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蕾;梅龙凤;杨洁;孟爱琴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1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指导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饮食、肠道管理、术后保温、活动与饮食管理、输液管理及导尿管处理等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措施,比较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排尿时间,术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排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515,P<0.000;t=4.608,P<0.000;t=2.923,p=0.004).②二组患者术后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50,P=0.727);③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构成比分别为32.61%(15/46)、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0,P=0.043).结论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采用FTS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鸿雁;赵晓蓓;韩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管理对艾滋病(AIDS)患者心理健康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确诊为AID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管理.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OL-BREF)对二组患者心理健康、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时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学科团队管理能有效提高AIDS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情绪.
作者:胡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比较二组谵妄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谵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otic Angiopathy,CAA)所致的脑出血占所有脑出血患者的34%,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本组研究适合CAA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 选择60岁以上的CAA住院患者225例,将患者陪护人员分为夫妻陪护、子女陪护和护工陪护三组,然后将每组陪护人员划分为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组、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组.教育模式分为随机教育模式、集中培训教育模式和教育处方式教育模式三种,培训3d后进行考核,评价掌握程度.结果 夫妻陪护组健康教育模式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上对教育模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培训掌握程度高;子女陪护组年龄相差较大,有的涉及到孙子、孙女,不同子女之间轮换频繁,陪护人员情绪影响培训效果,教育处方式教育模式效果好,掌握程度高;护工陪护组特点,年龄差相对小,受教育程度低,集中培训效果较好,但总体对疾病知识的培训不感兴趣.结论 夫妻陪护组比较适合随机教育模式;子女陪护组比较适合教育处方式教育模式;而护工陪护组比较适合集中培训教育模式.
作者:刘金平;王宏;张冬梅;黄磊;沈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骨科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巩固骨科牵引技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方法 取该院骨伤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二组患者骨牵引治疗方法相同,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以及疾病护理等内容,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治疗前后统计二组VAS评分,并作3个月随访,观察二组治疗效果.结果 二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对照组VAS评分为(5.20±1.59)分,观察组VAS评分为(3.58±1.22)分;治疗后1个月时对照组VAS评分为(3.21±1.25)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29±0.55)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周以及1个月时VAS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3个月,对照组中9例临床治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观察组中14例临床治愈,2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结论 对于骨科牵引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治疗引发的疼痛,提高患者耐受度与依从性,有利于巩固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朱宏彬;窦玲云;周月爽;刘英杰;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和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以期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将其分成A组、B组、C组以及D组,每组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A组的老年患者使用常规的透析方法,B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的透析和左旋肉碱的方法,C组的中青年患者使用常规的透析方法,D组的中青年患者采用常规透析和左旋肉碱的方法,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次要终点为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相关的透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 在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组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四组的比较后发现,A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比B组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此可以看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左旋肉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但是中青年使用左旋肉碱,对于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率,却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四组患者在透析之后使用左旋肉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概率.
作者:徐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某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MS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法抽取本社区常住居民1 600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MS患病率并分析影响MS发生的因素.结果 MS患病率为22.04%,随年龄增加MS患病率增加;MS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体育锻炼、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除体育锻炼外均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和性别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可降低MS患病率.
作者:李娟;郭广亚;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消除冠心痛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患者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真正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远离病痛的折磨.方法 将60例住院并诊断为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组遵医嘱实施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比较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别.结果 2周后,二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焦虑、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改善住院冠心病患者的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亚芳;刘海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口腔手术患者2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12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129例患者联合心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事件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术后恢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口腔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晖;赵锦辉;顾金良;杨坤;杨绍清;薄建柱;张柳;张强;王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MiroCa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到该院接受MiroCan胶囊内镜检查的消化道疾病患者46例,出血组11例,腹痛组35例.使用MiroCan胶囊内镜对其进行检查,观察不同部位疾病检出率.结果 11例出血组患者中,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为72.72%;35例腹痛组患者中,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为51.43%.除小肠疾病外,出血组中食管疾病0例,浅表性胃炎10例(90.91%),糜烂性胃炎1例(9.09%),胃溃疡0例;腹痛组中食管疾病0例,浅表性胃炎31例(88.57%),糜烂性胃炎2例(5.71%),胃溃疡2例(5.71%).小肠阳性检出组与小肠阴性检查组,二组胃内平均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05),但小肠阳性检出组小肠内平均滞留时间明显长于小肠阴性检查组(t=2.39,P<0.05).结论 MiroCan胶囊内镜体积小、工作时间长、检查方便、安全卫生、无痛苦,且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对胃部疾病检出也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厉琴;罗红来;王莹;陶亮亮;李静茹;汪银莹;高小花;仇学明;樊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及人格特征对病耻感的影响,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成人心理复原力量表中译版(RSA)对150名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的平均分(M=47.10)与中等临界值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其中有56.7%的患者高于平均水平.EPQ-P、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与病耻感的社交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的能力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组织风格及社交能力及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的治疗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总分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EPQ-E与病耻感及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EPQ-P、EPQ-N与病耻感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对病耻感有预测作用,且分别对病耻感产生影响.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普遍的病耻感;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人格特征与病耻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分别作用于病耻感.
作者:崔向军;陈晓梅;刘霄;高志华;杨天龙;陈允恩;王成刚;陈昕;吕少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宫颈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反复发作可诱发宫颈癌.所以妇科普查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已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 采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筛查.结果 阴道镜检查:农村已婚妇女检出CIN 20例占4.3%;事业单位已婚妇女检出CIN 15例占3.3%.TCT检查:农村妇女患病125例占27.4%,事业单位妇女患病95例占20.8%.结论 通过二组不同层次的人员对比:二组妇女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已婚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已婚妇女,宫颈癌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颖;李兰英;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实施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实施手术的患者180例(180眼),按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90眼).观察组除进行眼科常规护理外,还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眼科常规护理,对二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分值及抑郁自评量表分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心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分值、抑郁自评量表分值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能够避免焦虑、降低术中疼痛、增加医护与患者之间的配合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防治肿瘤化疗患者毒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该院60例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二组的睡眠情况、疼痛情况、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睡眠情况好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有科学依据,更具针对性,能明显减少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珠海市农村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及主要危险因素,以明确干预工作的重点,为制定脑卒中防治干预措施服务.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辖区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6 370人进行性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其中441人初步诊断为高危人群,纳入研究范围.收集他们的体格检查(包括体重指数和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TC、TG、LDL、HDL、HYC、GLU)以及颈动脉彩超结果(包括内膜增厚、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按年龄分组后对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珠海市农村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血压、血糖、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程度逐渐增长,而血脂指标和体重指数逐渐降低.结论 年龄40~59岁的珠海市农村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肥胖和高脂血症,而年龄在60以上的高危人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血糖和颈动脉硬化病变,因此针对危险因素,其主要预防措施是积极主动的控制体重、血脂和干预颈动脉硬化.
作者:崔俊宇;梅文华;陈美婷;卓文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该院2006年1月-2014年1月140例确诊为冠状As性心脏病的患者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进行检测,探讨患者血尿酸的变化与颈As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s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显著增加.其中,尿酸升高组在高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体质指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平均值和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冠状As性心脏病密切相关,随着As病程的延长,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作者:牛丽霞;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频超声在诊断腘窝囊肿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方法 分析46例患者53个腘窝囊肿声像图特征.结果 于患者腘窝偏内侧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可见大小不等囊性包块,呈椭圆形、梭形或逗号形;囊肿内部呈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囊壁光滑或粗糙增厚,囊内可有分隔及滑膜增生.椭圆形和梭形、逗号形两种不同形态腘窝囊肿上述声像图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表现为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结论 高频超声操作简单、经济、无创、可反复检查,可作为诊断腘窝囊肿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当超声提示可疑腘窝囊肿破裂或判断逗号形腘窝囊肿与关节腔关系时,则有必要行MRI或CT检查.
作者:冯蕾;梅龙凤;杨洁;孟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为临床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用黄芪甲苷作用于小鼠脾细胞,进行培养采用血球计数板测定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细胞因子(IL-2,IFN-γ)含量;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表型变化.结果 黄芪实验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IL-2,IFN-γ的浓度比对照组低;细胞表型分析显示黄芪甲苷既能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也能抑制B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黄芪甲苷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丁贺田;朱丽华;张庆波;刘东红;曹秀华;石恩富;鄂静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观察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34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二组,观察组76例(82耳),鼻内窥镜下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经咽鼓管逆行灌注;对照组58例(69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比较二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50耳,占61.0% (50/82),好转23耳,占28.0%(23/82),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治愈23耳,占33.3%(23/69),好转28耳,占40.6%(28/69),总有效率达73.9%,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首次治疗有效率62.2% (51/82)高于对照组首次治疗有效率36.2%(2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传统鼓膜穿刺给药法,首次治疗有效率高,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作者:高云鸿;贾明柱;李奕瑾;高占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构建醌型二氢生物碟呤还原酶(quinonoid dihydropteridine reductase,QDPR)敲低慢病毒模型,检测其对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QDPR基因的敲低情况.方法 设计合成QDPR的干涉shR-NA序列,并重组入GP2慢病毒载体质粒,测序检验重组质粒是否转入该序列.三质粒共转染获得干涉慢病毒,将其感染NRK-52E细胞,新霉素筛选抗性细胞,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QDPR酶活性测量检测干涉效果.结果 重组入GP2的序列与设计序列一致,病毒转染NRK-52E细胞使其获得了新霉素抗性,QDPR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及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本研究合成的QDPR基因敲低慢病毒能使NRK-52E细胞QDPR基因的mRNA转录、蛋白浓度及活性降低,为后续QDPR基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模型.
作者:蒲志杰;张景义;孙耀东;杨振邦;杨向君;何海兰;刘业强;孟令宇;沈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