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洪芝;薄向宇;叶荫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异位的复位处理方法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共176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发生导管异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及复位处理方法.结果 17例中19例发生导管异位,发生率为10.8%.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间比较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头静脉置管发生异位的几率高.根据异位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位方法,如拔出部分导管、退管后在送管复位等.19例导管异位患者18例正位成功,复位成功率为95%.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应选择异位发生率低的粗、直、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尽量避免头静脉或走向头静脉的正中静脉置管,必须在头静脉置管且发生异位时需采取科学的复位方法,避免盲目的退管或送管.
作者:刘晓伟;刘春青;刘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可能导致口腔扁平苔藓(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防治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30例,与近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130例非口腔黏膜病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将相关调查数据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查OLP发病的相关风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胃炎、局部理化刺激和自主神经紊乱与OLP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口腔扁平苔藓发病及病情进展与多因素有关,临床应有效进行病因治疗以促进OLP的预防及预后.
作者:王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外伤性鼓膜穿孔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急诊.外伤性穿孔大部分源于掌拳击伤、爆炸伤等间接损伤,少部分源于挖耳或医源性等直接损伤.气压伤使外耳道压力瞬间骤升明显高于鼓室压,致鼓膜破裂穿孔.外伤性鼓膜穿孔因为中耳解剖结构的破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痛等症状,严重时可伴有眩晕症状.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多数能自然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鼓膜穿孔长时间不能愈合,遗留穿孔增加了中耳感染的风险,需要采取鼓膜成形手术,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早期干预以加速愈合越来越被耳科学者重视[1].
作者:王建梅;饶颖臻;刘会英;刘汝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实施职业权力监控运行对临床路径开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内科开展临床路径的部分病种为研究对象,根据职业权力监控运行开展情况,采用对照研究,将监控运行前的2012年患者信息作为对照组,监控运行后的2013年患者信息作为观察组,统计二组临床路径开展情况,评价临床路径执行指标,分析对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入径率达84.4%、完成率达74.9%,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次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径疾病病死率、医院感染率、出院一周内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监控运行后临床路径积极开展,执行指标成效显著,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进一步提高.结论 应重视权力运行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对职业权力运行的公开监控,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作者:张军;穆树敏;刘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共有773例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型的急诊腹泻成人患者入组,在临床广泛使用的条件下,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给予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口服,1次40ml,3次/d,连续用药3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分析显示,显效630例,占81.50%,有效87例,占11.25%,无效56例,占7.24%,疗效总有效率为92.76%;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显效636例,占82.28%,有效90例,占11.64%,无效47例,占6.08%,疗效总有效率为93.92%;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和排便不适感三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分析显示,有29例病例发生29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5%,所有不良事件均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脾胃湿热型)疗效显著且临床使用安全,能明显缩短腹泻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急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发东;王震宇;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生产的5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A组使用B-Lynch子宫缝合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7例,B组使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治疗的剖宫产产妇23例.对二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止血操作时间、术中及产后出血量以及继发性贫血情况、并发症等多项生理指标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 A组的止血效果和手术时间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恢复情况整体明显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Lynch子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良好,能有效止血且术后恢复情况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破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距发病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二组均行介入治疗.比较二组脑血管造影栓塞程度,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预后情况,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早期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栓塞程度显著高于晚期治疗组患者完全栓塞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晚期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掌握好手术时机的情况下,早期明确诊断,迅速给予病因治疗,可有效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海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60例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肺癌全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护理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并发症护理,比较分析二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结果及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AS)和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病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且护理组的病死率为(3.3%)低于对照组(1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支气管胸膜瘘病发率(16.67%)显著高于护理组(6.67%),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病发率(13.33%)显著高于护理组(3.33%),对照组呼吸衰竭病发率(10.00%)显著高于护理组(0),对照组肺部感染病发率(3.33%)显著高于护理组(0),P<0.05,二组各项并发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确保了手术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控制术后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并发症,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对脑瘫患儿智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脑瘫伴智能落后患儿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二组患儿给予相同康复治疗措施,同时观察组静脉输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仅静脉输注5%葡萄糖液.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智能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IQ (DQ)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IQ(DQ)值无明显变化,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IQ(DQ)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注射液能明显促进脑瘫患儿智能恢复,且对恢复患儿认知能力有积极作用,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吴云刚;张同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无人区气田建设施工自然灾害和高致病因素所导致的突发性、群体性意外伤害时有发生,因缺乏社会依托和恶劣自然环境,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行动迅速、快速反应的区域性立体急救网络体系,本文从急救医学的角度对无人区立体急救网络体系的功能、可行性、优越性和相应的急救预案,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
作者:李继光;修明文;李向东;王伟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脱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压素(1-deaminization-8-D-arginine vasopressin,DDAVP)是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压素(一种垂体后叶激素)的衍生物,能提高凝血因子Ⅷ活性,提升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促进和改善血小板的功能.自DDAVP问世以来,具有价格低廉、给药方式多样、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同时避免输血带来的传染病等优点,在国外已经成为治疗轻型血友病A以及1型血管性血友病的主要治疗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其他止血障碍性疾病.在国内DDAVP的应用与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对DDAVP的临床应用研究及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PFNA-Ⅱ内固定术后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2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观察其安全性及效果.结果 28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无创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13d,患者满意率100.0%.根据Harris评分,优21例,良7例,优良率100%.结论 对应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超早期积极的康复功能训练,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晓云;李玉伟;岳文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我院骨科所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二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术后并发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减少(P<0.05),但观察组患者减少更明显(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比较二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不但能有效改善老年骨折患者的焦虑情绪,还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尽早康复,在临床护理中应普及应用.
作者:岳文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在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28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8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二组术前干预前(入院时)与干预后(术前晚)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同时观察二组术中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二组术后创口疼痛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二组患者干预前SAS和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总疼痛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4%和67.9%,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负面情绪,进而改善术中生命体征而利于疾病的救治与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彭玲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改建的关系,探讨VEGF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在不同牵引时间段处死大鼠,制作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象分析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炎性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VEGF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在骨质疏松伴炎性牙周组织正畸牙移动表达更活跃,是骨组织改建的重要因素;炎性牙周组织在正畸治疗中牙齿移动的速度加快,对牙周组织的损伤也相对较大,骨质疏松对此有叠加作用.
作者:张彬;刘柯;崔永利;范向宁;何茶叶;王阳舒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兴安盟地区成年人脂肪肝的流行学特征及脂肪肝高危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兴安盟人民医院体检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企事业单位体检人员5 826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检测结果进行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5 826人完成调查.其中男性3 746人,女性2 080人.平均年龄(38,86±10.2)岁,诊断脂膀肝1 802人,占30.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8.86%(1 456/3 746),女性患病率为16.63%(346/2 080).脂肪肝性别间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显示脂肪肝的患病率与年龄、肥胖、钦酒、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相关,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该盟脂肪肝患病率高于国内部分城市,不良生活习惯、饮酒、高脂饮食、肥胖是脂肪肝的主要高危因素.积极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手预、宣教势在必行.
作者:汉洪芝;薄向宇;叶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二组均给予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禁食水、胃肠减压、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抗感染、镇痛、抑酸治疗、抑制胰酶活性等.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观察组给予以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治疗,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比较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入院时及营养支持治疗后第三天、七天、十四天的APACHE-Ⅱ评分以及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二组治疗第三天时APACHE-Ⅱ评分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第七天、十四天时APACHE-Ⅱ评分以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唐山市6个行政村中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在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结论 慢性病、年龄、经济状况及性别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防治,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条件,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作者:孙艳梅;魏静波;杨学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105耳)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52耳)与对照组(50例,53耳),治疗前后均行纯音听阈及声导抗检测.二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大环内酯类药物2周,1%麻黄碱滴鼻1周后改为曲安奈德喷鼻7周.观察组患者同期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口服8周;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干扰素100U,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耳鼓膜穿刺抽出鼓室积液后给予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5mg,间隔1周注射一次,3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客观听力检查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纯音听阈改善率为86.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56.6%(P<0.05);及观察组声导抗检测改善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善率62.26% (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鼓室内注射干扰素及地塞米松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玉芝;吕凌燕;柴俊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老年甲状腺患者运用不同的切除术式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术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术式治疗.通过对二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随访的SF-36问卷结果共三项指标来评定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扣住院时间四个方面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比较,观察组低钙血症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测评,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这六个方面的得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患者采用的小切口改良术式,手术情况佳,并发症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
作者:岳璇弟;褚旭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