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性别差异对糖尿病患者心脑终点事件的影响

孙丽霞;孙玉艳;赵海燕;贺房勇;佟秀梅;吴寿岭

关键词:性别差异, 糖尿病, 心脑终点事件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对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新发临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1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空腹血糖≥7.0mmol/L或<7.0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2例高血糖/糖尿病者作为观察队列,随访38~53(48.01±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情况.分析性别差异对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①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体质量指数(MBI)、TC、HDL较高,而LDL、DBP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患者吸烟人数明显少于男性患者(P<0.05).②随访期间内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74例(有发生两次或以上事件者,统计总心脑血管事件时只记为1次,以先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和事件为结局).其中男性组发生总事件322例(4.72%)、脑梗死200例(2.93%),全因死亡250例(3.66%);女性组发生总事件52例(3.52%)、脑梗死29例(1.96%),全因死亡34例(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性别的相对危险高,相对于女性组,男性组总事件、脑梗死及全因死亡RR值分别增加1.35倍(95%CI:1.01~1.81,P<0.05)、1.52倍(95%CI:1.03~2.25,P<0.05)、1.64倍(95%CI:1.13~2.36,P<0.05).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心脑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与同型半胱氨酸(Hey)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健康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二组患者的IGF-2及Hcy水平.并测量二组血糖、血脂.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GF-2及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总胆固醇(CHO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的IGF-2及Hey水平均显著升高,可能二者共同参与了脑出血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高志国;武利平;武利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72例使用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超声诊断分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组58例;单纯慢性乙肝组214例.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空腹口服1次/d,抗病毒治疗,疗程48周,比较二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和生化学应答的差异.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58例患者有40例(68.97%)出现病毒学应答,单纯慢性乙型肝炎214例患者有177例出现病毒学应答(82.71%).二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68.97%(40/58)和82.71%(177/214)(x2=5.3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分别为60.34%(35/58)和73.83%(158/214)(x2=4.028,P<0.05),存在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于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病毒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下降.结论 肝细胞脂肪变性是影响恩替卡韦抗病毒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宋春霞;赵艳;阎志欣;幺作义;李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全麻插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中剂量组(D1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 /kg;高剂量组(D2组)给予0.8μg /kg;C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以上各组药物均于麻醉诱导前10min内用微量泵输入.记录三组患者:入室时(给予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毕即刻(T2)、切皮前(T3)各时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浆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浓度.记录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缓、寒颤等的例数.结果 T2时点C组HR、SBP、DBP、MAP明显高于D1、D2组(P<0.05);T3时点C组的Cor、Clu浓度高于D1、D2组(P<0.05).组内比较:C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P<0.05),而D1、D2组波动不大(P>0.05).不良反应例数D2组明显多于D1组.结论 中剂量右美托咪定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更安全有效.

    作者:于铁莉;岳文慧;王金城;宋有鑫;李汝泓;李艳;张晓侠;王志学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动物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实验组(n=16)和盐酸多奈哌齐干预组(n=16).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认知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法及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caspase-3的表达友凋亡细胞.结果 水迷宫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干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但干预组与实验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和干预组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及凋亡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二者在干预组的表达较实验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可以改善VD大鼠的行为学症状,抑制大鼠脑组织caspase-3的表达并减少凋亡发生.

    作者:张春阳;张琪;范亚霞;孙原;石秋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子痫前期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胎盘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影响作用,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子痫前期住院患者60例,分为二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二组均接受解痉、镇静、降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IGF-1和PLGF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IGF-1及PLGF蛋白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可有效提升子痫前期患者IGF-1和PLGF表达,改善患者缺血缺氧状态.

    作者:张海芬;李晓林;包巨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对喉罩置入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探讨

    目的 观察在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下置入喉罩时,不同剂量的艾司洛尔对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机体的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例,丙泊酚靶控诱导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5ml、艾司洛尔0.5mg/kg、艾司洛尔1mg/kg,观察置入喉罩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变化.结果 B组和C组置入喉罩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小于A组,1mg/kg艾司洛尔能够明显抑制置入喉罩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抑制由此而引起的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结论 1mg/kg艾司洛尔可能通过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从而抑制置入喉罩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张顺利;乔建业;任志明;刘永臣;王振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体化护理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在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行血液灌流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二组患儿均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观察二组临床疗效及皮疹消退天数.结果 干预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一体化护理可以明显缩短过敏性紫癜儿童血液灌流治疗后的皮疹消退天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姚红霞;李冬静;肖玉莲;唐启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措施.观察二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和患者住院期间的自杀倾向,比较二组患者的M样症状的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用药次数和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8.21%,患者住院期间无自杀倾向;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5.71%,17例(30.36%)患者住院期间有自杀倾向,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和治疗时间较均对照组明显缩短,用药次数减少,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生理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谢传辉;姜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培养标本与常规吸痰管方法比较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与常规吸痰管方法相比,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ICU确诊重症肺炎的成年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吸痰管留取标本组(A组)45例和CT导引下支气管镜留取痰标本组(B组)4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开始试验时、治疗后48h、5d、7d的APACHEⅡ评分、肺感染评分、白细胞计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抗生素相关治疗费用和总治疗费用.结果 二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时、治疗后48h,二组APACHEⅡ评分和肺感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5d和7d时B组APACHEⅡ评分和肺感染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开始治疗时,二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48h、5d和7d时,B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抗生素相关治疗费用和总治疗费用比较明显低于A组(P<0.05).二组患者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操作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CT导引下支气管镜获取痰标本方法对重症肺炎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军伟;白静;王建军;李志强;邱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手术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肠梗阻的诊治体会.方法 分析2004年6月-2013年12月收入院的脾切除术后肠梗阻手术患者共4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式包括单纯的粘连松解术和粘连松解术加肠切除吻合术.结果 术中见梗阻位置多在原脾脏损伤附近.结论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肠梗阻的梗阻位置多同原脾脏损伤相关.

    作者:张印东;彭永光;赵卫军;张国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Barton骨折术后联合应用鹿瓜多肽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Barton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Barton骨折术后患者,分为二组:术后应用鹿瓜多肽组15例,根据说明书推荐剂量鹿瓜多肽注射液组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12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单纯手术组18例.术后二组均辅以腕关节功能练习,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3,6,12个月观察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鹿瓜多肽注射液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手术组(P<0.05),Cooney腕关节评分在1,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术后患肢肿痛,可加快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早期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但长期观察无明显差异.

    作者:宋敬锋;梁春雨;白俊清;刘昊;毕成;白卫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目的 总结96例房室间隔缺损外科手术矫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3年12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对96例部分性/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施行了手术矫治,男57例,女39例.年龄6个月~25岁,平均6.5岁.体重6~52kg,平均18kg.其中PECD 61例,CECD 35例,同期行TAPVC手术3例,PS手术6例.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26例采用双片法矫治,9例采用改良单片法矫治.结果 三组手术均成功,术后1例在监护病房发现存在室水平残余漏,经再次手术处理后治愈,1例CECD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2~56次/min,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术后B超检查示96例患者中7例有轻中度二、三尖瓣关闭不全,其余二、三尖瓣关闭佳,房或室水平分流消失.1例PECD随访至5年出现二尖瓣重度返流,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后治愈.术后随访患者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应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适期选择佳方法矫治房室间隔缺损,并同期治疗合并畸形,手术关键是房室瓣的有效成形和防止房室传导阻滞.

    作者:刘浪;陈凯明;赖锋华;林世廷;朱伯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微种植体支抗骨结合的影响

    目的 二甲双胍干预治疗糖尿病大鼠,观察其对微种植体支抗骨整合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 大鼠,6~8周龄雄性,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0只采用高脂肪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溶液40mg/kg),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三组大鼠于左侧胫骨各植入微种植体2枚,药物组应用二甲双胍灌胃治疗[剂量0.2g/(kg·d)],2周后加力60g,12周处死,测血糖、血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制作含有微种植体的组织学切片,观察并计算微种植体骨结合率及骨矿化沉积率.结果 三组大鼠微种植体仅有模型组1枚微种植体脱落.用药组的骨结合率及骨矿化沉积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有控制血糖、调节骨代谢的作用,可提高微种植体的骨结合,但作用有限.

    作者:张彬;黄碧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冠心病便秘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收集2010年5月-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心内科门诊以及病房冠心病便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二组:干预组39例,对照组41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冠心病便秘患者的排便次数、性状、排便习惯、方式、膳食结构等情况.干预组针对便秘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宣教、加强排便生理教育、采用均衡的饮食、适量规律活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冠心病患者便秘的原因包括:年龄因素、排便环境及习惯的改变、饮食不当.干预组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便秘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金玲;朱泽卫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比较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与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隆起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于1周内分别进行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二种检查,随后统计分析二种不同检查方法分别对小肠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结果 50例小肠隆起性病变小肠造影检查敏感性96.15%,准确性98.15%.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96.0%.二种检查方法对小肠隆起性病变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隆起性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二者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刘振翠;陈伟彬;杨冬生;张厚宁;张惠英;赵新斌;洪波;赵玲;刘俊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清钙浓度与不同类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钙浓度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月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孕周分为观察A组45例(≤34周)和观察B组55例(>34周),选择同期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钙浓度的指标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无明显差异情况下,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钙浓度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因此,在孕中期合理补充钙剂对子痫前期疾病的预防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静;孙丽君;武军;左金玲;李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108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提高对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诊治水平,减少临床误诊、漏诊.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门诊和住院登记的108例先天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分布、家族史、疾病谱分布、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中男96例,女12例,男∶女=8∶1,小年龄6个月,大82岁,中位年龄25岁.其中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乏)78例,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乏)16例,凝血因子Ⅶ缺乏症2例(均为女性),凝血因子Ⅺ缺乏症3例(其中女性2例),凝血因子Ⅴ缺乏症1例(女性),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3例(其中女性2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2例(均为女性),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3例(均为女性).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6.8%.血友病A/B重型患者均自幼反复自发性出血,以关节、肌肉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中型患者多为损伤后出血,以皮肤黏膜、关节出血为主;轻型患者以皮肤黏膜损伤后出血为主.结论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友病为常见,大部分患者无明确家族史.其他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凝血因子缺乏症以关节肌肉出血为主,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以皮肤黏膜出血和慢性失血为主要表现,凝血因子Ⅻ缺乏症均无出血倾向.

    作者:闫振宇;张嵩;杨美荣;王雪明;张海霞;陈乃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7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母婴同室护理;选择2010年8月-2011年5月住院分娩的产妇50例为干预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二组护理模式对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干预组产妇产后第一、二天乳汁分泌量较多.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新生儿做到了早吸吮,早开奶,促进了产妇乳汁的分泌.

    作者:赵芳菲;赵力艳;孙玉荣;刘淑艳;李彩萍;邢军;陈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心理护理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性.方法 将2 000例属高危范畴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和B组(米索前列醇组),观察二组在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方面的效果.结果 A组有效率达99.6%,能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手术进行.B组有效率62.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配合心理护理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达到了低风险、低损伤的效果、使手术顺利、安全进行,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彩妍;崔婧芳;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洛伐他汀对去卵巢大鼠骨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灌胃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生物力学性能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18只6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暴露卵巢但不切除;卵巢切除组,切除双侧卵巢,给予生理盐水按1ml/(kg·d)干预;卵巢切除加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洛伐他汀按10mg/(kg·d)干预,3个月后处死所有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carboxy 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Collagen typeⅠ,CTX-Ⅰ)的水平;检测第4腰椎骨密度,取第5腰椎行压缩试验,分析大载荷,弹性模量.结果 ①骨密度: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大鼠腰椎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洛伐他汀干预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别;②生物力学分析:模型组和洛伐他汀干预组大载荷、弹性模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③骨代谢指标:模型组和洛伐他汀干预组PINP和CTX-Ⅰ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卵巢切除3个月大鼠骨质量显著降低,骨代谢呈现高骨转换状态,洛伐他汀口服干预对该模型骨质量及骨代谢均无显著影响.

    作者:曹国龙;张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