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分析及复位的处理

刘晓伟;刘春青;刘娟娟

关键词:乳腺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异位, 复位,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异位的复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17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复位处理方法.结果 17例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0.8%.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在送管复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复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晚期髋关节结核的功能重建

    目的 探讨成人晚期髋关节结核功能丧失的患者髋关节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 对20例成人晚期髋关节结核功能丧失的患者,5例行髋关节成形术,1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分析评定疗效.结果 髋关节成形组采用JOA评分,优1例,良4例,无中及差病例.全髋关节置换组采用Harris评分,优7例,良5例,中2例,差1例.未致结核复发,未有假体松动和感染.结论 根据患者年龄、关节破坏程度,选择性对晚期髋关节结核功能丧失的患者实施髋关节成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不同程度恢复髋关节的负重和行走功能.是切实有效重建髋关节功能的方法.

    作者:李长军;吴邦耀;牟雪松;谭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研究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A组使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7例,B组使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3例.对二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止血操作时间、术中及产后出血量以及继发性贫血情况、并发症等多项生理指标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止血效果和手术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整体明显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能有效止血且术后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分析

    目的 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3年7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0例,采集所有患者痰及支气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菌种鉴定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6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革兰阴性菌463株(58.61%),其中大肠埃希菌(233株,29.49%)、肺炎克雷伯菌(148株,18.73%)占主要;革兰阳性菌259株(32.78%),其中粪肠球菌多,有165株(20.89%);真菌有68株,8.61%.革兰阴性(G-)杆菌对于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物耐药率较高,其中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唑巴坦;革兰阳性(G+)球菌对克林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菌为主,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要保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要合理临床使用抗菌药,以此减少新耐药株的形成,同时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大鼠正畸牙移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探讨VEGF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在不同牵引时间段处死大鼠,制作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象分析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炎性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正畸牙移动表达更活跃,是骨组织改建的重要因素;炎性牙周组织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速度加快,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也相对较大,骨质疏松对此有叠加作用.

    作者:张彬;刘柯;崔永利;范向宁;何茶叶;王阳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桉柠蒎胶囊口服联合鼓室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105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52耳)与对照组(50例,53耳),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1%麻黄碱滴鼻1周后改为曲安奈德喷鼻7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8周;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干扰素100U,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客观听力检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率为8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6.6%(P<0.05);及观察组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2.26% (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玉芝;吕凌燕;柴俊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吡拉西坦注射液对脑瘫儿童智能恢复的作用观察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对脑瘫患儿智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瘫伴智能落后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二组患儿给予相同康复治疗措施,同时观察组静脉输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智能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IQ (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Q(DQ)值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IQ(DQ)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脑瘫患儿智能恢复,且对恢复患儿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吴云刚;张同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比较分析二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结果及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且护理组的病死率为(3.3%)低于对照组(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支气管胸膜瘘病发率(16.67%)显著高于护理组(6.67%),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病发率(13.33%)显著高于护理组(3.33%),对照组呼吸衰竭病发率(10.00%)显著高于护理组(0),对照组肺部感染病发率(3.33%)显著高于护理组(0),P<0.05,二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确保了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控制术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患者不同甲状腺切除术术式对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对老年甲状腺患者运用不同的切除术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术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术式治疗.通过对二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的SF-36问卷结果共三项指标来评定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扣住院时间四个方面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低钙血症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测评,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这六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患者采用的小切口改良术式,手术情况佳,并发症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

    作者:岳璇弟;褚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二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禁食水、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镇痛、抑酸治疗、抑制胰酶活性等.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三天、七天、十四天的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二组治疗第三天时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第七天、十四天时APACHE-Ⅱ评分以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放疗途径对肺V5、V20、V30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放疗途径对肺V5、V20、V30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食管癌患者直接进行放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适形强调放疗.观察二组患者靶区的放疗剂量及肺V5、V20、V30等参数情况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靶区剂量Dmax、Dmin、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CI为(0.728±0.0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V5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V20、V30则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强调放疗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好,靶区剂量高,强调放疗可以有效减少肺V20、V30,对肺起到保护作用,且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小凯;张伶;任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治疗之后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76%,二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主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田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二组均行介入治疗.比较二组脑血管造影栓塞程度,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预后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患者完全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手术时机的情况下,早期明确诊断,迅速给予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海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相关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对可能导致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30例,与近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30例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相关调查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查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胃炎、局部理化刺激和自主神经紊乱与OLP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病情进展与多因素有关,临床应有效进行病因治疗以促进OLP的预防及预后.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肝豆状核变性87例脑核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7例肝豆状核变性MRI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87例中脑部MRI出现异常信号66例(75.9%),分布频率高的是豆状核(59例,89.4%),其次是丘脑、大脑脚、桥脑等部位;15例经治疗后复查有12例异常信号范围变小或消失.结论 脑部MRI是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有力佐证,MRI检查可作为确诊和评估疗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武;王波;刘卫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Ⅱ内固定的早期积极康复护理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Ⅱ内固定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2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其安全性及效果.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无创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3d,患者满意率100.0%.根据Harris评分,优21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 对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晓云;李玉伟;岳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二组术前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二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二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4%和67.9%,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彭玲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藏族牙列缺损患者200例临床特点及弹性义齿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藏族人群牙列缺损临床特点,观察弹性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例藏族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缺牙位置、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缺损原因及修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男108例(54.00%),女92例(46.00%).<40岁者38例(19.00%)、40~60岁者60例(30.00%)、>60岁者102例(51.00%).牙列缺损主要集中在磨牙,654颗(58.50%),其次是双尖牙,312颗(27.91%).大部分患者能做到每天刷牙1次(76.00%),12例(6.00%)定期洁牙者,15例(7.50%)定期检查牙齿,绝大部分(93.00%)喜欢吃风干牛羊肉等硬物.龋齿(74.00%)是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弹性义齿修复成功176例(88.00%),失败24例(12.00%).结论 藏族人群牙列缺损主要原因是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弹性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蓉;钟应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新鲜OVCF患者98例,115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先采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照组则未实行体位复位而只行一般的PVP治疗.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根据术前术后功能学改变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予伤椎垫枕及腰背肌训练,术中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的方法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费用少,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月;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孔庆海;张天宇;冯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0.4g/粒,3粒,3/d),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片,1片,1次/周),二组均同时口服迪巧维D钙咀嚼片(2片,1次/d),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及骨密度改善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结果 用药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用药前后患者骨密度也有改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改变,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观察组多.结论 金天格胶囊能较好缓解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疼痛症状,能改善骨密度,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二药联用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黄汉陵;熊为;刘丽娇;赵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护理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213例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2例患者术后6h出现切口出血,再次手术后继续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引流液较少且术后恢复良好.5例患者术后3d出现皮下积液,用10ml注射器抽吸后甲级愈合.其余206例术后24h内引流管周围敷料有少量渗血,给予切口换药后再无渗血.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减少术后切口出血、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引流器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作者:岳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