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哲群;王志敏;许文静;冯静;冯玉英
目的 探讨腹腔镜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膀胱壁瓣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进行治疗,分析二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二组患者在术后止痛药使用时间、禁食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组患者住院费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膀胱壁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先天性梗阻性巨输尿管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抗返流效果明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胜;孟元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科学合理地循证并进行分娩技术改良尝试,有效的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减少产后出血,提高自然分娩质量.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新式接生技术服务模式与传统接生技术会阴侧切及存在问题,将与2013年自然分娩实行新式接生技术在降低侧切率及产后出血情况与2011年自然分娩采用传统接生及常规侧切接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式接生技术有效的降低了会阴侧切率(P<0.01)、产后出血量(P<0.01)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P<0.01).配合分娩镇痛更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结论 新式接生技术配以分娩镇痛,限制性会阴侧切,可以降低产后出血、促进切口愈合率和降低感染率,保证会阴大程度的完整性,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冯小明;曹文芳;董秀玲;张浩;张蕾;于树静;季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讨论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2b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为医务人员采取合理的医护措施提供建议.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月,从该院传染科确诊的慢性乙肝患者中随机选取42例患者采用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1个月后改为每2d注射一次;选取4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以作为对照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6个月后对比患者的HBeAg阴转率、血清ALT复常率和HBV DNA阴转率;根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3%和19.0%,HBV DNA阴转率为59.5%和23.8%,ALT复常率为69.0%和26.2%,与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要多.结论 应用观察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针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对病情采取密切的观察,进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邓艳;严志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儿童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全面检索1995年1月-2015年1月国内外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有关HLA-DQB1与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9项病例对照研究,共计幽门螺杆菌感染组388例和正常对照组296例.对7篇文献含9项研究中涉及的HLA-DQB1* 0201,0301,0302,03032,04,05,0602共7个位点进行了Meta分析.经综合分析:①HLA-DQB1* 03032和HLA-DQB1* 04可能为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和抵抗基因(OR=0.53,95%CI:0.30~0.95,P=0.03;OR=1.68,95%CI:1.03~2.74,P=0.02);②HLA-DQB1*03032位点存在异质性,异质性检验结果为x2=18.73,P=0.02,I2=57%;按民族进行亚组分析后,结果显示仅在汉族健康儿童中Hp感染与HLA-DQB1* 03032有关联,OR合并及其95%CI为0.43(0.22,0.86),表明HLA-DQA1* 03032可能是我国汉族儿童的抵抗基因;按疾病分亚组后,也表现为HLA-DQB1* 03032位点在健康儿童中仍和Hp感染有关,OR合并及其95%CI为0.38(0.15,0.95).进一步在汉族儿童中按是否患胃相关疾病分组和进一步在健康儿童中按汉族与少数民族分组发现,各研究均不再存在异质性,且HLA-DQB1* 03032位点和汉族健康儿童Hp感染有关,OR合并及其95%CI为0.20(0.10,0.37).总之亚组分析显示是否患有胃相关疾病、不同民族可能是其产生结果异质性的原因.③换用模型或去除小样本研究对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除各位点结论均未发生变化,结果较可靠.结论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HLA-DQB1* 03032和HLA-DQB1* 04位点有关联,民族及是否患有胃相关疾病是造成各研究结果异质性的原因.
作者:张铁民;张天哲;朱红丽;陈晓青;陈银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创优护理对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急诊科室实施创优护理,2013年以前实施常规性护理,实施前后随机抽取急诊患者120例及32名急诊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调查,对比分析创优护理实施前后急诊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急诊投诉率及护患纠纷事件显著下降,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优护理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急诊科室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海星;宋孝红;吴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疗效与C-erbB-2、p-Ak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7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erbB-2、p-Akt蛋白的表达以及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分析C-erbB-2、p-Akt蛋白表达与AI间的关系.结果 化疗前的C-erbB-2、p-Akt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年龄、绝经、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均无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C-erbB-2、p-Ak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转移性患者(P<0.05).CEF方案和TF方案间化疗有效率及A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患者C-erbB-2、p-Akt蛋白表达情况与术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标AI值均有明显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化疗前若患者C-erbB-2、p-Akt蛋白呈现高表达,极有可能会降低乳腺癌患者对药物敏感性,对有效发挥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治疗产生负面影响.
作者:黄慧云;黄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芒针针刺配合西药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妇产科2004年6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96例卵巢早衰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二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芒针针刺穴位配合西药克龄蒙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克龄蒙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二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后在子宫内膜厚度、阴道清洁度比较区分明显(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芒针针刺配合西药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作者:董彩英;姜学霞;李秀梅;张秀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90例,共有85例患者完成此次研究,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1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的BMI、血压、贫血情况、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胞介素-6(IL-6)和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血压以及贫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hs-CRP、IL-6以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hs-CRP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P>0.05),但血清IL-6以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但下降幅度未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通量透析可以更好的清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对预防患者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谭淑君;杨莹;李铭;孙晓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采该院治疗的12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比较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HRSD总分、HAMA总分、SCSQ总分、SAS、SDS、功能量表中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症状量表中的恶心、呕吐、疼痛、食欲不振等分值在干预前、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护理人员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既可以较好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又可以较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章霞;马晓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术前呼吸指导对老年(年龄≥60岁)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8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围术期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前接受呼吸指导,对比分析二组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术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秒呼吸气体的容积(FEV1)、用力呼吸的肺活量(FVC)及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呼吸指导能有效改善老年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肺功能,促使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张小莉;周清;周建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强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在儿童毒物中毒的疗效以及在H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30例毒物中毒患儿被随机分为加强剂量组(n=15)和常规剂量组(n=15),二组均给予急性综合性急救措施,加强剂量组首次HP治疗时间、强度加强,每2h更换灌流器,首次灌流时间达4h,而常规剂量组则使用1个灌流器,首次HP治疗时间2~2.5h,两者均在首次HP治疗结束后24h再行一次血液灌流,使用1个灌流器,时间2~2.5h.结果 二组患儿均获得治愈,但加强剂量组部分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均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 毒物中毒的患儿在急性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予加强血液灌流,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直至获得治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儿童HP护理有一定挑战性,除一般护理外,在HP治疗结束后回血方面,认为采取将导管置入2/3长度左右有助于回血.
作者:李春园;刘建丽;邱忠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以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唐山工人医院诊断结缔组织病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依从性好坏受认知程度、经济状况和担心药物副作用等3方面影响.依从性好的定期门诊复查,遵医嘱坚持服药;依从性差的未遵医嘱服药,而自行停药或自行间断服药.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患者认知程度好组与认知程度差组之间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济状况好组与经济状况差组之间比较治疗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担心药物副作用二组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担心药物毒副作用、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因素,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
作者:石哲群;王志敏;许文静;冯静;冯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 病历报告患儿,男,出生3h,系第二胎第二产,宫内孕32+3周,2013年10月31日,因其母“先兆早产”在外院经阴道娩出,双胎之小,生后即到我院就诊,转运途中使用暖水袋保暖,导致左臀部可见8cm×8cm烫伤创面Ⅲ°(3%,创基为100%黑色组织),伴水泡,少量淡黄色渗出.创面边缘整齐,周围皮肤轻度红肿,左下肢轻度肿胀.
作者:董毓敏;袁琰琴;杨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重症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2-2014年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肺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观察组A(Ⅰ组):给予抗感染、各脏器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同时给予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观察组B(Ⅱ组):给予抗感染、各脏器支持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大黄制剂保留灌肠.对照组(Ⅲ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等治疗,不给予参麦及大黄制剂.观察三组入科时、24h、72h、5~7d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情况及发生MODS、急性肾损伤及病死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入科时三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科24h三组血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科72h三组血肌酐、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科5~7d三组血肌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科5~7d三组血清胱抑素-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组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KI发生率Ⅲ组较Ⅰ组、Ⅲ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组及单纯大黄制剂组肌酐、尿素氮及胱抑素-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AKI发生率有所下降,应用参麦注射液组下降更显著,提示参麦注射液联合中药大黄制剂对预防急性肾损伤能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何聪;王显雷;申丽旻;王志刚;赵鹤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照病理分期分为S0、S1、S2、S3、S4期五组)共9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扫查后,连接心电电极,存储肝左叶至少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启动自带VVI软件测量同一直线上距离膈肌1、2、3cm处肝组织舒张期运动大速度(Vmax),大应变(Smax)及大应变率(SRmax).结合病理结果对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对照组肝左叶舒张期Vmax、Smax及SRmax随着距膈肌距离的增加均逐渐减小;S1期与S2期二组之间SR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2、S3、S4期各组之间Vmax、Smax、SRmax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程度加重而减小.通过ROC曲线分析,肝左叶SR3max取值为0.789 s-1时,诊断S2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6.7%,特异度为77.8%;SR3max取值为0.600s-1时,诊断S3期肝纤维化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76.5%;S1max取值为4.806%时,诊断早期肝硬化(S4期)的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73.9%.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在定量诊断肝纤维化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临床上一种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
作者:马晓鸣;张树华;李晶;马琳;孙萌;刘洋;阚艳敏;刘水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6例,依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等.结果 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是感染、尿潴留以及腹胀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9%)显著低于对照组(27.0%),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5.82±0.52)d显著短于对照组(7.85±2.16)d,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6 057.24±452.19)元]低于对照组[(7065.38±885.25)元],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3.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7%),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胡先锋;张娟;藤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失眠患者的价值,为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号将12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住院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比较二组入院时和入院3d后睡眠质量、负性情绪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二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经护理后,睡眠质量各维度及总评分、HAMA和HAMD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干预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做梦情况、醒后感觉、总评分、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789、4.021、4.366、4.478、4.563、4.811、4.326、5.023、6.389,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心肌再梗死、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1.67%、3.33%、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1、5.886、6.316,P均<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系统化失眠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纠正负性情绪,并且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高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该院神经内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8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为二组,设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对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联合安全隐患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观察二组的安全问题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安全问题发生率分别为4.76%和19.5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住院天数分别为(12.12±3.15)d和(15.89±5.13)d,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24%和80.4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积极的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陈惜珠;郭桂莲;华琴;张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虾青素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以及机制.方法 建立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用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包括一般行为学检测和滚筒实验等,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结果 经虾青素预处理MPTP所致帕金森模型小鼠虾青素组症状表现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活动次数增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体内纹状体内多巴胺的含量增加.结论 经虾青素预处理后的MPTP诱导的小鼠能明显改善其行为学表现;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因此虾青素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铁楠;吴春涛;李素新;白华;周云会;李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6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38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观察分析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Harri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综合护理组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建立有效地心理应激防御机制,改善术后疼痛及关节功能,并且有效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