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发东;王震宇;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目的 评估Braden量表对预防压疮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骨科患者临床资料,男45例,女63例,年龄23~82岁,平均63.4岁.应用Braden量表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评估,15~18分轻度危险组,13~14分中度危险组,10~12分高度危险组,9分以下极度危险组,针对不同组别选择合适的预防措施.结果 入院评估后轻度危险组9例(8.3%),中度危险组28例(25.9%),高度危险组46例(42.6%),极度危险组25例(23.1%).极度危险组中3例完全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压疮,压疮发生率2.8%.结论 应用Braden量表可以早期有效、客观的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使医疗资源得以充分分配和利用.
作者:樊茹;樊晨;王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老年甲状腺患者运用不同的切除术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术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术式治疗.通过对二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的SF-36问卷结果共三项指标来评定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扣住院时间四个方面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低钙血症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测评,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这六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患者采用的小切口改良术式,手术情况佳,并发症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
作者:岳璇弟;褚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在世居藏族及移居汉族人群血清中的水平,分析其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世居藏族(藏族组)及移居汉族(汉族组)自愿者各40名,检测其血清中HIF-1α水平,测定PaO2.结果 藏族组与汉族组血清HIF-1α、P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组血清HIF-1α水平与PaO2之间呈负相关(r=-0.475,P<0.05).藏族组血清HIF-1α水平与PaO2无直线相关性(r=-0.270,P>0.05).结论 藏族与汉族人在低氧到一定程度时,血清中HIF-1α水平都升高,水平是相同的,但是与PaO2关系不同.
作者:郭德珊;余晓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1-deaminization-8-D-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是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一种垂体后叶激素)的衍生物,能提高凝血因子Ⅷ活性,提升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促进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自DDAVP问世以来,具有价格低廉、给药方式多样、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同时避免输血带来的传染病等优点,在国外已经成为治疗轻型血友病A以及1型血管性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其他止血障碍性疾病.在国内DDAVP的应用与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对DDAVP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探讨VEGF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在不同牵引时间段处死大鼠,制作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象分析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炎性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正畸牙移动表达更活跃,是骨组织改建的重要因素;炎性牙周组织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速度加快,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也相对较大,骨质疏松对此有叠加作用.
作者:张彬;刘柯;崔永利;范向宁;何茶叶;王阳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可能导致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30例,与近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30例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相关调查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查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胃炎、局部理化刺激和自主神经紊乱与OLP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病情进展与多因素有关,临床应有效进行病因治疗以促进OLP的预防及预后.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4例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术前均诊断为肾癌,1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结论 肾脏嗜酸性细胞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
作者:杨渝;叶林阳;杨勇;林茂虎;俞波;郭加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兴安盟地区成年人脂肪肝的流行学特征及脂肪肝高危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兴安盟人民医院体检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5 826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检测结果进行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5 826人完成调查.其中男性3 746人,女性2 080人.平均年龄(38,86±10.2)岁,诊断脂膀肝1 802人,占30.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8.86%(1 456/3 746),女性患病率为16.63%(346/2 080).脂肪肝性别间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显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肥胖、钦酒、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该盟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国内部分城市,不良生活习惯、饮酒、高脂饮食、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高危因素.积极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手预、宣教势在必行.
作者:汉洪芝;薄向宇;叶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二组术前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二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二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4%和67.9%,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彭玲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二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禁食水、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镇痛、抑酸治疗、抑制胰酶活性等.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三天、七天、十四天的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二组治疗第三天时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第七天、十四天时APACHE-Ⅱ评分以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在与恶性肿瘤军人患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关注军人性格特征,加强与军队肿瘤患者的沟通.方法 选择以军人身份登记的恶性肿瘤患者99例,对其经治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沟通七要素对医患沟通的影响程度,并对权重进行排序.结果 沟通七要素对与军人肿瘤患者沟通的影响权重排序依次为信息、背景、接受者、反馈、障碍、通道、信息源.结论 必须针对军人的个性特征,提高沟通技巧,以实现与军人肿瘤患者的良好沟通,提高为部队服务水平.
作者:谢晓梅;邱国钦;陈玉强;戴云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利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新鲜OVCF患者98例,115个椎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先采用体位复位后行PVP治疗.对照组则未实行体位复位而只行一般的PVP治疗.二组术前术后均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根据术前术后功能学改变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在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后缘高度恢复、椎体后凸角恢复在术前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前予伤椎垫枕及腰背肌训练,术中过伸体位复位结合PVP治疗OVCF的方法操作相对安全、简单,止痛效果好,作用持久,费用少,实用性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月;吕志伟;梁俊生;张洪斌;孔庆海;张天宇;冯志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护理.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213例甲状腺术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2例患者术后6h出现切口出血,再次手术后继续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引流液较少且术后恢复良好.5例患者术后3d出现皮下积液,用10ml注射器抽吸后甲级愈合.其余206例术后24h内引流管周围敷料有少量渗血,给予切口换药后再无渗血.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结论 甲状腺手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保证充分、有效的引流,减少术后切口出血、保持切口敷料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可以避免切口感染,引流器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利于护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作者:岳婧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减少(P<0.05),但观察组患者减少更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比较二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岳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本文针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调查并简要分析了其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了患者术前、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焦虑状况与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相关性.方法 于术前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包括正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术前宣教,加强药物治疗指导,寻求亲情支持.在此基础上分别于入组时,术后3d以及术后10d通过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二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入组时,二组的SA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术后3d以及术后10d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是干预组术后3d的SAS评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评分;同时二组各自入组时与术后10d的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10d的SAS分数仍高于手术前,而干预组患者术后10d的分数已经明显低于手术前的分数(P<0.01).入组时,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发生率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3d以及手术后10d的调查结果则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加强对患者术前、术后3d乃至10d以内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行微血管减压术后焦虑的发生.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康莱特注射液+胸腺法新+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原发灶癌,经复查头颅CT或磁共振或PET/CT确诊为脑转移瘤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原发灶癌手术切除术后32例,不能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14例,每组手术切除术后和没有手术的患者分别为16例、7例.对照组采用全脑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立体定向放疗,同时给予康莱特注射液+胸腺法新(基泰)+吉非替尼(gefitinib).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2.61%,对照组为26.09%,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放疗后头痛症状明显改善,恶心、呕吐反应较轻,KPS评分增加,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莱特注射液+胸腺法新+吉非替尼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副作用,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线胤生;张晓龙;谢丹敏;弓显凤;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共有773例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型的急诊腹泻成人患者入组,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给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口服,1次40ml,3次/d,连续用药3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分析显示,显效630例,占81.50%,有效87例,占11.25%,无效56例,占7.24%,疗效总有效率为92.76%;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显效636例,占82.28%,有效90例,占11.64%,无效47例,占6.08%,疗效总有效率为93.92%;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三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有29例病例发生29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所有不良事件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急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发东;王震宇;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单纯胆囊切除术与根治性切除术治疗Ⅱ期胆囊癌远期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Ⅱ期胆囊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胆囊切除术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各43例.随访5年分析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各年生存率、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 ①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且其术后1年、3年及5年的累积生存率也大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接受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远期平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质量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可以更为有效的延长胆囊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远期生存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较单纯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航宇;窦科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比较分析二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结果及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且护理组的病死率为(3.3%)低于对照组(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支气管胸膜瘘病发率(16.67%)显著高于护理组(6.67%),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病发率(13.33%)显著高于护理组(3.33%),对照组呼吸衰竭病发率(10.00%)显著高于护理组(0),对照组肺部感染病发率(3.33%)显著高于护理组(0),P<0.05,二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确保了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控制术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和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时象反应蛋白,对鉴别小儿感染的类型有较大的帮助.区别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可以联合其他的检测项目很好的指导儿科临床用药,从而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方法 CRP检测结合白细胞计数和分类、TNF、白细胞介素来评价小儿微生物感染更全面.结果 CRP,WBC#,WBC%,PLT,PAF及白细胞介素均升高,则细菌感染更可靠;如果CRP,WBC#,WBC%,PLT,PAF,白细胞介素不高,则为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更可靠.在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下,细菌感染CRP升高更明显.结论 CRP对诊断细菌感染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徐荣金;黄赟;黄仕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