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霞;冯俊艳;解晓彦;芦秀敏;赵静;毛艳春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64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采用肿瘤生存质量量表(QOL)对二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及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食欲、睡眠、自理能力、心理能力、疾病认识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肝癌患者TACE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兰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比较二组患者治疗28d后及56d后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SGRQ、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率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8d及56d FEV1、FVC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MWD在治疗28d后及56d后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GRQ评分在治疗28d后及26d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O2、TGF-β1阳性率在治疗27d后及56d后低于治疗前,PO2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雾剂治疗COPD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亚岚;曹成明;李贵芳;刘素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骨段牵移治疗小腿骨缺损手术前、后的标准护理程序.方法 选择38例采用“骨段牵移延长术”修复治疗小腿骨、皮缺损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专门设计的围术期综合标准护理程序.结果 38例患者无针道感染、钢针松弛与钢针折断、延长骨端提前矿化融合、肌肉挛缩与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切口均实现Ⅰ期愈合,感染消除,延长骨段矿化愈合良好.结论 科学的、标准的围术期护理程序能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在骨段牵移延长术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
作者:于美文;戴士峰;刘英杰;阎兵;郭云;郑志伟;赵菁;高宇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苯扎氯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口底蜂窝织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就诊已行脓肿切开引流35例糖尿病合并口底蜂窝织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每天分别用苯扎氯铵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溶液冲洗脓腔,同时控制血糖,二组均在脓肿切时及术后第三天送细菌培养,记录每位患者冲洗换药天数.结果 观察组3d后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1例,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换药天数(13.54±4.87)d;对照组为(19.09±6.27)d.结论 糖尿病合并口底蜂窝织炎脓肿切开后用0.01%苯扎氯铵溶液冲洗脓腔较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李庆隆;高峻鹰;杨春山;徐艳丽;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该院33例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窦性心动过缓伴3s以上长间歇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2例,起搏器更换1例.阻滞6例,窦性心动过缓伴3s以上长间歇8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2例,起搏器更换1例.结果 本组33例成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与窦性心动过缓相关的晕厥、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访期间9例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占27.3%.主要并发症分别为:囊袋内积血及血肿、起搏器囊袋感染、起搏器综合征、心律失常、起搏器移位、电极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良、气胸、腹肌刺激性的收缩.结论 临床中应加强起搏器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了解,并且做好术前的预防工作和规范术中的操作,重视术后的健康教育,一旦发生有异常情况应积极处理.
作者:王雨锋;陈阿娣;孙纪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常规药物治疗对老年人(65~75岁)首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LVRM)的影响,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6月-2013年1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老年人,A组225例患者行急诊PCI治疗;B组150例患者行常规药物治疗,于就诊后即刻(6h内)、PCI术后及常规药物治疗即刻,治疗后2个月及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观察.所测参数有: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之比(Ea/Aa)、梗死区的局部室壁运动指数(RWMI).结果 A组结果观察得出,LVEDV、LVESV、RWMI随检测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术后2个月和6个月较前显著降低;LVEF、Ea/Aa逐渐升高;B组结果观察得出,LVEDV、LVESV、RWMI呈缓慢降低,LVEF、Ea/Aa逐渐升高;6个月后组间比较得出,LVEDV、LVESV、RWMI,A组明显低于B组,LVEF、Ea/Aa,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 TDI与RT-3DE数据联合能准确测定左心室重构,有助于评价老年AMI患者行急诊PCI后的效果;老年AMI行急诊PCI远期预后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有助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左心室重构.
作者:郭爱华;解东兴;石慧武;王宝杰;姜玉凤;杨静;贾梦颖;饶莉;郭爱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特征,观察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34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二组,观察组76例(82耳),鼻内窥镜下用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经咽鼓管逆行灌注;对照组58例(69耳),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比较二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50耳,占61.0% (50/82),好转23耳,占28.0%(23/82),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治愈23耳,占33.3%(23/69),好转28耳,占40.6%(28/69),总有效率达73.9%,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观察组首次治疗有效率62.2% (51/82)高于对照组首次治疗有效率36.2%(2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冲洗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传统鼓膜穿刺给药法,首次治疗有效率高,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作者:高云鸿;贾明柱;李奕瑾;高占梅;刘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骨科牵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巩固骨科牵引技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方法 取该院骨伤科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二组患者骨牵引治疗方法相同,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指导、生活护理以及疾病护理等内容,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治疗前后统计二组VAS评分,并作3个月随访,观察二组治疗效果.结果 二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对照组VAS评分为(5.20±1.59)分,观察组VAS评分为(3.58±1.22)分;治疗后1个月时对照组VAS评分为(3.21±1.25)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29±0.55)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1周以及1个月时VAS评分改善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3个月,对照组中9例临床治愈,20例有效,1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2.5%(29/40);观察组中14例临床治愈,24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结论 对于骨科牵引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治疗引发的疼痛,提高患者耐受度与依从性,有利于巩固和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予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朱宏彬;窦玲云;周月爽;刘英杰;王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及人格特征对病耻感的影响,为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成人心理复原力量表中译版(RSA)对150名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的病耻感的平均分(M=47.10)与中等临界值4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P>0.05),其中有56.7%的患者高于平均水平.EPQ-P、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与病耻感的社交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的能力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组织风格及社交能力及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的治疗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心理复原力的社交能力和社会支持、心理复原力总分与病耻感总分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EPQ-E与病耻感及各因子均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EPQ-P、EPQ-N与病耻感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对病耻感有预测作用,且分别对病耻感产生影响.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普遍的病耻感;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人格特征与病耻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复原力与人格特征分别作用于病耻感.
作者:崔向军;陈晓梅;刘霄;高志华;杨天龙;陈允恩;王成刚;陈昕;吕少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防治肿瘤化疗患者毒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该院60例肿瘤化疗的患者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二组的睡眠情况、疼痛情况、毒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睡眠情况好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使护理有科学依据,更具针对性,能明显减少肿瘤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系统评价检测生存素mRN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万方数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网等数据库,筛选利用检测生存素mRNA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所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评价,利用Meta-Disc 1.4软件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与诊断比值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 根据设定纳入标准,共有7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生存素mRN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合并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为0.81[95% CI(0.77,0.85)],特异度为0.84[95%CI(0.79,0.88)],阳性似然比8.24[95% CI(2.44,27.89)],阴性似然比0.22[95%CI(0.13,0.36)],诊断比值比为41.55[95%CI(13.85,124.63)].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2.结论 生存素mRNA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检测指标.
作者:罗泽宇;魏子玄;胡诗淇;王亮;龙虹羽;庞才双;田攀文;申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自制约束复温保暖套与电热毯联合应用在老龄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复温效果.方法 将自制约束复温保暖套与电热毯联合应用于120例老龄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观察复温时间、烫伤及循环稳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80.0%患者,术后30min体温回复至36.0℃.达到了满意复温,且患者发生躁动频率15%远低于对照组45%.结论 自制约束保暖套联合电热毯复温法有效的限制了患者术后的不自主运动,避免躁动造成的能量散失,防止手术切口的裂开,避免渗血渗液,降低了切口的感染率,加快了术后患者的体温恢复速度,和观察组相比尤其在30~90min更能有效的恢复患者的体温.
作者:张卫红;赵芳菲;李作生;侯静朴;陈长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老年和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左旋肉碱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以期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80例患者,将其分成A组、B组、C组以及D组,每组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A组的老年患者使用常规的透析方法,B组老年患者采用常规的透析和左旋肉碱的方法,C组的中青年患者使用常规的透析方法,D组的中青年患者采用常规透析和左旋肉碱的方法,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次要终点为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相关的透析低血压等情况.结果 在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组各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四组的比较后发现,A组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比B组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此可以看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左旋肉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但是中青年使用左旋肉碱,对于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全因死亡率,却没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四组患者在透析之后使用左旋肉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概率.
作者:徐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口腔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口腔手术患者2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组,12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为对照组,129例患者联合心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事件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后,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焦虑状况、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术后恢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VA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口腔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更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晖;赵锦辉;顾金良;杨坤;杨绍清;薄建柱;张柳;张强;王晓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频超声在诊断腘窝囊肿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方法 分析46例患者53个腘窝囊肿声像图特征.结果 于患者腘窝偏内侧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之间可见大小不等囊性包块,呈椭圆形、梭形或逗号形;囊肿内部呈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囊壁光滑或粗糙增厚,囊内可有分隔及滑膜增生.椭圆形和梭形、逗号形两种不同形态腘窝囊肿上述声像图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例表现为假性血栓性静脉炎.结论 高频超声操作简单、经济、无创、可反复检查,可作为诊断腘窝囊肿及治疗后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当超声提示可疑腘窝囊肿破裂或判断逗号形腘窝囊肿与关节腔关系时,则有必要行MRI或CT检查.
作者:冯蕾;梅龙凤;杨洁;孟爱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及有效性.方法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30例为观察组,在保护肝脏,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其余30例为对照组,行保肝对症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和ALB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ALP、GGT、TBA、TBIL、DBIL、TP、ALB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ALT、AST、ALP、TBA、TBIL、DBIL、TP、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T、AST、ALP、GGT、TBIL、DBIL、TP、AL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减少人数较多为7例,对照组仅为1例.其他不良反应如粒细胞减少、腹胀、食欲下降、恶心、发烧、血尿素氮升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措施能促进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恢复.并且观察组采取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与保肝对症相比,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夏鹏;邱泽武;胡文炜;王瑞玲;鞠鹏;赵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的神经内科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小儿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患儿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二组患儿的护理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32例患儿中,有27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32例患儿中,有21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4.38%.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小儿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患儿进行护理,可以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改善患儿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曲航菲;刘伟;韩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于身体健康的体检.医院体检中心承担着提高居民身体素质的重要职能.因此,如何加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高现代化体检中心的服务质量成了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作者从医院现代化体检中心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并结合医院现代化体检中心的工作实际,提出改进建议.
作者:杨冬梅;刘烨;垢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某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MS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法抽取本社区常住居民1 600人作为研究对象,计算MS患病率并分析影响MS发生的因素.结果 MS患病率为22.04%,随年龄增加MS患病率增加;MS患病率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体育锻炼、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除体育锻炼外均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和性别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可降低MS患病率.
作者:李娟;郭广亚;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宫颈疾病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反复发作可诱发宫颈癌.所以妇科普查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有着重要意义,已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 采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筛查.结果 阴道镜检查:农村已婚妇女检出CIN 20例占4.3%;事业单位已婚妇女检出CIN 15例占3.3%.TCT检查:农村妇女患病125例占27.4%,事业单位妇女患病95例占20.8%.结论 通过二组不同层次的人员对比:二组妇女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已婚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已婚妇女,宫颈癌普查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颖;李兰英;赵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