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印
目的 观察小剂量泼尼龙联用阿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9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泼尼龙10mg,3次/d,共7d.对比二组患者止疱情况、神经痛的缓解程度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神经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内观察组患者的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应用泼尼龙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止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泼尼龙联用阿昔洛韦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神经痛及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有效.
作者:刘静野;陈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生死观,是人对生命存在和死亡的全面理解[1],古往今来,人们因为所扮演的角色的不同,生死观也大为不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医疗水平日益提高,医生已经能够用先进的医疗设备维持人的呼吸、心跳的今天,医疗工作者更加需要生死哲学来指导医疗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医生治病救人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更有效的避免过度医疗.
作者:于垚;关毅;高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雷尼酸锶对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骨折手术方法建立骨质疏松股骨折(OPF)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X线观察骨折断端愈合情况,检测二组大鼠股骨骨密度(BMD),HE染色观察骨痂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破骨细胞数.结果 ①OPF术后6周实验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大,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断端;对照组骨折断端骨痂较小;②OPF术后2周,实验组BMP-2表达阳性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愈合明显,BMP-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OPF术后6周时,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比和骨小梁平均宽度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平均间隔小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⑤OPF术后2、6周,实验组B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雷尼酸锶可促进骨质疏松股骨折愈合,增加骨密度,抑制破骨细胞.
作者:朱延辉;刘婷婷;姚勇;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全面了解河北省某市地方病的患病情况及其消长趋势,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某市在1990-2009年地方病防治工作的档案资料和统计年报表.结果 某市地方病的发病率总体趋势上趋于下降,其中碘缺乏病、大骨节病下降较为显著,氟斑牙、克山 病、氟骨症等亦是稳中有降.结论 河北省某市1990-2009年防治地方病的工作年报表反映了该市实际的地方病痛情.在以后的地方病防治工作中,应努力将病区建设与建设新形势下的新农村相结合,加大对市民的健康教育投入,提高防病意识,积极改变生活、卫生根源上的不良习惯.
作者:王东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职业倦怠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员工普遍存在的职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体正常生活和工作绩效.矿工长期处于高工作要求、低工作资源、低社会支持的情境中,工作资源与工作要求难以匹配,个体工作心态不能及时调整,极易出现身心疲惫感,导致职业倦怠.矿工职业倦怠导致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忽视和生产行为失误,是各种人为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1-5].针对矿工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企业和个人都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压力干预方法.由于矿工的人数多、工作任务重,传统的团体治疗在企业开展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研究选用结构式、封闭式团体训练模式,对矿工的职业倦怠、心理压力进行干预.
作者:杨红霞;宋晋霞;王青莲;牛银贵;崔珂珂;冯晋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川崎病并发心血管外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9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9例川崎病并心血管外脏器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9例川崎病患儿,男5例,女4例;年龄3个月~7岁.其中2例并发无菌性脑膜炎,1例同时并发中毒性肠麻痹;4例并发肺部炎性侵润,1例同时并发胆囊炎性侵润,4例皆存在肝功能损害;3例并发腹泻,大便镜检:RBC(+)~(++),WBC(+)~(+++),其中2例同时存在肝功能损害,另1例同时存在急性期尿道炎表现.结论 川崎病除易并发冠脉病变外,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呼吸及泌尿系统亦常受累,且多出现在疾病早期,可为其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了解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用药及减少多脏器损害.
作者:陈兰兰;李晓辉;曹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切除患者中的效果,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程序.方法 随机将200例甲状腺手术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护理质量及健康知识的掌握,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切除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作者:张丽梅;朱颖;陈晓艳;张海杰;张雪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流动和固定煤矿工人性态度和性行为特征,为制定针对煤矿工人的科学、可行、注重实效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煤矿工人的性态度和高危性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共调查2 936名煤矿工人,其中固定工人1 636名,流动工人1 300名.结果 固定工人与流动工人对“如果夫妻感情好,发生婚外性行为也是可以接受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结婚后与除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态度不同;高危性行为发生率流动工人明显高于固定工人,分别为16.1%和12.8%;发生高危性行为的地点主要是在外出打工的地方,每次发生高危性行为时均使用避孕套的比例非常低,不足30%.结论 煤矿工人人群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对婚前、婚外性行为及多性伙伴性行为和卖淫、嫖娼等商业性性行为比较宽容和开放,发生婚前、婚外及多性伙伴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的使用率低,加强对煤矿工人宣传教育工作非常必要.
作者:邱旭;张艳淑;周丽华;关维俊;姚雪;庞淑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iller-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6例Fisher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病前有感染病史者5例,出现经典三联征者4例,2例合并感觉障碍.蛋白-细胞分离5例,影像学异常4例,肌电图改变6例.结论 Miller-Fisher综合征临床症状复杂,可在经典的三联征基础上伴有其他体征,也可仅有其中的二联征.Fisher综合征呈相对良性病程,预后较好,早期给予IVIG治疗效果好.
作者:孙海燕;刘娜;杨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的免疫表型特征及预后.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应用流式细胞术对37例初诊CL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免疫分型,另外选择同期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①37例患者中HLA-DR、CD19、CD20及CD5表达常见,阳性率依次为100.0%、100.0%、95.0%及86.4%,CLL患者无一例表达CD34;②与ALL mature-B相比,CLL高表达CD5(P<0.05),而CD10和CD34的表达率则偏低(P<0.05),HLA-DR、CD19及CD2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CD5、CD19及CD23的共表达;CD19和CD20诊断CLL的灵敏度高,但特异性不高;CD5,CD10可作为B-CLL与Mature-B-ALL鉴别诊断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杨宝军;秦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观测,探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方法 超声测量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直径、血流量、收缩期峰值速度(PSV)、加速度(ACC),与40例健康人群对照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的PSV、ACC、直径、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具有重要的临床评估价值.
作者:徐秀红;姜赛龙;曹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高骨代谢状态时不同加力时间对大鼠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方法 健康Wistar 雌性大鼠40只,分为A(高骨代谢即刻加力)组、B(高骨代谢2周加力)组、C(正常即刻加力)组、D(正常2周加力)组.A和B组建立高骨代谢模型,B和D组大鼠左侧胫骨植入直径1.5mm的钛合金钉2枚,2周后A和C组植入同样钛合金钉,然后各组同时负载1009力,30d后处死动物.测量钛合金钉间距;制作硬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钛合金钉种植体与软硬组织愈合情况并计算骨结合率.结果 4组大鼠钛合金钉种植体无脱落,个别有倾斜;其移动距离、BI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59和334.55,P均<0.01;F=2.326和2.40,P>0.05),A和B组钛合金钉微种植体移动距离大于C和D组,骨结合率A和B组高于C和D组.结论 高骨代谢情况下钛合金钉微神植体即刻、延期加力是可行的,不同加力时间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较小,但在临床中注意微种植体植入时的安全距离.
作者:张彬;王旭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伴有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30例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和对照组(马来酸依那普利10mg),总观察治疗时间为36周.评价指标有:血压水平、血浆Hcy、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水平、Hcy、尿A/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治疗3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水平的控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血浆Hcy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尿A/C比值水平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IMT的控制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马采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于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的血压水平、血浆Hcy、尿A/C比值、IMT均有明显的改善,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保护了靶器官的功能.
作者:李莉;李学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7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采用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然后观察血管瘤消退情况.结果 注射后治愈39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未见复发.3例治疗中出现瘤体表面坏死溃烂,经敷氧化锌膏后愈合,愈后肤色未受影响.结论 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望成为治疗血管瘤的新方法.
作者:宋大公;丁红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结肠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 采用粘膜注射、圈套器高频电切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40例.结果 40例结肠巨大腺瘤直径2~8cm,直肠13例,乙状结肠14例,降结肠9例,横结肠4例;均为单发,对有蒂的18例及亚蒂的6例直接由圈套器切除,其余16例广基腺瘤分别行黏膜切除和粘膜分块切除.40例巨大腺瘤均切除顺利,7例术中出血经保守治疗成功止血,无穿孔、管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40例均为腺瘤性息肉,其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6例,绒毛状管状腺瘤8例.40例中有8例为腺瘤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结肠巨大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志华;钱峰;李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是常见的前庭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和梅尼埃.1 临床表现前庭神经炎,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急性自发性眩晕或平衡障碍,患者有强烈的眩晕感,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一般都有平衡障碍,易于向患者偏斜或倾倒.大多单侧发病,且多累及前庭上神经,累及前庭下神经或者二者均累及较少见.患者大多发病前有感染的病史,并且患者耳蜗症状少,无听力下降,无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作者:郝文玮;杨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单检和联检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60例肝癌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AFP、CEA和CA19-9的含量,分析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肝癌患者的血清AFP、CEA和CA19-9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查和单独检查相比,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显著提高.结论 联合检查可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岳志刚;熊祝嘉;王晓岩;王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占第二位[1].PDA进行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术时短、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2,3].其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应用基本相同,但对于婴幼儿比较特殊,操作难度大且并发症也多.近日我科为一名3岁患儿行PDA介入封堵术,术后术侧肢体股浅动脉血栓形成,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股浅动脉血管再通,无其他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志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随着现在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各种行业的兴起,踝关节骨折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过去多数以保守治疗为主,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材料的出现,对其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治疗理念,对关节内骨折的治疗多采用积极的内固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均应使骨折解剖对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本文就踝关节骨折在治疗方法上选用新材料可吸收螺钉固定踝关节骨折,不论在初期治疗还是在后期治疗上有了很大进步,对踝关节骨折的今后治疗方法上面进行大胆探索尝试,特别是对骨折愈合后功能恢复效果较好.2005年3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各类踝关节骨折21例,其中内外踝骨折13例.报告如下.
作者:杜继忠;孙喜悦;魏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三次剖宫产也随之增加.剖宫产是解决难产的方法,选择何种开腹方式能尽快取出胎儿,减轻患者创伤,成为术者关注的焦点.我院自2006年3月开始收治三次剖宫产病例,2009年以后此种病例增多.我们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三次剖宫产病例,前二次剖宫产均为腹壁横行切口,选择合适病例,与同期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刘春瑞;魏立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