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虾青素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刘铁楠;吴春涛;李素新;白华;周云会;李海涛

关键词:虾青素,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神经保护作用, HPLC-EC
摘要:目的 研究虾青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建立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用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一般行为学检测和滚筒实验等,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结果 经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虾青素组症状表现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活动次数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体内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增加.结论 经虾青素预处理后的MPTP诱导的小鼠能明显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因此虾青素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目的 研究讨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医务人员采取合理的医护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月,从该院传染科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患者采用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1个月后改为每2d注射一次;选取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作为对照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6个月后对比患者的HBeAg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3%和19.0%,HBV DNA阴转率为59.5%和23.8%,ALT复常率为69.0%和26.2%,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要多.结论 应用观察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病情采取密切的观察,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邓艳;严志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次静脉注射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给药方式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进行研究,A组采用单次静脉注射,B组采用持续静脉泵注,C组不采用右美托咪定,将不同时段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不良反应和恢复情况作为后的统计比较指标.结果 A组和B组的HR和MAP均低于C组,同组内比较,A组MAP升高,HR没有变化;B组,10min开始HR加快,MAP从气腹形成起升高;C组从建立气腹起,HR和MAP均明显升高;A组和B组出现心动过速、恶心、呕吐以及寒颤的患者均少于C组,A组心动过缓的患者少于B组,B组的拔管时间长,A组在麻醉恢复室中呆的时间短,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注射更有利于手术过程中血药浓度的保持,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并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可以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

    作者:李传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降低小儿输液风险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渗出标准实施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比较实施前后静脉渗出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施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后Ⅲ级及以上渗出率为0.9%,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2%,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实施前的3.5%降至实施后的0.5%,患儿家长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5.9%上升至实施后的99.2%,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标准符合小儿生长发育特点,有利于减少静脉输液渗出,降低输液风险,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予;韩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6例哮喘持续状态小儿患儿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增用针对性护理.出院时比较二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仅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动能力、症状、疾病影响及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鸣音消失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度、心理舒适度、疼痛及平均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哮喘持续状态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改善.

    作者:贾小蓉;肖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60例18~65岁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行L1-2硬膜外穿刺置管,根据分组情况注入0.75%罗哌卡因15ml复合右美托咪定1μg/kg(RD组)或0.75%罗哌卡因15ml复合芬太尼1μg/kg(RF组),于麻醉后分别记录麻醉平面达T10时间、麻醉平面消退2个节段时间、镇痛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RF组镇痛时间(VAS评分≥4分)[(5.33±0.80)h],明显较RD组[(7.73±1.01)h]短.RD组麻醉平面达T10时间(7.87±1.83) min较RF组(9.57±1.59)min短,麻醉平面消退2个节段时间RD组(142.50±12.71)min较RF组(123.60±12.48) min显著延长.RD组术中镇静较RF组好.右美托咪定可导致心动过缓,使RD组HR较RF组低,但二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组口干发生率(30%)较RF组(3%)高,但瘙痒(0)、寒颤(3%)发生率较RF(23%,27%)组低.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0.75%罗哌卡因能有效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

    作者:钱鹏;邹振宇;宋仕钦;耿启忠;杨小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该院治疗的1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RSD总分、HAMA总分、SCSQ总分、SAS、SDS、功能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症状量表中的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不振等分值在干预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较好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又可以较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霞;马晓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90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二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肛门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住院费用也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二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配合度、疼痛、心理舒适度及平均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胃癌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杨柳;赖晓帆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90例,共有85例患者完成此次研究,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1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的BMI、血压、贫血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胞介素-6(IL-6)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血压以及贫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hs-CRP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血清IL-6以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未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以更好的清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对预防患者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谭淑君;杨莹;李铭;孙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唐山工人医院诊断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依从性好坏受认知程度、经济状况和担心药物副作用等3方面影响.依从性好的定期门诊复查,遵医嘱坚持服药;依从性差的未遵医嘱服药,而自行停药或自行间断服药.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患者认知程度好组与认知程度差组之间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状况好组与经济状况差组之间比较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担心药物副作用二组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担心药物毒副作用、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因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石哲群;王志敏;许文静;冯静;冯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对重症肺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价值

    目的 探讨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8月-2014年10月重症肺炎患者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随机分为二组,CD64联合PCT指导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CD64联合PCT指导组根据入院时外周血CD64和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使用,并于第三天、七天、十天复查CD64和PCT,并根据CD64和PCT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若CD64指数<4.0且PCT<0.25ng/ml时表明无细菌感染,不使用抗生素治疗;若4.0<CD64指数<7.0且0.25ng/ml<PCT<0.5ng/ml时提示可能存在需要治疗的细菌感染,抗生素使用根据入院时临床情况由医生决定;若CD64指数>7.0且PCT>0.5ng/ml时表明存在严重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规治疗组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决定是否应用抗生素,停药指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是否有改善,胸片或CT是否有好转,结合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以及痰细菌学变化进行判断.观察指标:①一般情况.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肺部感染评分(CPIS).②观察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住ICU时间、临床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 二组入组时年龄、APACHEⅡ评分及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住院时间长短、临床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CD64指数及PCT,若CD64指数<4.0且PCT<0.25 ng/ml或与基线值比较,PCT浓度下降80%以上,停用已经使用的抗生素,可减少抗生素使用率,明显减少抗生素的暴露时同.且并未因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而增加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因此,可根据CD64指数联合PCT加强抗菌药物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合理使用.

    作者:王显雷;何聪;王勇;郭玉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灌流在儿童中毒性疾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在儿童毒物中毒的疗效以及在H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30例毒物中毒患儿被随机分为加强剂量组(n=15)和常规剂量组(n=15),二组均给予急性综合性急救措施,加强剂量组首次HP治疗时间、强度加强,每2h更换灌流器,首次灌流时间达4h,而常规剂量组则使用1个灌流器,首次HP治疗时间2~2.5h,两者均在首次HP治疗结束后24h再行一次血液灌流,使用1个灌流器,时间2~2.5h.结果 二组患儿均获得治愈,但加强剂量组部分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毒物中毒的患儿在急性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强血液灌流,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直至获得治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儿童HP护理有一定挑战性,除一般护理外,在HP治疗结束后回血方面,认为采取将导管置入2/3长度左右有助于回血.

    作者:李春园;刘建丽;邱忠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影响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因素分析

    目的 考察并分析影响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道狭窄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4年4月在该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431例,术后发生尿道狭窄者27例.结果 TURP术后尿道狭窄与术后尿路感染、术前反复使用抗生素、病程、导尿管滞留时间、术前尿道存在炎症、手术时间较长和术中输血较多有关(P<0.05),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和切除的前列腺容积无关(P>0.05).结论 术前需要完善各项检查,控制感染和炎症,充分了解患者的表现,术中需要操作仔细,切除前列腺组织同时避免尿道的损伤,术后需加强导尿无菌操作和合理置管,预防尿道感染,从各个层面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作者:王鹏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术前呼吸指导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呼吸指导对老年(年龄≥60岁)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前接受呼吸指导,对比分析二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呼吸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肺功能,促使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小莉;周清;周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eation,IVM)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8~12周龄的CD-1(R)雌鼠,取卵前48h腹腔注射HMG.取卵日处死小鼠,开腹取卵巢,于卵巢表面穿刺获得GV期卵母细胞.将所得的卵母细胞随机分成三组:A组保留颗粒细胞,B组为混合培养组,将一半的卵母细胞脱去颗粒形成裸卵与另一半的颗粒细胞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eplexes,COCs)共同培养,本组只观察DOs部分,C组全部脱去颗粒细胞.将各组卵母细胞置于含FSH(75IU/L)和HCG(150 IU/L)的G1中培养24h后,对成熟卵行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各组间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及受精后胚胎发育情况.结果 ①三组间成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略高.②A、B组优质胚胎率明显高于C组(P<0.05),且A组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颗粒细胞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①单独对DOs体外成熟,后期发育不佳.②DOs与COCs共培养效果较好.

    作者:郭剑;高俊玲;李桂荣;韩冠军;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的价值,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比较二组入院时和入院3d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二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经护理后,睡眠质量各维度及总评分、HAMA和HAMD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总评分、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789、4.021、4.366、4.478、4.563、4.811、4.326、5.023、6.389,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肌再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7%、3.33%、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1、5.886、6.316,P均<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纠正负性情绪,并且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虾青素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虾青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建立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用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一般行为学检测和滚筒实验等,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结果 经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虾青素组症状表现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活动次数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体内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增加.结论 经虾青素预处理后的MPTP诱导的小鼠能明显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因此虾青素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铁楠;吴春涛;李素新;白华;周云会;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照病理分期分为S0、S1、S2、S3、S4期五组)共9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扫查后,连接心电电极,存储肝左叶至少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启动自带VVI软件测量同一直线上距离膈肌1、2、3cm处肝组织舒张期运动大速度(Vmax),大应变(Smax)及大应变率(SRmax).结合病理结果对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对照组肝左叶舒张期Vmax、Smax及SRmax随着距膈肌距离的增加均逐渐减小;S1期与S2期二组之间SR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2、S3、S4期各组之间Vmax、Smax、SR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程度加重而减小.通过ROC曲线分析,肝左叶SR3max取值为0.789 s-1时,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77.8%;SR3max取值为0.600s-1时,诊断S3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6.5%;S1max取值为4.806%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73.9%.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定量诊断肝纤维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临床上一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马晓鸣;张树华;李晶;马琳;孙萌;刘洋;阚艳敏;刘水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创优护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创优护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急诊科室实施创优护理,2013年以前实施常规性护理,实施前后随机抽取急诊患者120例及32名急诊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创优护理实施前后急诊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急诊投诉率及护患纠纷事件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优护理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急诊科室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海星;宋孝红;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取卵术的麻醉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无痛取卵中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差异.方法 61例拟行经阴道取卵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托咪酯组30例,丙泊酚组31例,分别监护并记录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2min(T2)、手术结束时(T3)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值变化情况,并比较二组患者的瑞芬太尼总剂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差异;比较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术后60min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在T2、T3时刻,依托咪酯组的MAP、HR检测值显著的高于丙泊酚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各个时刻的SpO2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的麻醉起效时间(60.6±10.2)s显著低于丙泊酚组(69.4±11.4)s,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的意识恢复时间(6.5±2.4)min显著高于丙泊酚组(5.2±1.8)min,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取卵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麻醉效果优为70%高于丙泊酚组的45.16%,依托咪酯组的麻醉效果分布显著优于丙泊酚组(P<0.05);依托咪酯组的VAS评分(2.36±1.54)分显著低于丙泊酚组的(3.27±1.58)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无痛取卵中分别采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手术中MAP、HR波动性更小,术后疼痛程度更轻,但术后意识恢复时间略长.

    作者:杨鸿源;郭燕;郑育娟;白耀武;钱金洪;李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鸦胆子油乳对肺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诱导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的凋亡作用和其抗肿瘤机制.方法 培养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用不同浓度的鸦胆子油乳处理SK-MES-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鸦胆子油乳对SK-MES-1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鸦胆子油乳抑制SK-MES-1细胞增殖和诱导SK-MES-1细胞的凋亡作用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鸦胆子油乳处理后的SK-MES-1细胞G0~G1期百分比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下降.结论 鸦胆子油乳在体外能够抑制人肺鳞癌细胞株SK-MES-1的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具有显著的量效及时效关系.

    作者:李义慧;王晓红;郑国红;肖磊;王建功;胡万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