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慧明
1病历报告患者,男,20岁.2010年10月31日因胸、腹、左大腿部刀伤2h余来诊,曾去当地县医院,给予输升压、补液药物治疗及伤处包扎后来诊.就诊时查体:T36.9℃,P 110次/min,R 21次/min,BP 100/50mmHg,嗜睡,面色、眼睑、四肢色苍白,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对称无畸形,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颈无抵抗,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肋缘上可见一创口,长约5cm,活动性出血,左肺呼吸音减弱,肺肝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腹部平坦,上腹部剑突下可见创口,长约3cm,可见活动性出血,探查可见腹腔内容物,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一),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左下肢可见一创口,长约6cm,活动性出血,双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梅红;万小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见于低胎龄早产儿,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肺泡广泛萎缩及顺应性下降,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综合征,是引起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PS及呼吸机的广泛应用,NRDS治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基层医院因医疗条件限制仍保持着较高的病死率.我院自2007年开始应用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PS治疗NRDS,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培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沿血管走行应用二维图像逐段观察血管走行情况、解剖层次及内部结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性质及时相变化.结果 共诊断动脉病变47例,其中包括多发大动脉炎9例,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7例.
作者:边文华;刘雪峰;尹卫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 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培养,MTT法检测Gen对乳腺癌生长活力 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 因Bax和癌基因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金雀异黄素对MCF-7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Giemsa染色显示,金雀异黄素处理的MCF-7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固缩、发泡,染色质凝集呈块状,并沿核周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在G1峰前可见凋亡峰,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 比率递增.蛋白水平检测表明金雀异黄素促进MCF-7细胞Bax表达升高,抑制erbB -2蛋白的表达. 结论金雀异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主要 是通过调节Bax和erbB -2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刘观昌;赵家坤;刘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牙埋伏牙的定位导萌及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6例上颌前牙埋伏牙患者,年龄12~14岁,男7例,女9例,其中上尖牙阻生8例,侧切牙及中切牙阻生8例,定位后先进行术前正畸,待间隙开展后行开放式外科手术暴露阻生牙牙冠,通过对牙面的酸蚀处理,粘结正畸托槽,链状橡皮圈加力牵引,牵引到位后常规排齐整平.结果 16例病例矫治时间平均22.5个月,术后保持二年,矫治后患者前牙覆合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前牙埋伏牙位置正常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所有病例均采用MBT矫治技术.结论 埋伏牙的位置、手术的时机、手术适应证的掌握,矫治技术的高低,是矫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以腹部外科手术后继发的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无张力症[1].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率0.3%~10%[2].我科自1990年1月-2009年1月食管、贲门癌术后共发生胃瘫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振怿;左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砷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地壳的平均含量为2mg/kg,地球深处含量更高,可达620mg/kg.无机砷是国际癌症中心(IARC)确认的人类致癌物,可致皮肤癌、肺癌并伴有其他内脏癌的高发.因此,长时间的接触过量的砷可造成机体的严重损害.人类摄砷的主要途径是饮水和食物.食物中含有机砷和无机砷,而饮用水中则主要含有As3-、As1-、As0、As1+、As3+和As5+等多种形式的无机砷.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现在砷污染引发明显的全球健康问题,据估计印度和孟加拉国约6千万至1亿人目前处在饮水砷污染的风险中,中国某些地区和台湾省、越南、尼泊尔等也有砷中毒流行[1].地方性砷中毒严重危害着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改水、改炉改灶控制了高砷对人体的进一步危害[2].
作者:郭云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23岁,因“反复发作性四肢麻木、乏力、软瘫20余天,又发半小时”于2010年9月3日收入院.患者于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乏力,上肢抬举困难,双下肢不能行走,无发热、颈痛,无胸闷、心慌,无言语不清,无腹痛、腹泻,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抽搐,来我院急诊,经查血生化,以“低钾麻痹”收入院.入院查体:T 37.4℃,BP 120/80mmHg,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清,智能正常.
作者:王丽霞;孙润明;白雪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疾病,是引起老年人关节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前期的实验表明[1]:结扎股静脉引起骨内压升高,切断腓肠肌致使局部应力改变的叠加作用,二种作用制作的动物模型,能充分反映OA软骨的退变过程,是一个研究软骨退变得成功模型.研究应用此动物模型检测MMP -3、TIMP-1等因子在OA发病中的作用.寻找OA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贺文楠;蒋振刚;左新成;黄昌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血糖增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HPG和HbA1 c检测,鉴别其糖尿病性或非糖尿病性的关系.结果 82例中检出血糖增高者32例,占39.0%.确定为隐匿性糖尿病10例,应激性高血糖反应22例.结论 HPG和HbA1 c的检测对明确急性脑梗死血糖增高原因以及指导临床实践,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高迅;史志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介绍幽门旷置术用于42例Treitz韧带附近小肠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42例小肠Treitz韧带附近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并行幽门旷置式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未有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改良幽门旷置术对Treitz韧带附近小肠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作者: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鲁朝敏;顾焱辉;张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现代医学模式的概念,即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注重人类生命的内在质量,强调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1].医学关注的不仅仅是疾病本身,医疗活动背后还具有文化、政治、经济、伦理等各种社会因素;疾病也不仅仅是身体的疾病,而是致病因子使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和环境因素参与的结果[2],因而,这就要求临床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还提出了更高的人文素质要求.
作者:毕海荣;穆敬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断肢(指)再植是将断离的肢体重新接上,使之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并恢复其活动和功能.这是非常细致的手术,再植的成功不但取决于医生精湛的技艺,而且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对断肢(指)再植的患者,术后应进行全面观察,准确记录,精心护理,以保障患者安全,争取再植成功.
作者:车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理工作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以及人们追求新的生命质量观,要求护士提供给患者的护理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病的弱势人群,每天24h直面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既要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健康,又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护理,这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为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护士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旨在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生物-社会-心理的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切实提高医患沟通能力[1],医患沟通首先要求医务人员有良好医德风范和职业操守,这是低要求同时也是基本的要求,在沟通过程中沟通技巧非常重要,它包含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多方面信息互动,全方位地影响患者就医心理.医学生的沟通技能是本科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之一[2].
作者:史国栋;史建刚;王来跟;沈宏亮;张凤琴;季华萍;叶晓健;贾连顺;袁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病历报告男,58岁,既往健康,2010年9月10日以腹痛病为主诉来院,入院前8h无任何诱因突然腹、腰及左下腹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继而恶心、呕吐急诊入院,查体:BP 150/98mmHg,急性痛苦病容,烦躁不安,呻吟不止,心界向左扩大,心率90次/min、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双期杂音,脐周压痛(+),肾区扣击痛(+),左下肢活动受限,左股动脉搏动消失,左下肢趾端苍白,左下肢皮温低于右侧,临床拟诊:风心病,主动脉瓣病变,多发性动脉栓塞.
作者:蒙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29例,在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结果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和溃疡消失时间、皮疹隐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且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目前多数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手段[2,3].为此,我科针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随机选取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姗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致单侧超长阻滞的发生机制、时间及预防.方法 对5例妇科腰-硬联合阻滞后硬膜外泵镇痛致单侧超长阻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长阻滞发生在腰麻首先起效的一侧,并且和应用镇痛泵的时间有关.结论 术后硬膜外镇痛期间注意监护和访视,应用低有效浓度局麻药,出现异常麻木、感觉运动阻滞停止镇痛,及时查找原因或改用他法.
作者:刘跃森;曲银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下颌骨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多因外伤而引起,约占颌骨折的80%,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咬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根据临床经验,为多例颌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苏文连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