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黄璐

关键词:公共卫生防治人员, 基层, 身心健康, 职业倦怠, MBI-GS量表, CPSHS量表
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该人群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560名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作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并对回收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心健康量表中的焦虑、抑郁、眼和耳、生殖及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得分和情绪耗竭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精神病、消化系统得分和消极怠慢呈正相关,抑郁、神经系统得分和专业低效能感呈正相关;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6、0.9648、0.9589,且整体回归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身心健康和职业倦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降低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提高该类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某超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及清洗效果评估

    [目的]了解上海某超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并对清洗前后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12)对上海市某超市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及清洗后3个月的送风口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主风管和分支风管内部的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积尘量以及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明确污染关键控制点;并对清洗前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空调清洗的卫生学效果.[结果]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中清洗前送风中的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1.21(0.37~1.56)mg/m3、198.0(10.0~454.0)CFU/cm3、98.0(22.0~171.0)CFU/cm3,平均积尘量(32.2±13.2)g/m2;主风管内部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7.0(3.0~16.0)CFU/cm2、20.0(1.0~44.0)CFU/cm2,平均积尘量(141.3±37.8)g/m2;支风管内部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Q25~Q75)分别为6.0(1.0~10.0)CFU/cm2、14.0(2.0~37.0)CFU/cm2,平均积尘量(78.3±10.5)g/m2.清洗后3个月,各指标结果均较之前下降,其中送风PM10,送风口细菌总数,送风口、主风管、支风管内部真菌总数、积尘量均较清洗前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洗前后冷却水、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未检出.[结论]集中式空调送风PM10,送风口、主风管、支风管以及冷却水和冷凝水均是该超市集中式空调污染的关键控制点,定期清洗后可明显改善卫生质量.

    作者:戎艳;蒋恬毅;吴越芾;孙道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镍

    [目的]建立简便、可靠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血镍的方法.[方法]以新会区某镍氢电池厂82名作业工人为对象,采用标准加入法,以Triton X-100+氯化钯混合液作基体改进剂稀释样品直接测定.[结果]作业工人血镍浓度在1.39~48.16μg/L之间.标准曲线在0~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检出限0.62μg/L,回收率在96.1%~104.2%之间,吸光度Y对浓度C的回归方程:Y=0.00483 C+0.00481;相关系数0.9993(P<0.05).[结论]使用混合基体改进剂,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血镍,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日常工作中血镍的批量检测.

    作者:冯婉丽;李玉萍;梁玉潮;李银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1例急性化学物吸入患者救治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1例急性化学物吸入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有效救治与护理,21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留有后遗症.早期积极对症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对化学物吸入中毒救治非常重要.

    作者:朱玲芳;张春勤;刘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企业苯作业人员血常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企业201名苯作业人员为接触组,该企业无苯接触的123名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2016年职业健康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为(5.75±1.23)×109/L、血小板计数为(214.11±55.04)×109/L,均低于对照组的(6.11±1.33)×109/L、(228.64±45.48)×109/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苯,能引起人体血细胞减少,可能会对作业人员血液系统造成一定影响,企业要严格遵守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制度,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作者:任春霞;田建功;海铭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我国核事故应急能力 评价研究综述

    核事故无国界,核应急无小事,核事故应急管理是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坚实后盾.为确保核安全,配合做好核应急工作,对国内关于核事故应急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对核事故的概念和定级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核事故应急响应指挥和协调机制等的现状,探讨了核事故应急组织应急管理能力的构成及其评价方法,提出了分级探讨核应急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作者:陶瑜;王铁骊;孙美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职业健康检查前期资料填报质量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职业健康检查前期资料质量的各个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收集2014—2015年广州市203家欲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用人单位初次提供的前期资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归纳分析,结合经验探讨质控策略.[结果]作为关键资料,劳动者职业接触史完整提供率低,填报时出错种类多、不规范填报率高,其中受检者总工龄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龄混淆的厂企达34.41%.接触职业病危害类型及人数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填报中不符合率高.小型企业提供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资料情况较差.[结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偏低、相关职业卫生档案资料欠缺和目前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行业内前期资料填报要求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等因素是使前期资料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需和职业健康检查服务机构合作,从技术、管理、宣教等多方面对填报质量进行控制.

    作者:刘鑫;张晋蔚;肖吕武;刘移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处置的思考

    [目的]对一起发生在企业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处置,分析本次调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预防食物中毒的建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本次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肇事单位实施行政处罚.[结果]该事件是一起由于食用了某公司食堂提供的受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肉面筋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食堂的监管,相关部门要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效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熊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211例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患者痰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某人民医院的211株痰标本,检测其中是否含有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并对其临床分布与耐药性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211株痰标本主要来自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与呼吸内科,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检出MRSA的126株,占59.72%;两种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不耐药;MRSA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A对于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MSSA仅对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同时耐药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211株菌株中,共150株发生耐多药.[结论]在痰标本中MSSA与MRSA均分布广泛,医院应加强卫生管理,做好消毒工作,以预防感染.

    作者:殷权练;陈相福;陈树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尘肺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尘肺病合并感染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吸氧、解痉、平喘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每日两次,每次2 mg,连续用10 d,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第10天,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尘肺病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乔蕾;刘娟;崔雅琳;韩彩霞;王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在某苯乙烯装置中运用

    [目的]探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对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的适用性.[方法]以某石化企业苯乙烯装置为调查对象,对其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采用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确定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结果]该单位工人接触苯、甲苯、乙苯、苯乙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苯乙烯装置巡检工、化验工和罐区巡检工为中度危害作业岗位,内操和装卸工为轻度危害作业岗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为显著危险.[结论]采用该定量评估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各岗位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各岗位、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该实施指南切实可行.

    作者:陈仁强;翟记文;李相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的现状和思考

    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业务水平提高、规章制度编制、责任制落实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在职业健康管理上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现状,并围绕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如何做好职业健康管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提出了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管理责任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制订完善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规范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等四项举措.

    作者:肖含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该人群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560名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作为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并对回收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心健康量表中的焦虑、抑郁、眼和耳、生殖及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得分和情绪耗竭呈正相关,焦虑、抑郁、精神病、消化系统得分和消极怠慢呈正相关,抑郁、神经系统得分和专业低效能感呈正相关;回归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56、0.9648、0.9589,且整体回归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身心健康和职业倦怠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降低基层公共卫生防治人员的职业倦怠感,提高该类人群的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作者:黄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防保科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防保科在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公众正确行为的影响.[方法]防保科以实施有效监控、早期预警、健康宣教等措施作为干预手段;干预前,在龙岗区所辖社区、企事业单位内随机选取1000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在干预6个月后对市民进行回访.比较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健康行为的变化和心理状态等.[结果]实施干预后,市民对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健康行为养成的良好率分别为59.20%和45.30%,高于实施前的52.70%和3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干预前比较,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市民对政府执行力的满意度为90.30%,高于干预前的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保科可以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监测和控制,并通过健康教育,引导公众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作者:黄金花;李艺艺;黄晏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急性百草枯中毒一例报告

    通过回顾性分析一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成功救治经过,认为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关键在于减少毒物吸收、清除已吸收毒物,防止毒物对各脏器的损伤;除了尽快采取洗胃、导泻、抗氧化、保护脏器功能等治疗外,还应尽早、多次进行连续血液灌流,以促进毒物清除,增加救治成功率.

    作者:闵利;王永义;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一起由甲醛泄漏导致中毒的事件调查

    对一起急性中毒事件开展调查,调查中毒者临床表现、接触的生产性毒物及实验室结果,经综合分析确认该起中毒事件是因阀门老化导致甲醛泄漏所致.企业应加强甲醛使用的监管以防止职业中毒事故的再次发生.

    作者:古小明;毛耿;柯儿升;许章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某制药企业固体制剂技术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及防控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某制药企业固体制剂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甲醛、臭氧、乙醇、苯酚等;检测个体噪声超标率为50.0%,高温、粉尘、甲醛、臭氧、乙醇、苯酚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岗位为混粉、制粒、干燥、压片、胶囊填充、消毒岗位,发生噪声聋的风险较大,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或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作者:陈坚;赵远;马炜钰;钟坤鹏;冯玉超;黄海文;刘移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南平市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结果分析

    [目的]评估南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技术能力.[方法]依据《2012年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方案》和《第二届福建省卫生计生监督和食品安全技能竞赛实施方案》的要求实施.根据比对结果,对质控环节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原因.[结果]比对结果总体合格.但2012年检测数据中第3组和第4组的单组性能偏差接近-10%,射线类型为80 kV的X线的两组结果偏差为-14.3%和-19.9%,数据结果不很理想.环境因素导致设备的异常状态是影响比对结果的主要制约因素.[结论]南平市个人剂量监测技术总体符合《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 207-2008)规定的要求,但个人剂量检测的质量控制需进一步加强,以保证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作者:张远浩;王洁琼;黄招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职业病伤害特殊性及工伤权益保障有关问题探讨

    [目的]分析职业病伤害特殊性及工伤认定、待遇落实有关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与策略.[方法]对职业病伤害与事故伤害的疾病特征、社会特征以及两者在我国工伤认定、工伤保险待遇的异同进行比较,并总结我国职业病(工伤)保险制度及实践中有关问题.[结果]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但职业病又不同于事故工伤,在疾病特征、社会特性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而我国职业病工伤认定及工伤保险待遇又有一些特别规定,职业病诊断难、工伤认定难、待遇落实难、职业病预防难等问题突出,给劳动者、用人单位、诊断机构、工伤保险机构带来很多困扰.[结论]当前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与职业病伤害特性、社会发展、用工方式不适应,是造成职业病诊断维权问题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工伤保险集体责任制或职业病基金制,将工伤认定与职业病诊断合二为一,修订不合理的责任分配制度,对职业病实行新的分类管理模式,完善与职业病特点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工伤权益保障制度.

    作者:王旭东;罗孝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突发核事故应急生物检测研究进展

    核事故或核恐怖事件的医学救援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突发核事故应急检测体系,对核辐射伤员尽快进行伤情分类、实施有效救治至关重要.对突发核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对生物检测方法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征宇;惠长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急救效果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与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急救效果,并对两种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按两种急救护理模式实施时间不同,将研究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通过医院医疗信息系统提取一般人口学特征、病例资料等相关数据并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各组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83例,对照组49例,研究组在院前急救平均时间、院内救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上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2.9 min、5.6 min及5.8 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科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转科前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专科救治模式,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全程优化了急救护理管理流程,提高了重型颅脑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冯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