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早期表现以肌腱末端炎为特征性病变,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有此表现,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关节为多见,表现为肿、痛和活动受限,5%~10%的患者发病时伴发热、乏力、食欲低下、消瘦、肌肉萎缩、贫血、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晨起、遇冷、长时间静止或休息后症状加重,保温或适当活动后上述症状可稍减轻.
作者:曾小刚;李剑锴;李福顺;王海舰;肖正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护理工作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以及人们追求新的生命质量观,要求护士提供给患者的护理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有病的弱势人群,每天24h直面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既要帮助患者恢复躯体健康,又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护理,这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为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护士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旨在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提高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国外已将压疮的发生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指标之一[1],我国卫生部在等级医院评审和质量年检查中也将压疮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神经内科患者因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疾病影响常常需要卧床,卧床是压疮发生的首要因素.因此应在压疮发生前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及发展.我科2010年1-12月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护理卧床患者286例,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田海瑞;马利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临床治疗常需要2~4个疗程,期间需要观察淋巴结大小变化,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修改确定,目前首选方法是应用高分辨率超声,直观淋巴结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现将我院超声诊断和追踪观察的610例患儿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垂平;谷伟;杨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 -7凋亡的影响及凋亡相关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 选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体外培养,MTT法检测Gen对乳腺癌生长活力 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基 因Bax和癌基因erbB-2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金雀异黄素对MCF-7细胞体外生长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Giemsa染色显示,金雀异黄素处理的MCF-7细胞呈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细胞固缩、发泡,染色质凝集呈块状,并沿核周分布.流式细胞仪检测在G1峰前可见凋亡峰,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凋亡 比率递增.蛋白水平检测表明金雀异黄素促进MCF-7细胞Bax表达升高,抑制erbB -2蛋白的表达. 结论金雀异黄素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阻滞细胞于G2~M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主要 是通过调节Bax和erbB -2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刘观昌;赵家坤;刘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临床分型与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息息相关.现有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众多,目前国内应用广的分类方法是Schatzker分型[1].这些分型大部分主要是基于二维的X线片而不是三维成像,很难全面而直观地显示关节面的情况,特别是胫骨平台后侧的情况,不能够根据分型来完全理解骨折特征.此外,这些分型大部分不考虑外科显露及生物力学固定方式,我院2008年7月-2009年10月,对22例胫骨平台骨折结合螺旋CT扫描应用三柱分型[2]并予以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慧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因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胸腔积液伴随症状的出现而受到影响.临床多采用胸膜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或硬化剂抑制胸腔积液渗出和造成胸膜粘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各方研究报道不仅药物选择多种多样,相同药物胸膜腔内灌注的方法也有很大出入.我科自2006年较多应用核糖核酸Ⅱ胸膜腔内注入形成胸膜固定的方法治疗肺癌导致的恶性胸腔积液,曾采用不同的方法.为优化治疗,设计此研究比较了二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海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20岁.2010年10月31日因胸、腹、左大腿部刀伤2h余来诊,曾去当地县医院,给予输升压、补液药物治疗及伤处包扎后来诊.就诊时查体:T36.9℃,P 110次/min,R 21次/min,BP 100/50mmHg,嗜睡,面色、眼睑、四肢色苍白,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对称无畸形,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无颈动脉异常搏动,颈无抵抗,胸廓对称无畸形,左侧肋缘上可见一创口,长约5cm,活动性出血,左肺呼吸音减弱,肺肝浊音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6肋间,腹部平坦,上腹部剑突下可见创口,长约3cm,可见活动性出血,探查可见腹腔内容物,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墨菲征(一),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脾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左下肢可见一创口,长约6cm,活动性出血,双侧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梅红;万小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下颌骨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多因外伤而引起,约占颌骨折的80%,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咬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根据临床经验,为多例颌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苏文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用医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与被引流区之间的中介,在利用透性粘贴薄膜封闭被引流区使之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引流系统,是处理创面的全新方法[1],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月有2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卞宝花;牛海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托烷司琼与昂丹司琼在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TP方案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组(37例)用药为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对照组(38例)用药为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每组患者均接受二个周期以上的化疗.观察对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对恶心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64.8%和60.5%,对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分别为75.6%和71.0%,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对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托烷司琼1次/d,用药方便,依从性好.
作者:孙宝刚;赵林;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沿血管走行应用二维图像逐段观察血管走行情况、解剖层次及内部结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性质及时相变化.结果 共诊断动脉病变47例,其中包括多发大动脉炎9例,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7例.
作者:边文华;刘雪峰;尹卫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且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目前多数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已成为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手段[2,3].为此,我科针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随机选取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和护理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姗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快速心房纤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而快速心房纤颤又加重心力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及时迅速的加以控制[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快速心房纤颤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学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医院,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实习生带教基地.2006年6月-2011年5月共接受护理实习生300人次,学历:中专82人次,大专186人次,本科32人次.年龄17~23岁.时间以一个月为实习期,前一周对入科环境了解、适应;中期ICU专科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学习阶段;后一周考核学习结果,反馈意见、总结新的教学方法.采取方法:专人统一培训、考核,及一对一的带教管理,有针对性、启发性的细节管理、重点加强学生的角色转换、主动性学习思考,加强沟通及法律观念的建立等,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以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合理的带教方法是成功带教的一个有利条件和学生平稳过渡的基石[1].现总结如下.
作者:宋俊英;马俊英;石宁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断肢(指)再植是将断离的肢体重新接上,使之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并恢复其活动和功能.这是非常细致的手术,再植的成功不但取决于医生精湛的技艺,而且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对断肢(指)再植的患者,术后应进行全面观察,准确记录,精心护理,以保障患者安全,争取再植成功.
作者:车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或达到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妇贫血、休克、产后感染,重者可并发席汉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等,甚至危及生命,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3].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车晓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4.8‰,东北、西北、华北高于南方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易出现急性发作.该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展而来.在急性发作期,西医常给予控制感染、改善通气、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等治疗.在临床上,如在这些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配合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其疗效会明显提高[1].
作者:扈永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年5月-2009月12月,我们收治31例女性膀胱颈纤维化导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经尿动力学及膀胱镜检确诊,均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女性患者31例,年龄16~77岁,平均51岁.病程5个月~6年.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尿等待、排尿困难、尿无力症状,合并尿路感染5例.31例大尿流率均<15ml/s,平均为7.4ml/s.
作者:闵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以腹部外科手术后继发的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无张力症[1].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率0.3%~10%[2].我科自1990年1月-2009年1月食管、贲门癌术后共发生胃瘫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振怿;左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