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累积Meta分析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张铁民;张天哲;朱红俐;陈晓青

关键词: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幽门螺杆菌, Meta分析, 累积Meta分析
摘要:目的 采用累积Meta分析,对以雷贝拉唑(Rab)和奥美拉唑(Ome)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检索1993年1月-2013年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比较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标准筛选出31篇中英文文献,运用Revman5.0软件对文献试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同时绘制漏斗图检查发表偏倚.并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累积Meta分析,并与传统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雷贝拉唑组对Hp的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显著优于奥美拉唑组,合并效应量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64(1.27,2.11)和2.16(1.51,3.09),P<0.001.雷贝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OR值及其95%CI为0.81(0.61,1.08)(P>0.05).累积Meta分析显示,按年代先后顺序累积后,三种结局指标OR值及95%可信区间趋于稳定且有较好的变化趋势.可确定根除率和愈合率疗效初被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时间.结论 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具有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高优点,用其根除Hp感染是有效的和安全的.按年代先后顺序累积后,根除率、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OR值趋于稳定,OR95%CI范围变窄,根除率、愈合率疗效初被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时间为2008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自控型止痛泵和盐酸曲马朵静脉注射在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对比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自控型止痛泵和盐酸曲马朵静脉注射在妇产科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总结.方法 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该科进行妇产科手术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二组,每组40例.分别使用自控型止痛泵以及盐酸曲马朵静脉注射镇痛,并采取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对其手术后各时间点患者的VAS以及Ramsay评分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观察组妇产科手术患者在术后4、8、12、24以及36h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4、8、12以及24h时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的36h时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A与全面的护理措施在降低妇产科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镇静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杨长捷;靳少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炎症因子与凝血纤溶系统的变化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抗AT-Ⅲ浓度水平,探讨其变化与SIRS病情的关系.方法 90例SIRS患儿按SIRS符合项数分为三组,每组30例,选择同期体检正常儿童28例为对照组,记录基本信息,并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CRP、降钙素原、D-二聚体及抗AT-Ⅲ浓度检测.结果 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CRP、降钙素原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1.24/77.64,P均<0.01);随着SIRS符合项数的增加,D-二聚体上升,抗凝血酶Ⅲ活性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61/128.03,P<0.01),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RS患儿合并有凝血功能紊乱,炎症反应越重,凝血功能紊乱越明显.

    作者:陈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口服碳酸镧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评价碳酸镧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并发高磷血症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月8月在该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透析12个月以上顽固性高磷血症患者41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二组患者在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及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口服醋酸钙片1g/d;观察组应用碳酸镧咀嚼片0.75g/d,治疗2个月.在二组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末进行采血检查血磷、血钙、全段甲状旁腺素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服用碳酸镧治疗后2个月血磷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血磷治疗前、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比较,观察组服用碳酸镧后血磷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对血钙下降不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在应用碳酸镧治疗后血iPTH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碳酸镧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较传统含钙降磷药物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贾英民;王悦芬;王亚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选取该院高龄初产妇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组产妇负面情绪评分、分娩过程、产科并发症、胎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负面情绪评分、分娩过程、产科并发症、胎儿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可以消除不良情绪、提高分娩的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施文;贾显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脉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生脉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奥沙利铂联合CF/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均接受FOLFOX方案静脉化疗2周期,观察组化疗期间接受生脉注射液治疗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二组患者近期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化疗期间患者胃肠道反应和骨髓功能抑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KPS改善者占75.0%,高于对照组(37.9%);二组均无Ⅳ度胃肠道反应,观察组胃肠道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二组均无Ⅳ度骨髓功能抑制,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表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在减轻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药物副反应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作用显著.

    作者:成美英;偰燕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龄高危女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侵入治疗与保守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高龄高危女性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侵入治疗与保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新乡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年龄>75岁,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女性患者,评分高危.随机分为A组(介入治疗组)、B组(保守治疗组),记录住院期间、发病后6个月、发病后1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衰、缺血再住院、恶性心律失常)及出血等资料.结果 与介入治疗组相比,住院期间保守组再发心绞痛率、心力衰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6个月内缺血再住院率、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死亡发生率都较介入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1年内缺血再住院率、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发生率对比,保守组均高于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高危女性NSTEMI患者的治疗中,早期侵入性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志强;赵利培;李医博;张芙成;王志方;刘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曲肽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特利加压素在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94例随机分内奥曲肽组和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先应用奥曲肽(首剂静脉推注0.1mg,然后给予0.9% Nacl 50ml+奥曲肽0.6mg持续q12h静脉泵入),如24h后出血未停止,再随机分为二组,联合治疗组加上特利加压素(首剂静脉2mg后,间隔4h静脉注射1mg),奥曲肽组加快给药速度(0.9%Nacl 50ml+奥曲肽0.6mgq8h持续静脉泵入),二组给药时间维持48~72h,观察二组出血停止时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奥曲肽组(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有血压升高及心悸等,奥曲肽组不良反应有心率减慢,腹部痉挛性疼痛,均在减少用药量后缓解.结论 奥曲肽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单用奥曲肽,且安全性好,但费用较高.

    作者:王云溪;歧红阳;王志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据24项调查结论分析广西急性中毒防控救援现状

    依据12篇广西急性中毒调查研究论文中的24项结论,从中毒人群、中毒过程、中毒毒物、中毒流行病学、中毒救治5方面,分别阐述了广西急性中毒的主要特点与说明的主要问题,并综合性地概述了广西防控救援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作者:蒋东方;张振明;陈雪冬;龙永美;何德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作用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64例臂丛神经损伤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二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另接受包括电刺激、激光照射、电体操疗法以及运动疗法在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护理方案,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后6个月、1年时随访观察评估二组神经再生情况和功能恢复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生神经电位比例明显更高,功能恢复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而言,分阶段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有效促进了术后康复,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早期恢复,值得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郑宏明;刘倩;刘红梅;王明娜;李志刚;朱叶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依从性、膝关节功能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来该院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持续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7.73%高于对照组依从性6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3.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为(18.56±2.32)分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3.52±2.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患者的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梁鲁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小气道疾病高分辨率CT影像表现

    目的 分析肺小气道疾病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特点,探讨HRCT诊断肺小气道疾病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为肺小气道疾病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通过分析患者的CT影像特点评价HRCT诊断肺小气道疾病的价值.结果 肺小气道疾病常规CT影像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树芽征、边缘不清的小叶中心结节、局限性磨玻璃密度影及气腔样实变、肺密度减低和马赛克灌注;高分辨率CT影像能清晰显示肺小气道病变情况,能客观的反映出肺小气道病变的分布、程度和范围,在高分辨率CT扫描下,肺小气道疾病主要表现为细支气管壁增厚和细支气管腔阻塞二种情况.结论 高分辨率CT是诊断肺小气道疾病好的影像学方法,具有很高的价值,能提供很多用于评价肺小气道形态及功能的信息.

    作者:闫国梁;岳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总结22例颅咽管瘤与鞍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旨在提高对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2008-2014年病例22例.MR、CT、X线头颅正侧位平片检查分别为18例、15例、10例.手术及临床放射治疗共18例.分析MR、CT、X线诊断的病理符合率.结果 22例患者中经手术及临床放疗证实颅咽管瘤14例.MR诊断符合率71.4%;CT诊断符合率61.5%;X线诊断符合率30%.结论 颅咽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呈多种形态.MR对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尤其是矢状位能显示微小肿瘤明显优于CT、X线.但MR显示钙化不如CT及X线.颅咽管瘤应与鞍区其他病变鉴别.仅从病变部位、形态或单一检查做出准确诊断较困难,增强扫描十分重要,尤其对实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颅咽管瘤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颅咽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与临床病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张志强;张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泌尿外科A医疗组实施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B组实施传统的工作模式,持续1年观察:①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天数、大型检查(CT、MRI)等待时间.②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变化医生反馈时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在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天数、大型检查(CT、MRI)等待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变化医生反馈时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A组均少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方面,A组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

    作者:吕晓敏;周敬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大蒜素干预下大鼠血清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长期大蒜素干预下SD大鼠血清对食管癌EC109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普通SD大鼠血清和长期大蒜素干预条件下SD大鼠血清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Ⅰ组:以普通灭活SD大鼠血清培养液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Ⅱ组:以大蒜素干预SD大鼠灭活血清培养液培养食管癌EC109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并计算细胞S期分数和增殖指数;采用AnnexinV-EG-FP/PI双染法和亚倍体峰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早期和中晚期凋亡率.结果 Ⅱ组G2/M期及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Ⅰ组,而Go/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Ⅱ组S期分数及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低于Ⅰ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大蒜素干预下SD大鼠血清对食管癌EC109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食管癌EC109细胞的凋亡.

    作者:张召;梁宗英;侯继申;张旭;辛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患者焦虑原因分析及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需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根据患者相关知识测评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评价二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程度、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相关知识测定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焦虑程度明显下降,耐受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患者焦虑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邱晓珏;丁伟伟;张宝晶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呼出气一氧化氮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在煤工尘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京西地区煤工尘肺病例147例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进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肺功能检查,并收集其一般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按煤工尘肺期别比较FeNO水平,按不同FeNO水平分组比较其身高、年龄、体重、接尘工龄之间差异,按不同级别肺功能情况进行分组比较了解呼出气一氧化氨水平.结果 按不同煤工尘肺期别比较Fe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FeNO 0-25ppb、>25~50ppb、>50ppb分为三组比较期煤工尘肺期别、身高、年龄、体重、接尘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肺功能Ⅰ级:轻度,FEV1≥80%预计值;Ⅱ级:中度,50%≤FEV1<80%Ⅲ级:重度,30%≤FEV1<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1 <30% FEV1 <30%预计值分组比较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呼出气一氧化氮指标在不同期别煤工尘肺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水平的FeNO的煤工尘肺患者其身高、体重、年龄、接尘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级别肺功能的煤工尘肺患者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高鸿;余春晓;逯震芳;温正军;张莹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盆腔包裹性积液手术方法选择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盆腔包裹性积液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因盆腔包裹性积液而行手术治疗患者32例,其中16例行腹腔镜手术,16例行开腹手术,比较其术后有效率和治愈率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相比较,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恢复快,有效率和治愈率均较开腹手术高,且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包裹性积液的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手术,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红霞;宋恩学;卫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个体化家庭访视护理对回肠代膀胱腹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家庭访视护理对回肠代膀胱腹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于患者出院后第二周,接受为期8周的个体化家庭访视护理干预.二组患者均于术后第十二周接受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2±1.29vs 6.68±1.08,P<0.05).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各维度评分中,除了躯体疼痛外,其余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个体化家庭访视护理可有效提高回肠代膀胱腹部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莉君;张育平;肖瑞英;邹雪莲;陈书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艾灸三阴交、合谷穴对产程的影响

    目的 观察艾灸三阴交、合谷穴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150例初产妇,采用单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三阴交组、合谷组、三阴交加合谷组)和对照组(非穴组、空白组),观察组分别在三阴交穴、合谷穴施灸;非穴组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至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端连线的中点处施灸;空白组不做艾灸干预.分别对产妇产程、宫颈扩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1分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非穴组及对照组第一、三产程及艾灸1h、2h宫颈扩张程度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292;F=3.219;F=3.017;F=1.828,均P<0.05).观察组(三阴交穴组、三阴交加合谷组)第一产程及第三产程时间显著少于空白组(P<0.05);宫颈扩张程度明显大于空白组(P<0.05);非穴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5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评分与非穴组及空白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阴交穴及三阴交配伍合谷穴艾灸能缩短产程,宫颈扩张促进产程进展,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催产方法.

    作者:金子环;霍桂霞;杨建玲;李渤红;张黎英;姜雨汐;马静;侯明希;李雪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T灌注成像与普通增强CT成像对胶质瘤边界确定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与普通增强CT成像在脑胶质瘤边界确定中的差异性.方法 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的CT灌注及普通增强CT资料,并分别勾画、测量胶质瘤面积,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两种方法分别获得二组病灶截面面积做配对t检验.结果 两种方法确定的肿瘤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确定的肿瘤面积术前组为(11.20±3.44)cm2;术后组为(10.99±2.57)cm2,普通增强CT成像确定的肿瘤面积术前组为(10.25±3.47) cm2,术后组为(9.76±2.46)cm2,CT灌注成像所确定的肿瘤边界明显大于普通增强CT所确定的肿瘤面积.结论 CT灌注成像可有效的评价胶质瘤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以灌注功能图PS图为参考勾画肿瘤的范围可较常规增强CT更好的反映肿瘤的浸润范围,有助于指导胶质瘤临床治疗.

    作者:付伟;朱玉芳;王贵生;俞荷芳;刘立恒;刘立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