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鹏
目的 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共有773例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型的急诊腹泻成人患者入组,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给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口服,1次40ml,3次/d,连续用药3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分析显示,显效630例,占81.50%,有效87例,占11.25%,无效56例,占7.24%,疗效总有效率为92.76%;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显效636例,占82.28%,有效90例,占11.64%,无效47例,占6.08%,疗效总有效率为93.92%;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三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有29例病例发生29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所有不良事件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急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发东;王震宇;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放疗途径对肺V5、V20、V30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所有食管癌患者直接进行放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适形强调放疗.观察二组患者靶区的放疗剂量及肺V5、V20、V30等参数情况以及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二组患者靶区剂量Dmax、Dmin、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CI为(0.728±0.0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V5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V20、V30则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2.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强调放疗对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好,靶区剂量高,强调放疗可以有效减少肺V20、V30,对肺起到保护作用,且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李小凯;张伶;任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Braden量表对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男45例,女63例,年龄23~82岁,平均63.4岁.应用Braden量表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5~18分轻度危险组,13~14分中度危险组,10~12分高度危险组,9分以下极度危险组,针对不同组别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结果 入院评估后轻度危险组9例(8.3%),中度危险组28例(25.9%),高度危险组46例(42.6%),极度危险组25例(23.1%).极度危险组中3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2.8%.结论 应用Braden量表可以早期有效、客观的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分配和利用.
作者:樊茹;樊晨;王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可能导致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30例,与近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30例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相关调查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查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胃炎、局部理化刺激和自主神经紊乱与OLP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病情进展与多因素有关,临床应有效进行病因治疗以促进OLP的预防及预后.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比较分析二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结果及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且护理组的病死率为(3.3%)低于对照组(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支气管胸膜瘘病发率(16.67%)显著高于护理组(6.67%),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病发率(13.33%)显著高于护理组(3.33%),对照组呼吸衰竭病发率(10.00%)显著高于护理组(0),对照组肺部感染病发率(3.33%)显著高于护理组(0),P<0.05,二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确保了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控制术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A组使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7例,B组使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3例.对二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止血操作时间、术中及产后出血量以及继发性贫血情况、并发症等多项生理指标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止血效果和手术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整体明显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能有效止血且术后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藏族人群牙列缺损临床特点,观察弹性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例藏族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缺牙位置、口腔卫生、饮食习惯、缺损原因及修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男108例(54.00%),女92例(46.00%).<40岁者38例(19.00%)、40~60岁者60例(30.00%)、>60岁者102例(51.00%).牙列缺损主要集中在磨牙,654颗(58.50%),其次是双尖牙,312颗(27.91%).大部分患者能做到每天刷牙1次(76.00%),12例(6.00%)定期洁牙者,15例(7.50%)定期检查牙齿,绝大部分(93.00%)喜欢吃风干牛羊肉等硬物.龋齿(74.00%)是牙列缺损的主要原因.弹性义齿修复成功176例(88.00%),失败24例(12.00%).结论 藏族人群牙列缺损主要原因是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弹性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蓉;钟应权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急诊.外伤性穿孔大部分源于掌拳击伤、爆炸伤等间接损伤,少部分源于挖耳或医源性等直接损伤.气压伤使外耳道压力瞬间骤升明显高于鼓室压,致鼓膜破裂穿孔.外伤性鼓膜穿孔因为中耳解剖结构的破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眩晕症状.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多数能自然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鼓膜穿孔长时间不能愈合,遗留穿孔增加了中耳感染的风险,需要采取鼓膜成形手术,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干预以加速愈合越来越被耳科学者重视[1].
作者:王建梅;饶颖臻;刘会英;刘汝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肝豆状核变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87例肝豆状核变性MRI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87例中脑部MRI出现异常信号66例(75.9%),分布频率高的是豆状核(59例,89.4%),其次是丘脑、大脑脚、桥脑等部位;15例经治疗后复查有12例异常信号范围变小或消失.结论 脑部MRI是肝豆状核变性诊断的有力佐证,MRI检查可作为确诊和评估疗效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武;王波;刘卫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二组均行介入治疗.比较二组脑血管造影栓塞程度,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预后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患者完全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手术时机的情况下,早期明确诊断,迅速给予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海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1-deaminization-8-D-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是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一种垂体后叶激素)的衍生物,能提高凝血因子Ⅷ活性,提升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促进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自DDAVP问世以来,具有价格低廉、给药方式多样、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同时避免输血带来的传染病等优点,在国外已经成为治疗轻型血友病A以及1型血管性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其他止血障碍性疾病.在国内DDAVP的应用与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对DDAVP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口服金天格胶囊(0.4g/粒,3粒,3/d),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mg/片,1片,1次/周),二组均同时口服迪巧维D钙咀嚼片(2片,1次/d),疗程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疼痛及骨密度改善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检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结果 用药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用药前后患者骨密度也有改善,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明显改变,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观察组多.结论 金天格胶囊能较好缓解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疼痛症状,能改善骨密度,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二药联用可能会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黄汉陵;熊为;刘丽娇;赵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在与恶性肿瘤军人患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关注军人性格特征,加强与军队肿瘤患者的沟通.方法 选择以军人身份登记的恶性肿瘤患者99例,对其经治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沟通七要素对医患沟通的影响程度,并对权重进行排序.结果 沟通七要素对与军人肿瘤患者沟通的影响权重排序依次为信息、背景、接受者、反馈、障碍、通道、信息源.结论 必须针对军人的个性特征,提高沟通技巧,以实现与军人肿瘤患者的良好沟通,提高为部队服务水平.
作者:谢晓梅;邱国钦;陈玉强;戴云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实施职业权力监控运行对临床路径开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开展临床路径的部分病种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权力监控运行开展情况,采用对照研究,将监控运行前的2012年患者信息作为对照组,监控运行后的2013年患者信息作为观察组,统计二组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评价临床路径执行指标,分析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入径率达84.4%、完成率达74.9%,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径疾病病死率、医院感染率、出院一周内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监控运行后临床路径积极开展,执行指标成效显著,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进一步提高.结论 应重视权力运行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职业权力运行的公开监控,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作者:张军;穆树敏;刘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本文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调查并简要分析了其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了患者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焦虑状况与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相关性.方法 于术前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包括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术前宣教,加强药物治疗指导,寻求亲情支持.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组时,术后3d以及术后10d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二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入组时,二组的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干预组术后3d的SAS评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同时二组各自入组时与术后10d的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10d的SAS分数仍高于手术前,而干预组患者术后10d的分数已经明显低于手术前的分数(P<0.01).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d以及手术后10d的调查结果则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3d乃至10d以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焦虑的发生.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 104例剖宫产产妇设为观察组.将2009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 196例剖宫产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使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对比二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治疗3d后,观察组产妇肢体肿胀、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效果,对哺乳期产妇及新生儿无任何不良影响,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雪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213例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2例患者术后6h出现切口出血,再次手术后继续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引流液较少且术后恢复良好.5例患者术后3d出现皮下积液,用10ml注射器抽吸后甲级愈合.其余206例术后24h内引流管周围敷料有少量渗血,给予切口换药后再无渗血.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减少术后切口出血、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引流器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作者:岳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1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治疗之后告知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观察组患者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服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二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100.00%,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76.76%,二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提升患者满意度,还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主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田秀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异位的复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17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复位处理方法.结果 17例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0.8%.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在送管复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复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作者:刘晓伟;刘春青;刘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二组术前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二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二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4%和67.9%,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彭玲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