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安亮;席文娟;刘健;张小军;康绍叁;高伟兴;曹凤宏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急诊腹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接收的96例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根因分析法护理,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向其发放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及WHO 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并对二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院时 SDS、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二组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时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根因分析法能有效改善急诊腹外伤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詹汉丽;阮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脑卒中拥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并且有较高的复发率,其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占全部脑卒中发病率的70%[1],积极探索脑梗死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意义重大。近些年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脑梗死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脑梗死的病因不同。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有效治疗措施可以明显减少发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降低致残率,所以一直以来关于脑梗死病因分型是神经内科医生研究热点。针对脑梗死的准确病因分型是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基础,它与脑卒中患者的疾病预后与复发率、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的选择等存在着巨大的联系,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的工具,因此对其深入性研究有着极为广泛、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艳琴;刘斌;李世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负性情绪及社会支持度的影响。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84例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二组患者社会支持度、焦虑、抑郁进行评价。观察二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社会支持总量、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干预后 HAMA、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支持度,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郗秀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口服恩替卡韦进行48周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进行48周治疗。结果二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显著促进肝功能恢复,降低抗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作者:张海涛;张晓艳;么作义;吴丹;张明红;李宁;潘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1 病历报告患者,女,61岁,主因乏力纳差发现血肌酐升高10年,间断发热1月余加重1d 于2014年5月21日入院。2004年自觉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查肾功能:肌酐670μmol/L,血红蛋白:58g/L 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后复查肌酐较前升高,于2009年1月开始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于2009年12月行“右侧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应用动静脉瘘行血液净化治疗。1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37.8℃,伴咳嗽、咳白色痰,量少,易咳出,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神志清楚。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5.69×109/L,中性细胞比率82.9%,血红蛋白97g/L,红细胞3.54×109/L。肾功能:尿素5.85mmol/l,血肌酐260.5μmol/L,血β2微球蛋白7.76mg/L。胸片:支气管炎伴双肺感染。入院诊断:①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②肺部感染。入院后给予患者血液透析3次/周,于2014年5月22日给予头孢他啶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6d。用药6d 后患者出现言语不清,胡言乱语,偶有烦躁不安,四肢、面部及颈胸部不自主抖动,查脑电图及 CT 除外器质性病变。考虑为抗生素脑病,故更换抗菌药物,3d 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好转,双手不自主抖动,能与人交流,5d 后患者精神正常,神志清楚,双手无明显抖动,能与人交流。
作者:朱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的胃癌卵巢转移62例患者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经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Cox 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影响胃癌卵巢转移患者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该组胃癌卵巢转移患者中位年龄44岁,双侧卵巢转移24例(38.7%),30例(48.4%)的肿瘤组织学类型为印戒细胞癌。均采用了手术联合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5.6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8%、16.7%和3.6%。Cox 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患者年龄与预后呈相反趋势(P <0.05)。结论胃癌卵巢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年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化疗方案的选择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扬;王文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儿科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不同病原体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科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非支原体肺炎、非感染疾病患儿各50例。对上述患儿资料的 hs-CRP 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组别 hs-CRP 水平不同,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χ2=104.88,P <0.01,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支原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非支原体肺炎、毛细支气管炎、非感染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 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别,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毛细支气管患儿 hs-CRP 阳性率低于其他呼吸道感染组别,P 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上呼吸道感染组、肺炎组、支原体肺炎组 hs-CRP 阳性率不同,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医生需根据 hs-CRP 水平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作者:郑秀芬;许亚茹;王岩;张妍;郑梦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为临床本病急救护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急诊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将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前收治的2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急救护理路径后收治的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重症颅脑损伤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救治,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救治。对比二组患者入院时和转送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的 APACHEⅡ评分,同时对比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病死率和抢救费用。结果观察组转送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时的 APACHEⅡ评分为(8.37±2.39)分,对照组转送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时的 APACHEⅡ评分为(13.06±2.93)分,观察组转送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时的 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抢救时间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查结果回复到转送手术/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为(28.59±8.03)min,病死率为3.57%,抢救费用为(1379.52±348.42)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效率,更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晓丽;胡炜;方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 ADL 及慢性病情况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在唐山市6个行政区中整群抽取路南、路北2个区,在两个区27所养老机构中单纯随机抽取8所养老机构,对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401名老年人,进行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一般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1名养老机构老年人中70岁以上者占到96.3%。性别、年龄、ADL、子女看望父母的频率等对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性别、ADL、脑血管疾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男性,ADL 轻度功能障碍、无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高。结论ADL 及慢性病情况影响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霞;汪凤兰;邢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接受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的止痛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方法160例确诊晚期癌症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接受了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治疗。结果治疗前NRS 中位数(M)为(6.56±1.71)分,治疗15d 后疼痛程度 NRS 中位数(M)降至(1.61±1.56)分(P <0.05),总有效率94%。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癌痛患者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在患者的生活质量中,生理领域和自身存在领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怀。
作者:林菁;谢晓源;张勤;刘泽洼;蔡浩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 CSP 患者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加灌注化疗及清宫术;4例在 B 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其中1例行清宫术中因子宫大出血而中转开腹行病灶切除术;5例在超声监护下经宫腔镜 CSP 病灶切除术;1例在腹腔镜监护下经宫腔镜 CSP 病灶切除术;2例行腹式 CSP 病灶局部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 CSP 病灶清除术;1例入院时已发生子宫破裂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超声引导下局部病灶注射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口服治疗;随访血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均降至正常。结论早期及时诊断 CSP,采取个体化治疗,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阎慧娟;何玉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 A-DROP 评分与 CURB-65评分量表对重症肺炎(SCAP)的诊断价值,为 SCAP 预测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肺炎患者40例,普通获得性肺炎患者40例,进行 A-DROP 及改良 CUEB-65评分,比较二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以 ATS/IDSA 2007重症肺炎诊断表标准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种评分对应分值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Youden 指数,绘制 ROC 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二组患者一般信息如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DROP 预测 SCAP 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83.7%,约登指数为0.543,曲线下面积为0.843;CURB-65评分预测患者机械通气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79.6%,约登指数为0.521;曲线下面积为0.810。结论A-DROP 评分与 CURB-65评分方法均可用于预测 SCAP,A-DROP 曲线下面积略高于 CURB-65,其敏感性稍低于 CURB-65,特异性高于 CURB-65,两种评分均可用于评估 SCAP。
作者:李漪;侯俊;黄锐;曾强林;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优势。方法采用与同期开腹手术相比较的方法,将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估各组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吗啡镇痛剂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及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 <0.05);病理学结果显示二组病例完全可以达到相同的根治效果(P >0.05)。二组病例在肿瘤根治性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老年直肠癌根治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根治性确切,临床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微创治疗优势。
作者:宋立伟;李涛;陈长亮;彭浩;周正;花瞻;姚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术中麻醉效果,为手术室选择全身麻醉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其中对照组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组以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二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结果二组患者在术后手自主呼吸时间、唤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苏醒期10例(25.0%)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苏醒期3例(7.5%)发生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术后1h 及6h 的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h 二组简化视觉模拟评分评分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建议更多的在临床工作中试用。
作者:任波;白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二组患者护理前 HAMA 和 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二组患者 HAMA 和HAMD 评分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依从(88.37%)较对照组(60.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95,P <0.05)。观察组护理配合度、疼痛及心理舒适度均较对照组高,平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仅为11.63%(5/43),对照组为41.86%(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0,P <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显著,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红;周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以便按其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随机抽取该院产科门诊建册产检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按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对孕妇进行分组,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科及以上学历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率为97.6%,高于其他学历的孕妇。30岁以下的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需求率为92.73%,高于其他年龄组孕妇的需求,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组孕妇间需求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宣教的需求量大,孕妇希望得到的教育方式是医护人员面授。医护人员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罗永伟;贾红光;赵芳菲;张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的特点,探讨 TCD 检测对 VCI 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16例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 TCD 检测,采用 MMSE 评分分析。结果VCI 的 LMCA、双 ICA、双ACA、RPCA 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CD 可直接获得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脑梗死后 VCI 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张文秋;刘云东;王巍;王艳;宋敬华;张万壮;吴玉芳;何晓娟;刘斌;李秀霞;张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大疱切除术后单管引流的效果来评价单管胸腔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患有肺大疱和/或气胸需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二组。A 组95例,术后采用单管引流;B 组73例,术后采用传统双管引流。A 组手术结束后经胸腔镜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根在胸腔镜辅助下将引流管放置至距胸膜腔顶2cm 左右位置,以防术后胸管刺激胸壁导致疼痛及副损伤。引流管根据切口距胸膜顶位置增加侧孔。B 组采用传统双管引流方法,手术结束后经胸腔镜切口及手术切口分别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各1根。术后观察患者疼痛、胸引量、肺膨胀情况、胸管无积气排出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术后平均疼痛程度评分 A 组(1.67±1.12)分,B 组(2.23±1.24)分,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拔管前总引流量(408±161)ml, B 组(412±133)ml,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拔管时间 A 组(51.39±7.44)h,B 组(50.64±8.31)h;术后无积气排出时间 A 组(21.71±12.37)h,B 组(23.89±12.66)h,二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发生肺不张3例,B 组发生肺不张2例,经积极处理后恢复良好。二组肺不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管引流用于肺大疱及气胸术后引流是安全、有效地,并且可以减少患者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邸永辉;张洪雷;任红芬;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骨外伤住院患者的住院费用负担情况。方法对唐山市某骨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499例年龄≥60岁女性骨外伤住院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经济状况越好其住院总费用越高;农村患者医疗费用高;下肢及多部位受伤患者医疗费用高;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医疗费用高。结论老年女性骨外伤患者经济负担沉重,患者的经济状况、受伤部位、居住地、患慢性病情况对其医疗费用有影响。
作者:陈振燕;薛玲;崔立华;冯志杰;庞淑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及导尿管用于无痛人流钳刮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门诊早孕要求无痛人工流产的孕10~13周妇女120例,平均分为二组,观察组术前2h 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100μg;对照组术前12h 置普通导尿管于以软化宫颈。结果观察组93.3%不需扩张宫颈,减少了人流综合征、术后宫颈口黏连、不全流产的发生几率,减少了麻醉药品用量及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结论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可增加无痛钳刮手术的安全性,减少麻醉药品用量及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不全流产等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格利;张素宁;朱明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