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晶;成杰;邵通;窦娜;赵雅宁;李建民
目的 比较大骨瓣减压术后采用颞肌外与颞肌下修补术式在早期颅骨修补术中的治疗效果,探讨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早期颅骨修补手术临床资料,随机分组,其中32例采取颞肌下修补(颞肌下组),28例采取颞肌外修补(颞肌外组),比较手术术后并发症(皮肤坏死、皮下积液、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及随访情况(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癫(癎)、外表形态美观).结果 颞肌下组手术后发生皮肤坏死、切口感染、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情况、癫(癎)情况与颞肌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肌下组与颞肌外组的咀嚼受限情况、有无异物感情况、外表形态美观、皮下积液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中颞肌下修补术式要优于颞肌外修补术式.
作者:景雪峰;关俊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调节正常的一级亲属(FDR)血清中内脏脂肪素(内脂素)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FDR 40例,T2DM患者28例及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对照(NC) 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测定血清中内脂素浓度.三组间各指标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结果 T2DM、FDR、NC组间的内脂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及FDR组内脂素水平均高于NC组(P<0.05);T2DM组与FDR组比较,T2DM组内脂素水平较FDR组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FBG是影响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FBG是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清内脂素水平增高,可能是机体针对体内血糖增高、胰岛功能受损所发生的一种代偿效应.
作者:杨维;赵春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具有肾性贫血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中医治疗,疗程2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定期检测肝、肾功能.结果 二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32.5%,总有效率98.7%;对照组,痊愈率22.5%,总有效率80%.治疗期间二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二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证明,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应用能较好缓解导致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疗效确切.
作者:张建英;刘亚爽;刘丽;于明忠;赵会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应对方式,探讨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Jalowiec的应对量表(JCS)对84例纵隔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SCL-90总分为143.26±39.25,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评分,其中突出的问题是焦虑、强迫和抑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均分呈正相关.结论 纵隔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与应对方式有关,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健康状况就好,积极的应对方式可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郎红娟;张晶;齐海妮;同黎;张俊叶;商江丽;唐芳守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心理干预,采用SCL-90量表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施测,所得数据统一录入SPSS17.0系统,从而评价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前在SCL-90的总均分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83);②对照组患者未经过心理干预术前术后SCL-90上的抑郁(t=0.46,P=0.65)、焦虑(t=0.34,P=0.73)、恐怖(t=0.31,P=0.76)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CL-90上的抑郁、焦虑、恐怖(t=14.01、15.97、10.33,P<0.01)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陈允恩;张李斌;姜宝顺;胡月明;彭焱;王莹;李丽娜;杜君;朱小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开展直观教学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科内行ESD的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试验组77例与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用科室自绘直观教学图片,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健康宣教方法,比较二组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改变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进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患者采用直观教学法进行健康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饮食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姝;许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及分子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3年8月来该院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共70例,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分别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和抗病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进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浆内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程度明显,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ChildB级与C级患者的研究过程中,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Child B患者和Child C患者的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到9个月后两者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病毒药物不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还能够降低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降低).
作者:胡江;方乐;马向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工作记忆和皮质区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丁基苯酞高、低剂量组.参照改良的Pulsineli 4血管阻断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HE染色观察各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otch1的表达;八臂迷宫法和Morris水迷宫测试动物工作记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脑缺血后皮质区神经元死亡数量、Notch1水平增加;八臂迷宫测试的动物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增多、水迷宫测试的穿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基苯酞组中大鼠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元死亡数量降低、Notch1水平增加;八臂迷宫测试的动物工作记忆错误次数减少、水迷宫测试的穿台次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变化在高剂量丁基苯酞组为显著(P<0.05).结论 丁基苯酞可增加Notch1的表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工作记忆能力.
作者:郝晶;成杰;邵通;窦娜;赵雅宁;李建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质量追溯系统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质量追溯系统软件的配合与数据的采集,结合二维条形码技术,实现对消毒供应室的信息化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消毒供应室的消毒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院感知识知晓率、标准预防执行率、手卫生执行率较实施前面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锐器伤发生率为2.78%,低于实施前的19.4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废弃物分类处理、器械清洗效果、检查和包装管理、消毒灭菌效果、工作质量满意度等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质量追溯系统后工作人员理论知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追溯系统提高了记录正确性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无菌物品的安全性.对工作人员起到了督促作用,规范了消毒供应室管理流程,节约了管理成本.
作者:何秀兰;张新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股骨头置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采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33例,采用全身麻醉.比较二组患者术后近期认知功能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苏醒时间为(29.17±7.52) min,拔管时间为(29.55±7.70)min,应答时间为(30.23±8.21)min;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30.29±7.94) min,拔管时间为(32.61± 8.05)min,应答时间为(32.89±8.76) min.观察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MMSE在术前30min的得分为(28.81±1.33)分,术后6h为(26.32±1.49)分,术后12h为(24.84±1.73)分,术后24h为(27.63±1.51)分;对照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MMSE在术前30min的得分为(29.32±1.45)分,术后6h为(25.17±1.51)分,术后12h为(23.99±1.57)分,术后24h为(26.22±1.35)分.术后6h和术后12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11.43%和8.57%,对照组分别为24.24%和15.1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较全身麻醉的方式可以减少对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近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的影响,对老年患者更为安全和有效.
作者:王荣国;田守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效果,为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78例肿瘤化疗患者,这些患者化疗后进行PICC置管个体化管理,对患者分配理论扎实,技能高超,经验丰富的护士,实行全面的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组).选取80例病情相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配备普通水平的护士,比较分析二组护士的护理水平并观测二组患者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状况.结果 对观察组护士进行个体化护理培训后,其护理水平显著提高,与未培训的护士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55,4.525,5.560,4.049,2.738,3.763;P<0.05);PICC置管患者个体化护理与普通护理的并发症情况相比,观察组并发症降低显著,CRBSI(1/78比7/80)发生率和非计划拔管率(3/78比12/8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662,5.718;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肿瘤PICC置管患者能减少化疗后并发症,有利于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并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护理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饶学燕;郑红彬;万雪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118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观察回收血量.结果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XH-1000型),手术中共回收血液71 160ml血液,平均每位患者成功回输578.5ml血液.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应用一次性使用自体血液回收器可有效防止术中血液资源浪费,杜绝患者因为输入异体血液而感染传染病,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杨鑫鑫;刘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真菌是无性繁殖的芽孢真核生物,高需氧型,大多数真菌为腐生菌,造成机会性感染.尽管发病率低,但它能造成致命的危险,真菌感染往往发生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例如,糖尿病、吸毒、艾滋病、恶性肿瘤病史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常发生于肺内,但其他部位也可以被感染,如颅脑、鼻旁窦及眼眶,但比较少见,现将我院1例眼眶内真菌感染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郭俊男;王建秋;孙戈新;董金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min步行距离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水平及机制.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5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83例,二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d.结果 二组患者治疗后6min步行距离均有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的距离更加明显.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的更为明显.结论 阿魏酸钠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同时降低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从而减少心脏事件.
作者:苑巍;刘铁楠;苏宇;吴春涛;芦珊珊;王学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行不同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共计74例盘状半月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5±21.1)岁;病程33d~4.5年.患者均经关节镜确诊为盘状半月板损伤.经保守治疗后症状不能改善,遂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74例患者中,有50例行盘状半月板成形术(1组),18例行盘状半月板完全切除术(2组),6例行不全切除术(3组).随访0.5~2年.术后1个月,Ikenchi法评价手术效果.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用ROM法对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的异常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一定的改善.总体的手术优良率91.2%,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P=0.37).术后1个月、术后1年,三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伸直范围)均较其术前有显著的改善(P<0.05);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无严重并发症.仅2例患者术后第三天出现膝关节肿胀,予对症处理(关节穿刺、抽除积血等)后恢复.结论 临床经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时应大程度的保留半月板功能;除严重撕裂、无法保留者,尽量行半月板成形术.
作者:王凌;冯德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单、双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可能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2例(椎),为单侧注射组(64例)与双侧注射组(48例),行PKP术并记录两种穿刺方法的骨水泥注入量及术中水泥渗漏率,测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应用DEXA检查测定相邻椎体骨密度,术后随诊12个月,对比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较单侧穿刺组多(P<0.05),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患者骨水泥注入量较单侧穿刺组水泥渗漏率低(P<0.05),二组术式相比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无明显差异(P>0.05),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术后相邻椎体骨密度减少程度较低(P<0.05),且术后6个月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较单侧穿刺组患者低(P<0.05).结论 双侧椎弓根穿刺在减少骨水泥渗漏,并且减少相邻椎体再骨折方面较单侧穿刺组更具优势.
作者:余向前;张柳;冯林杰;甘洪全;刘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的变化规律,综合评价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程评估及预后判定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2014年7月入院的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2012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97例为对照组.①观察组患者发病后2、5、10d取血检测NSE、D-D及Hcy 3项指标,并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对比分析;②根据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脑MRI成像后测量的脑缺血损伤组织体积量值分为小、中和大三个组,分别在患者发病第二天检测血NSE、D-D、Hcy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检测不同脑损伤体积量与血液NSE、D-D、Hcy水平相关关系.③观察组患者在2、5、10d血液NSE、D-D、Hcy指标与相同时间NIHSS评分值和MRS评分值采用相关关系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2、5、10d的血液学NSE、D-D及Hcy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2d血清中NSE水平升高,5d达高峰,10d下降;全血中D-D值的各时间点的变化与NSE有一致的规律.血浆中Hcy水平在2、5、10d无明显波动(P>0.05).②三组小、中、大体积量脑组织梗死的观察组患者,在第二天,检测NSE、D-D和Hcy水平,结果显示:各组NSE、D-D水平随着梗死面积增大而逐渐增加(P<0.05);而Hcy水平未见梗死灶体积增大而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2、5、10d的NSE、D-D指标与相同时间的NIHSS评分值和患者MRS评分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Hcy与NIHSS和MRS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液学指标中NSE和D-D水平与脑卒中后脑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神经元损伤的定量生化标志物;而Hcy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大小、NIHSS和MRS均无相关关系,故在临床实践中,Hcy指标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仅为辅助观察指标.
作者:贺雯;高尚;宋海燕;岳霞;任明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颅脑外伤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该院诊断并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阶段护理组,各41例.康复护理组给予患者临床常规护理,阶段护理组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分别对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评定,并比较.结果 护理后,阶段护理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均明显优于康复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合理的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部护板在老年肋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收治的65岁及以上的闭合性肋骨折为主要诊断的患者52例,根据随机及自愿原则,分为胸部护板固定组28例(观察组)和胸带固定组24例(对照组),分别观察胸痛减轻程度(目测类比评分,以下简称VAS)、迟发性血胸发生率、外伤后肺不张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采取外固定措施前,平静呼吸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7.17±1.09)分、(7.42±1.10)分,咳嗽状态下分别为(9.04±0.69)分、(9.21±1.02)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38、0.487).外固定治疗后1h时,平静呼吸状态下观察组和对照组VAS值分别为(6.43±1.14)分、(6.96±1.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但24h、48h观察点观察组VAS值[(5.68±1.22)分、(5.32±1.06)分]均低于对照组[(6.50±1.44)分、(6.13±1.36)分](P=0.031、0.020);咳嗽状态下,在1h、24h、48h观察点观察组VAS值[(7.54±0.99)分、(6.68±1.25)分、(5.86±1.08)分]较对照组[(8.88±1.26)分、(8.38±1.64)分、(7.58±1.67)分]降低更为明显(P=0.002、0.000、0.007).二组迟发型血胸发生率分别为25.0%(7/28)、16.67%(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8);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10.71%(3/28)、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胸部护板在老年性闭合性肋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胸痛,提升患者治疗依存性,减少伤后肺不张发生率,但不能减少迟发性血胸发生率.
作者:邓飞;陈伟;王清北;朱林;吕振才;车子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血浆中全基因组甲基化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DLI)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接受抗结核化疗6个月内发生ADLI者160例为病例,选择与病例同居住地、年龄相差<5岁、同期未发生ADLI的结核病患者160例为对照.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集EDTA抗凝血液标本.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全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SPSS17.0软件用于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比较,既往病史、饮酒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DLI的发生有关.而文化程度、婚姻、居住地、吸烟、职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和对照甲基化水平分别为(1.48±0.52)%和(8.75±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甲基化水平较低(P<0.05).结论 全基因组甲基化对ADLI的发生有明显影响,低甲基化水平的患者更易发生AD-LI.
作者:孙淑丰;鲍筝;周剑平;张金玲;冯福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