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艳华;庞淑兰;薛玲;崔立华;关维俊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lipoprotein - associated phospholi pase A2,Lp- PLA2)是近几年来研究学者广为关注的一种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的磷脂酶A2超家族[1].脂类调节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参与血管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2],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 athe 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反应参与了As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起始、发展以及斑块破裂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血循环中的炎症标志物作为心血管危险预测的指标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
作者:秦玲;李海涛;郑德清;常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1年内复发率可达50%,也有报道为80%~90%.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非常复杂,年龄、性格、疾病特点、维持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有关因素均可影响复发.多次复发不但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也给社会安宁与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复发,对做好相关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痛经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二组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 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8.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对原发性痛经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属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在发病过程中几乎全部合并肝损害,影响其病程及预后[1].现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患者32例做一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宪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胸膜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常用辅助性治疗技术.胸穿抽液不但有助于诊断,且可以解除肺及心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更重要的是可防止纤维蛋白沉积而引起的胸膜增厚、粘连.但胸穿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对于患者来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穿刺过程的顺利进行.我院在胸腔穿刺过程中通过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胸穿成功率,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患病率为5~10%[1].笔者用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继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状况及原因.方法 对207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7例肺癌患者共发生医院真菌感染47例(22.71%),不同年龄、不同住院时间、是否抗肿瘤化疗的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不同(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70.21%),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66.04%).结论 肺癌患者医院真菌感染与年龄、住院时间、是否抗肿瘤化疗等有关.
作者:张彩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广泛应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由于患者医疗知识缺乏,恐惧、焦虑、配合不良等,易发生出血、膀胱颈痉挛、感染等并发症.经过对110例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实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很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2009年6月17日贵州晴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6名矿工被困井下,25d后3名获救,超出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升井后晴隆县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明华在第一时间检查了3名矿工的心肺功能,呼吸、心肺等都比较正常.但他们的皮下脂肪都萎缩了,基本上是靠消耗肌肉支撑.这一奇迹得以于发生透水时,他们没有向下朝井口跑,反而向上跑,才没被积水淹没,留下一线生机.而且,3名互相帮助,减少井下活动量,保持了体力.重要的还是他们顽强的求生意志.2010年3月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造成的矿难中,救出了在井下被困8d多近200h的115名矿工.他们在井下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吃煤块、啃柱皮、喝污水,救上井时,身体极度虚弱[1].现将煤矿井下透水矿难应激反应与救治原则介绍如下.
作者:程光;白俊清;程爱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上皮缺损,中医称之为“口疮”,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泛指在口腔内唇、齿龈、舌边、两颊、上腭等黏膜处出现淡黄色或白色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局部灼痛.我科采用口疮散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保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如何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下降.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保护切口,洗必泰溶液分层冲洗切口.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结果 267例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37%,明显低于文献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10%的报道.结论 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旋;崔玉辉;杨邦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不同镇静镇痛给药模式之间的差别,探讨佳镇静镇痛给药模式.方法 45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型术.依不同给药模式随机分成Ⅰ、Ⅱ、Ⅲ组.患者入室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依分组Ⅰ组给予雷米芬太尼0.4μg/kg;Ⅱ组自控给予雷米芬太尼,负荷量0.25μg/kg,输注速度0.025μg/(kg·min),单次冲击量0.25μg/kg,锁定时间2min;Ⅲ组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ng/ml.记录插管过程MAP、HP、SpO2、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警觉/镇静评分(OAA/S)、雷米芬太尼用量、麻醉科医生对镇静镇满意评分、术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和插管过程知晓情况.结果 Ⅰ组T2、T3时MAP、HP明显高于T0(P<0.05),AEPi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或P<0.01).Ⅲ组有2例患者过度镇静,雷米芬太尼用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和Ⅲ组(P<0.05),Ⅱ、Ⅲ组麻醉医生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插管过程记忆.结论 患者自控或麻醉医生靶控给予雷米芬太尼更加合适UPPP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时镇静镇痛.
作者:张云霞;李亚蕊;包少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6月收治的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二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和进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达拉奉可改善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徐爱华;赵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在足部的疾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处理的重点在于避免下肢截肢,这个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策略来实现:识别高危足;治疗足的急性病变;预防其进一步恶化[-4].这种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分散片长期小剂量间断服用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二组均给予改善鼻腔通气降颅压止吐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分散片长期间断服用抗感染,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加甲硝唑口服抗感染.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71%,对照组68.97%,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分散片间断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俊;任春燕;张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在治疗银屑病中的疗效.方法 将1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二组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应用PA-SI评定法判定疗效,比较二组的治疗情况及显著者的复发率.结果 二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二组显效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42.8%,对照组为56.9%,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干预是控制银屑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皇甫晓星;李学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的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病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会引起颈、肩、臂疼痛,还可伴手指麻木、头痛、眩晕耳鸣,甚至肢体瘫痪等[1,2].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颈部受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郁阻,久而成病.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颈椎病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根据患者不同辩证取穴,每次选用6~8个穴位较为适宜.贴压时以感到耳廓发热,颈部有轻松感为宜.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获明显疗效或痊愈.
作者:耿培培;姚会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又以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 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感染为常见.可通过手、口、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患病,潜伏期为3~6d,起病急,表现为发热,继而出现口腔疱疹,然后出现手、足、肛周丘疹及疱疹.体温一般在37.5~38.6℃,有的患儿体温也可达到40℃;手掌、脚掌均有大小不等的疱疹,为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1~4mm,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内体液较少;口腔疱疹发生于咽峡、舌面、齿龈、颊部、硬腭等多个部位,约米粒大小,部分破溃形成溃疡.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流涎;少数患儿可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好发于春夏季,一般在5~7月份高发,此病传播途径复杂、速度快,又无特殊预防方法,因而易引起此病大范围流行、蔓延,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所以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后,应及时就医,防止继续传播.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团队管理模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根据ICU护士特长及意向划分团队,实施团队小组自主管理,确立目标,制定工作职责及奖惩机制.结果 护理专业技能提高,协调能力增强.结论 实施团队小组自主管理,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秀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单纯放疗和食管癌体外高频热疗配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初治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疗组和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组(简称热放组).放疗组:2Gy/F,5F/W,总剂量60Gy;热放组:放射方法同放疗组,只是在放疗前或后1h内给予瘤床区体外高频热疗60min,每周2次.观察指标为食管的近期急性反应、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热放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放疗组的急性反应较轻,Ⅲ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食管癌,患者耐受性好,减轻了急性反应;能明显提高1~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作者:谌龙;马春峰;孙娟;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