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

张继强

关键词:头痛宁胶囊, 偏头痛, 中药治疗
摘要: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患病率为5~10%[1].笔者用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如何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下降.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保护切口,洗必泰溶液分层冲洗切口.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结果 267例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37%,明显低于文献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10%的报道.结论 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旋;崔玉辉;杨邦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科中的应用

    近年来,心脏病介入治疗比较普及,手术方式基本规范,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该项技术有一定的创伤性,对患者一谈及“手术”都会或多或少的引起其产生心理反应,表现为紧张、出汗、恐惧等不适现象,甚至在术中发生创伤性应激反应.针对临床工作遇到的上述不同情况,我们应用全程舒适护理方法,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身心舒适的需求,现报告如下.

    作者:商丽萍;崔瑞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临床分析

    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尿毒症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后,联合3种以上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且出现持续性高血压.它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严重地影响着透析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为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常规血液透析的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疗效.

    作者:贾琳;郭瑞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法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的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脊柱内外平衡失调,病变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会引起颈、肩、臂疼痛,还可伴手指麻木、头痛、眩晕耳鸣,甚至肢体瘫痪等[1,2].本病属中医“痹症”范畴,多因颈部受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郁阻,久而成病.采用耳穴压豆疗法治疗颈椎病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根据患者不同辩证取穴,每次选用6~8个穴位较为适宜.贴压时以感到耳廓发热,颈部有轻松感为宜.一般一个疗程即可获明显疗效或痊愈.

    作者:耿培培;姚会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结核性脑膜炎并高颅压放脑脊液期间的护理

    高颅压是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严重的合并症,导致脑疝也是结脑患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1,2].随着治疗药物的问世和治疗方法不断创新,使结脑预后发生了根本变化,但病死率仍很高.因此,加强对结脑并高颅压的防治和护理是临床医护人员十分关注的问题.2004年6月-2011年6月对428例成人结脑并高颅压患者采取放脑脊液疗法,治疗后收到满意效果.除5例因并发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现将我治疗中心对结脑并高颅压放脑液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梁洪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梗死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临床上首发症状多以偏瘫、失语、昏迷等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常见.其病程长,往往造成患者的心理负担重,极易产生紧张、烦躁、悲观厌世等情绪,给临床治疗、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现结合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理特点,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秀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性胰腺炎41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4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总结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搜集总结分析了经临床证实的41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情况.结果 本组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病原因主要是胆道疾患、酗酒和高脂血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血清淀粉酶升高、彩超和CT检查等.治疗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腹腔置引流管引流,剖腹手术等手术治疗,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病因、病理复杂,临床病程、预后表现差异较大,血清淀粉酶和CT检查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正确诊断的关键.

    作者:王雨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煤矿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口腔牙病越来越多,口腔事业随之蓬勃发展,人们对口腔科诊疗过程中医院感染的严重性和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日益关注,尤其是经过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在生活中有着广泛传播的趋势,而在口腔诊疗中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来自于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血液及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这些不洁性物,可以在口腔诊疗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污染诊疗室的空气及环境[1].因此加强医院口腔科的感染及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患者的扩散及交叉感染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晓霞;贾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又以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 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型)感染为常见.可通过手、口、空气飞沫、污染的水源等多种途径传播,多为5岁以下婴幼儿患病,潜伏期为3~6d,起病急,表现为发热,继而出现口腔疱疹,然后出现手、足、肛周丘疹及疱疹.体温一般在37.5~38.6℃,有的患儿体温也可达到40℃;手掌、脚掌均有大小不等的疱疹,为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1~4mm,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内体液较少;口腔疱疹发生于咽峡、舌面、齿龈、颊部、硬腭等多个部位,约米粒大小,部分破溃形成溃疡.多数患儿有不同程度流涎;少数患儿可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好发于春夏季,一般在5~7月份高发,此病传播途径复杂、速度快,又无特殊预防方法,因而易引起此病大范围流行、蔓延,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所以发现感染手足口病后,应及时就医,防止继续传播.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 对42例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至少3个疗程的HBO治疗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脑电图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具有良好疗效,并能缩短其病程.

    作者:关洪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识别、分级及处理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在足部的疾患.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原因,糖尿病足处理的重点在于避免下肢截肢,这个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策略来实现:识别高危足;治疗足的急性病变;预防其进一步恶化[-4].这种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

    作者:刘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猪霍乱沙门菌所致败血症1例

    我院于2010年11月2日收治1例猪霍乱沙门菌败血症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女,55岁.患者有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反复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反复发生过心力衰竭,没有经过规则治疗.入院前23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畏寒、大汗,热型为弛张热,高体温达40.2℃,发热主要是在夜间,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患者近来有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无腹泻.患者偶有咳嗽,无咳痰.患者为农民,居住环境与饮食卫生欠佳,家中饲养有牛、鸡等家畜.

    作者:彭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及探讨

    1995年Kolcaba提出舒适护理的概念(thoery of comfortcare),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受和满意度[1].由于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会引起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可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还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进行,影响患者的治疗方案.而以往手术室的工作以手术间的配合为主,属于功能护理,忽视了患者的整体感受.为使手术室的工作适应新的护理发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我院自2008年初开展在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工作,对手术患者实行了“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融入了舒适护理[2,3]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祁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拟化瘀消肿汤联合血塞通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临床观察

    在周围血管诸多疾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5is.DVT)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多发生在下肢及盆腔静脉.下肢盆腔手术、恶性肿瘤、长期卧床为高发.因其后遗症和有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对患者的工作及生命都有一定影响和威胁.有资料表明,DVT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国内DVT发病亦有上升趋势.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即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临床具有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后静脉血流逆流,浅静脉怒张或曲张,活动后肢体凹陷性肿胀、胀痛,出现营养障碍改变;皮肤色素沉着,瘀血性皮炎,瘀血性溃疡等.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以化瘀消肿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3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晓;张世强;盛玉莲;柳瑞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临床护理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原因,探寻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室4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均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恰当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充分认识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夜间低血糖的危害,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食管癌单纯放疗和食管癌体外高频热疗配合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初治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放疗组和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组(简称热放组).放疗组:2Gy/F,5F/W,总剂量60Gy;热放组:放射方法同放疗组,只是在放疗前或后1h内给予瘤床区体外高频热疗60min,每周2次.观察指标为食管的近期急性反应、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热放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放疗组的急性反应较轻,Ⅲ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的发生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食管癌,患者耐受性好,减轻了急性反应;能明显提高1~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作者:谌龙;马春峰;孙娟;王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阑尾炎误诊为宫体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23岁,因下腹隐痛,2011年8月31日首诊于妇科普通门诊,未婚,末次月经:2011年8月11日,行肛查:宫颈举痛、子宫前位、宫体压痛、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初诊为:子宫体炎.9月1日上午患者复诊妇科专家门诊:腹痛以右下腹为主呈持续性,不发热,查体:右下腹麦氏点深压痛明显,抬腿试验阳性.血常规检查WBC计数4.4×109/L,白细胞分类正常.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滴虫(-),霉菌(-);阴道清洁度工度.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积液25mm.妇科专家诊断为:阑尾炎.同时请外科医生会诊后确诊为阑尾炎.及时给予相应治疗:生理盐水250ml+头孢米诺4.0g+奥硝唑100ml/静滴,1次/d,3d.9月3日复诊:病史同上,下腹仍痛,无呕吐、不发热,腹平软、无包块,右下腹及耻骨上方压痛(±)、反跳痛(±).血常规检查WBC计数为4.6×109/L,白细胞分类正常.相应连续治疗同上.9月6日复诊:病史同上,右下腹痛自觉稍改善,无热、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深压痛(+)、反跳痛(-),未及包块.B超再次检查结果显示:盆腔积液10mm,同时排除肠系膜淋巴结炎.随后治疗继续,终疗效观察结果:阑尾炎保守治疗成功.

    作者:康正琴;邹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重症,病死率高,严重影响重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威胁其生命,过去曾称之为创伤后肺功能不全、充血性肺萎陷、休克肺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全国的统计数字表明其病死率在30%~50%[2],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23例,诊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存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间断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分散片长期小剂量间断服用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二组均给予改善鼻腔通气降颅压止吐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分散片长期间断服用抗感染,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加甲硝唑口服抗感染.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71%,对照组68.97%,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奇霉素分散片间断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俊;任春燕;张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毛霉菌病的观察与护理

    毛霉菌(aucoraceae)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物寄生菌,多寄生于土壤、肥料及水果、各种植物上,主要是由毛霉菌、总状毛霉、分支梨头霉、少根根霉及米根霉等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孢子可由呼吸进入人的肺和鼻窦引起发病,侵犯血管壁及血管腔,引起炎症及血栓,临床表现复杂,多发生在机体衰弱、免疫力低下等慢性消耗性病变个体,死亡率高达85%~100%[1].我院眼科2010年成功治疗了1例鼻眶型毛霉菌病,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于松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