈动脉插管法测得结果,而测定DBP值低于颈动脉法测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AP无明显差异;二种方法均显示AGT-REN双转基因小鼠各项血压值高于WT小鼠(P<0.05).结论 尾套法和有创颈动脉插管法均可监测转基因小鼠的高血压状态,但所得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应根据不同实验选取不同方法,但同一实验中二种方法不可混合使用.针对转基因高血压鼠更适合使用尾套法测量血压值.
作者:王丽君;范素静;高俊玲;杨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整体身心调节联合规律运动对养老院抑郁老年人心境及主观幸福的影响.方法 80例养老院抑郁老年人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规律运动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身心调节干预;干预时间为每周3次,每次40~60min,共干预3个月.采用心境状态量(POMS)评价老年人的情绪状态,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测老年人的焦虑和抑郁情况;采用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评价主观幸福程度.结果 干预前二组抑郁老年人POMS评分、GDS及SAS评分、主观幸福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老年人POMS评分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疲惫-惰性、活力-好动等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S及SAS评分、主观幸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身心调节联合规律运动法有助于改善养老院老年人心境,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作者:张玉秀;赵雅宁;郭霞;刘海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 对在该院接受手术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这唑仑组.本研究中二组患者在围术期靶控输注不同镇静药物,咪达唑仑组靶控输注咪达唑仑镇静剂,丙泊酚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注射完后记录患者平卧10min、注射镇静药后2min、5min、10min以及手术结束前10min、手术结束时等6个时间点的OAA/S镇静评分值,并密切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呼吸情况.结果 丙泊酚组T1时刻镇静评分为(5.0±0.0),镇静评分值在注射药物2min到5min后都明显下降,T2时刻镇静评分为(3.6±0.2)、T3时刻镇静评分为(2.5±0.4)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s、T6时刻镇静评分二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二组患者的MAP,HR均明显下降,丙泊酚组患者在镇静后2min,5min时的MAP、HR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其他时间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中有5例患者呼吸抑制,咪达唑仑组有3例(P>0.05).结论 围术期自控镇静技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效果较好,患者麻醉后对其生命体征影响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柳浩然;赵玉英;朱宏彬;王玉芳;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采用生脉注射液和左西盂旦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入院进行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二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和左西孟旦联合使用进行治疗.治疗10~14d后,对比二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对照组的患者中,显效6例,病死率55.0%;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2例,病死率4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左室舒张未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BNP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进行治疗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达到治愈的效果,治疗效果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好,适合基层医院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杨培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指导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指导,比较二组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等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以及主观感受等SAQ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我管理护理能调动心肌梗死患者在自身抗病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护能力,改善带病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姚芳;徐冰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介入治疗围术期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强化抗血小板对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确诊为ACS,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且围术期均应用小剂量替罗非班的患者441例(年龄35~90岁),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n=235),女性组(n=206).比较二组患者PCI术后30d内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点事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①女性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组[30例(14.7%) vs15例(6.4%);P=0.005],而30d内MACCE的发生率[13例(6.3%)]与男性组[8例(3.4%)]相比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3).②二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二组各1例,而女性组轻微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高[33例(16.0%)vs15例(6.4%);P=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PCI史及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是30d内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ACS患者术后30d主要终点事件及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比男性高,而二组患者MACCE事件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女性接受PCI治疗时强化抗血小板的获益与出血风险之间的权衡应慎重.
作者:凡永艳;李泱;卢才义;薛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的疗效和护理.方法 择取该院接收诊治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二组,德莫林组50例用德莫林敷贴;对照组50例用无菌敷料,比较二组产妇在割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和切口愈合时间.结果 德莫林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德莫林敷贴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后腹壁切口,不但可以提高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还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产妇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平;张树波;康绍叁;高晓增;蒲国华;高秀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可行性.方法 将2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对三维数据库进行评价,即左室16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6个基底段达收缩末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SD-16,12,6),达到小收缩末容积的时间的大差值(Tmsv-16,12,6Dif),经心率校正后值Tmsv-SD%和Tmsv-Dif%.结果 心肌病组的TmsvSD-16、Tmsv-16Dif及TmsvSD-16%Tmsv-16Dif%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RT-3DE能客观的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TmsvSD-16%、Tmsv-16Dif%可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作者:邢冰;侯希炎;武宗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校准周期图科学确立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周期.方法 生化分析仪定标校准后,在距定标校准时间为0,2,4,6,8,10,12,24h时分别测定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的质控血清1次,之后每24h测定1次,总计测定30d,如果有项目稳定性强可继续延长检测时间,出现偏差后结束.所有检测项目均重复测定4次取平均值.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累积变异系数(CV),并绘制校准周期图.从校准完毕后开始计时至CV>1/6 CLIA88允许误差时结束,此间隔时间即为该项目的校准周期.结果 校准周期短为ALP只有14h;钙(Ca)为24h;TP、ALB、CK、Fe为4~10d;DBil、TBil、HDL-C、GLU、Urea、CHO为10~20d;LDH为25d;TG去游离、Cr酶法、UA、AMY、ALT、AST的校准周期超过30d.结论 科学、合理地确立各检测项目的校准周期,对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进行定期校准,既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校准、又能够节省检验工作的时间和成本,保证生化检验项目检测结果可靠性.
作者:王春雨;李宇周;张桂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6岁,因咨询是否需要植入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于2013年9月27日来诊.1周前因感冒发热伴胸闷3d去某医院急诊就医.偶咳嗽、头痛,无晕厥及一过性黑矇,无胸痛.既往有高血压10年,帕金森病2年,分别服用氨氯地平和美多巴治疗,病情控制尚可.急诊接诊做心电图时发现“室性心动过速”(图1),立即予以胸外按压,静脉注射胺碘酮,收入院.入院查体,BP 142/76mmHg,神志清,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作者:翟锁玲;洪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经胸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并为该病优化治疗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收治的56例贲门癌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开展经胸入路肿瘤切除术,观察组则实施经腹入路肿瘤切除术.记录二组患者术后1、3年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做好对比.结果 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膈下腹腔感染、残留癌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淋巴结阴性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贲门癌患者而言,开展经腹贲门癌根治术相比于经胸入路术式,能提高淋巴结阳性者生存率,并降低肺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毛清华;樊天友;谢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诊断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 选取南京总院妇产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15例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病例,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预后效果.结果 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例中,妊娠合并脑损害的患者12例,包括4例癫痫病例,脑血管动脉畸形患者4例,病毒性脑炎3例,脑梗死患者1例.妊娠合并神经肌肉类疾病患者发生重症肌无力3例.我科对上述病例均进行了治疗干预,其中存活病例14例,包括12例终止妊娠病例和2例药物引产病例.结论 妊娠中期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病情急,风险大,临床工作中如遇此情况应迅速进行诊断和处理,选择对孕妇安全的方式进行引产.
作者:李吉;齐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