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施继红;李冬青;李慧英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血清C-反应蛋白质, 患病率, 老年人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的检测意义.方法 以2002年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干部健康查体的离退休员工2 209人为研究人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检者的健康信息,检测空腹血糖、血清CRP浓度等相关生化指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浓度差异及其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血清CRP浓度(16.19±16.53 vs 11.62±11.56)m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9.1% vs 39.0%,27.0% vs 16.4%,14.2% vs 8.8%).结论 血清CRP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s- CRP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叠加法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MMP-3、TIMP-1的表达

    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疾病,是引起老年人关节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前期的实验表明[1]:结扎股静脉引起骨内压升高,切断腓肠肌致使局部应力改变的叠加作用,二种作用制作的动物模型,能充分反映OA软骨的退变过程,是一个研究软骨退变得成功模型.研究应用此动物模型检测MMP -3、TIMP-1等因子在OA发病中的作用.寻找OA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贺文楠;蒋振刚;左新成;黄昌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股沟疝12例复发原因分析

    我科2005年1月-2010年8月共收治第一次手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12例,均未经使用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完成,现对12例术后复发的原因做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2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11~72岁,平均37岁,第一次手术以后,复发时间5个月~6年,1年内复发率高,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9个月.首次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中首次在我科用Bassini法或Ferguson法修补者7例,在外院手术者5例不详;复发疝种类:斜疝9例,直疝3例.

    作者:蔡彦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8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妊娠囊种植于子宫的瘢痕处,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 -3],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8例,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31岁,施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时间3~14年,平均6年,孕次1~7次,产次1次.

    作者:王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妇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致单侧超长阻滞5例分析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致单侧超长阻滞的发生机制、时间及预防.方法 对5例妇科腰-硬联合阻滞后硬膜外泵镇痛致单侧超长阻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长阻滞发生在腰麻首先起效的一侧,并且和应用镇痛泵的时间有关.结论 术后硬膜外镇痛期间注意监护和访视,应用低有效浓度局麻药,出现异常麻木、感觉运动阻滞停止镇痛,及时查找原因或改用他法.

    作者:刘跃森;曲银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金雀异黄素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 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培养,MTT法检测Gen对乳腺癌生长活力 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 因Bax和癌基因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金雀异黄素对MCF-7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Giemsa染色显示,金雀异黄素处理的MCF-7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固缩、发泡,染色质凝集呈块状,并沿核周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在G1峰前可见凋亡峰,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 比率递增.蛋白水平检测表明金雀异黄素促进MCF-7细胞Bax表达升高,抑制erbB -2蛋白的表达. 结论金雀异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主要 是通过调节Bax和erbB -2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刘观昌;赵家坤;刘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循证医学实践在胸外科教学中应用分析

    在当今反映新世纪世界医学发展趋势的新生事物—循证医学(EBM)的出现带动了传统医学模式和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EBM其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佳客观研究证据,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将正确、客观的诊治方法提供给患者[1,2].为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教、研、学一体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010年我们将EBM实践应用到外科教学中,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立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中药联用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9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联用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膝关节滑液及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意义.方法 观察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02膝,采用中药复方煎剂,1剂/d,早晚分服;艾灸患侧内外膝眼及阿是穴,1次/d,每次10min,共治疗3个月;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膝关节滑波及血清透明质酸浓度.结果 90例患者痊愈57例(60膝),显效24例(30膝),有效9例(12膝).治疗后,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度(1.58±0.26)g/L较治疗前浓度(0.98±0.17)g/L显著升高(P<0.01);血清透明质酸浓度(70.29±27.30)μg/L较治疗前(122.87±34.10)μg/L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中药联用艾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膝关节滑液及血清透明质酸浓度可作为骨关节炎患者病情判断的量化指标.

    作者:任平霞;闫强;耿桂荣;白志强;韩学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与治疗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HPG和HbA1 c检测,鉴别其糖尿病性或非糖尿病性的关系.结果 82例中检出血糖增高者32例,占39.0%.确定为隐匿性糖尿病10例,应激性高血糖反应22例.结论 HPG和HbA1 c的检测对明确急性脑梗死血糖增高原因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迅;史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早期表现以肌腱末端炎为特征性病变,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有此表现,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关节为多见,表现为肿、痛和活动受限,5%~10%的患者发病时伴发热、乏力、食欲低下、消瘦、肌肉萎缩、贫血、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晨起、遇冷、长时间静止或休息后症状加重,保温或适当活动后上述症状可稍减轻.

    作者:曾小刚;李剑锴;李福顺;王海舰;肖正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的检测意义.方法 以2002年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干部健康查体的离退休员工2 209人为研究人群;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参检者的健康信息,检测空腹血糖、血清CRP浓度等相关生化指标,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浓度差异及其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结果 2型糖尿病组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血清CRP浓度(16.19±16.53 vs 11.62±11.56)mmol/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49.1% vs 39.0%,27.0% vs 16.4%,14.2% vs 8.8%).结论 血清CRP浓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s- CRP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施继红;李冬青;李慧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且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目前多数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手段[2,3].为此,我科针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随机选取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姗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全身多处刀伤致重度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报告

    1病历报告患者,男,20岁.2010年10月31日因胸、腹、左大腿部刀伤2h余来诊,曾去当地县医院,给予输升压、补液药物治疗及伤处包扎后来诊.就诊时查体:T36.9℃,P 110次/min,R 21次/min,BP 100/50mmHg,嗜睡,面色、眼睑、四肢色苍白,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对称无畸形,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颈无抵抗,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肋缘上可见一创口,长约5cm,活动性出血,左肺呼吸音减弱,肺肝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腹部平坦,上腹部剑突下可见创口,长约3cm,可见活动性出血,探查可见腹腔内容物,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一),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左下肢可见一创口,长约6cm,活动性出血,双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梅红;万小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治疗的临床应用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临床分型与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息息相关.现有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众多,目前国内应用广的分类方法是Schatzker分型[1].这些分型大部分主要是基于二维的X线片而不是三维成像,很难全面而直观地显示关节面的情况,特别是胫骨平台后侧的情况,不能够根据分型来完全理解骨折特征.此外,这些分型大部分不考虑外科显露及生物力学固定方式,我院2008年7月-2009年10月,对22例胫骨平台骨折结合螺旋CT扫描应用三柱分型[2]并予以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慧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金水宝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三大微血管并发症 之一,也是糖尿病特有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 较为隐匿,患者往往因关注血糖的控制而忽略了对 于肾脏的保护与检查,但这一病变却在不知不觉中 进行着.因此等到出现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时 才引起重视,大多错过佳治疗机会,几年后发展到 慢性肾功能衰竭.但3期以前的早期糖尿病肾病,大多能够治愈.因此,早期关注,早期检测与治疗对 糖尿病早期肾病至关重要,临床上,金水宝已经用于 临床肾病的治疗,但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治疗效果怎 样,机制怎样,尚不清楚.我院2008年4月-2011 年1月采用金水宝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45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维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分娩前对实验组进行全程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二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顺产率,降低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沿血管走行应用二维图像逐段观察血管走行情况、解剖层次及内部结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性质及时相变化.结果 共诊断动脉病变47例,其中包括多发大动脉炎9例,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7例.

    作者:边文华;刘雪峰;尹卫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见于低胎龄早产儿,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肺泡广泛萎缩及顺应性下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综合征,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PS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NRDS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基层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仍保持着较高的病死率.我院自2007年开始应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治疗NRDS,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上颌前牙埋伏牙的定位导萌及正畸治疗16例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埋伏牙的定位导萌及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6例上颌前牙埋伏牙患者,年龄12~14岁,男7例,女9例,其中上尖牙阻生8例,侧切牙及中切牙阻生8例,定位后先进行术前正畸,待间隙开展后行开放式外科手术暴露阻生牙牙冠,通过对牙面的酸蚀处理,粘结正畸托槽,链状橡皮圈加力牵引,牵引到位后常规排齐整平.结果 16例病例矫治时间平均22.5个月,术后保持二年,矫治后患者前牙覆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埋伏牙位置正常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所有病例均采用MBT矫治技术.结论 埋伏牙的位置、手术的时机、手术适应证的掌握,矫治技术的高低,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29例,在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结果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和溃疡消失时间、皮疹隐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在卧床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国外已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1],我国卫生部在等级医院评审和质量年检查中也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神经内科患者因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疾病影响常常需要卧床,卧床是压疮发生的首要因素.因此应在压疮发生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及发展.我科2010年1-1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卧床患者286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海瑞;马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