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郇凤霞;王淑凤;王庆红;葛庆玲
目的 研究不同心肌Ganau构型的高血压患者血清NT-proBNP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于心内科门诊及心内科病房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184例,按照不同心肌构型分为四组,左室正常构型组(A组),左室向心性重构组(B组),左室向心性肥厚组(C组),以及左室离心性肥厚组(D组),并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的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间血清NT-proBNP的浓度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5.结论 随着心肌构型严重性的改变,血清NT-proBNP浓度也逐渐明显升高.
作者:尹杰;段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众所周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结局,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接近,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已被列为治疗CHF的一线药物,关于ACEI治疗CHF的佳剂量,临床研究尚少,我们选用较大剂量的依那普利治疗CHF108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胜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骨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也相继不断的更新,在骨科手术中C臂X光机的应用日趋频繁,我院手术室2003年2月-2009年12月,骨科手术中使用SERIES7700型C形臂X光机共计2 540例.由于使用得当,防护措施得力,从未给手术患者造成过污染,从未给工作人员带来直接损害.现将有关使用中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障碍.据临床观察,入住ICU的危重患者发生腹泻的比例较高,本文对ICU患者发生腹泻的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发生腹泻的原因并从中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危重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作者:李叶宁;方勤;韩传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老年肝病患者由于体质差、卧床、饮食不足、体内积液或腹腔感染、情绪等多种原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便秘.从而导致肠道宿便积聚,增加肠道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毒性物吸收入血,加重肝脏负担,延缓肝功能恢复,严重者诱发肝性脑病,导致肝病恶化.我科采用JS-308型结肠机为82例老年肝病便秘患者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云娟;韩素霞;闫会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反映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作为病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件,是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既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又为日后医疗纠纷提供直接证据.它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等.医院质管办加强了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监督和质控.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倪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低氧血症患者心肌酶活性异常.我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低氧血症患者进行了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如下.
作者:刘春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例1,男,56岁,身高175cm,体重54kg,以左示指外伤术后瘢痕挛缩入院,拟在肌间沟臂丛麻醉下行左示指塑形术.术前一般状态佳,心电图及实验室常规检查无异常.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126/86mmHg,心率96次/min,呼吸14次/min,血氧99%.
作者:孙孝廉;张翼宏;胡丽君;罗童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产后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若乳腺管不通畅,使乳房形成硬结,加之多为初产妇,产后无哺乳经验,分泌乳汁未得到及时排除或一些产妇乳头凹陷,婴儿不能吸吮使乳汁瘀滞于乳房中,以致乳腺管扩张,感到乳房胀痛.产后乳房胀痛是产后常见并发症,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乳胀使乳房变硬,乳头相应变短,从而使新生儿吸乳困难,产妇则因疼痛产生畏惧哺乳心理;同时,因乳胀严重,产妇易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而致泌乳减少.为了寻求解决产后乳胀的更简单有效的方法,保证母乳喂养顺利进行,我们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产后乳胀的文献报道,现将其作一概述.
作者:苏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剖宫产作为产妇本身经阴道分娩有困难或胎儿因素不宜经阴道分娩的、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而采取的非常有效的措施.剖宫产率的高低却反映了产科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剖宫产率不应该超过15%,而为何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且呈攀高趋势.本文通过我院近6年住院产妇分娩资料回顾性分析,从分娩方式的选择、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等方面探查引起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从中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作者:王利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外科领域早已是成熟手术,已被作为胆囊切除的金标准.我院2000年9月-2010年9月共施行LC 3 874例,有4例术后发生腹腔内出血,1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对其余3例再次应用腹腔镜手术, 使患者得到了及时准确的诊治,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启超;陈西兰;许明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浸润胸腔所引起的常见并发症,胸腔积液增长较快,反复穿刺引流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痛苦和营养物质的丢失,导致患者恶液质形成[1].我们应用胸腔置管引流并给予胸腔内注入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取得了显著效果[2].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桂花;刘卫民;楚思鹏;崔玉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趋势上看,到2020年,大约每四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到2040年,大约每三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日本全国人口将从目前的近1.3亿人减少到1亿左右,劳动人口将从7 900万下降到4 900万.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少子化问题为严重的国家.日本的人口问题势必对今后日本综合国力、产业竞争力以及科学技术人才产生严重影响.
作者:芮茜;赵力;李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糖尿病(DM)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要因素,占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的27.7%[1].与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相比,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因为其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且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感染和营养不良等.2008年USRDS(美国肾脏病数据系统)报道,原发病为糖尿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25%~27%,显著低于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疾病者(42%~44%).因此老年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环节.本文对3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肖太玲;王鑫;高莉;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老年痴呆是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症状.随着老年化的进程以及社会保障的发展,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家庭及社会所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如何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病及进展,是我们老年医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我们通过对80例老年高血压及老年痴呆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分析,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旨在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血压异常变化的情况及其对发病的影响.
作者:刘小黎;汪朝霞;黄炜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对胃癌患者ANH前后外周血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24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观察组在全麻诱导后行ANH,对照组未行ANH.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1)、术后1h(T2)、24h(T3)取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IL-2和IL-6的血浆浓度及其mRNA表达.结果 与T1比较,观察组IL-2、IL-6血浆浓度及mRNA表达于T2~3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于T2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2、IL-6血浆浓度及mRNA表达于T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血回输对机体的IL-2、IL-6等免疫性细胞因子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侯念果;宫倩红;戴晓凤;艾登斌;帅训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达60%~90%.多见于血糖未能很好控制,或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为常见.使患者产生麻木、疼痛、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病与血管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密切相关.至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我们对8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进行短期治疗,结果报告以下.
作者:郭献山;赵建林;耿秀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代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左室肥厚(LVH)是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LVH不仅是原发性高血压(EH)常见的靶器官损伤,也是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左室重构的标志之一[2].预防和逆转左室肥厚已成为现代心脏病治疗学的重要目标,能否逆转LVH是衡量降压药物是否理想的重要指标,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良好降血压及逆转LVH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是否也有此作用,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耿红彬;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937年Dienes等首次报道从人外阴前庭大腺脓肿分离到支原体.从此人们对解脲支原体(UU)在泌尿生殖道中的致病作用一直关注[1].UU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原因之一,是性传播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己超过淋病,即居性病门诊之首位[2].在NGU中,40%~50%由沙眼衣原体(CT)引起,20%~30%由UU引起,该病有时呈慢性、多发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女性: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男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附睾炎.且有个别患者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样皮肤损害,甚至引发不育不孕,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损害.由于UU的生物学特征是无细胞壁(缺肽聚糖),故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不敏感且易产生耐药性,尤其是UU和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者,对各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降低.韩玲芳[3]报道支原体对9种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菌株,支原体对克拉霉素产生耐药率达17.8%~21%[4,5].近年我们应用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联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顽固性支原体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吉高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心包炎、心包积液为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慢性肾衰竭的心包炎、心包积液发生率为15%,透析患者中大约3%~4%因心包炎致死.现将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136例尿毒症患者中合并心包积液的28例患者诊治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任桂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