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车晓萍

关键词:产后出血, 护理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或达到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产妇贫血、休克、产后感染,重者可并发席汉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等,甚至危及生命,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3].因此,应特别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妇的死亡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沿血管走行应用二维图像逐段观察血管走行情况、解剖层次及内部结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方向、性质及时相变化.结果 共诊断动脉病变47例,其中包括多发大动脉炎9例,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动脉瘤11例,夹层动脉瘤7例.

    作者:边文华;刘雪峰;尹卫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5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29例,在用利巴韦林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结果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口腔疱疹和溃疡消失时间、皮疹隐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可有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腹股沟疝12例复发原因分析

    我科2005年1月-2010年8月共收治第一次手术后复发的腹股沟疝12例,均未经使用无张力疝修补的方法完成,现对12例术后复发的原因做初步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2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11~72岁,平均37岁,第一次手术以后,复发时间5个月~6年,1年内复发率高,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9个月.首次手术方法:本组病例中首次在我科用Bassini法或Ferguson法修补者7例,在外院手术者5例不详;复发疝种类:斜疝9例,直疝3例.

    作者:蔡彦聪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人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老年颅脑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12月入院治疗的37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析GCS,颅脑损伤类型,影响预后的主要并发症及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各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死率与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损伤后并发症密切相关.颅脑损伤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挫裂伤伴脑内多发性血肿,脑干损伤者病死率较高.颅脑损伤后伴有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或2~3种并发症同时发生时对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颅脑损伤程度,类型,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老年人反应较为迟钝,主动早期预见性检查和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张兴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误诊为急腹症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27岁.因突然腹痛1周,加重1d急诊入院.2010年12月1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针刺样,无放散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在某社区门诊就诊考虑胃肠型感冒,未予治疗.此后疼痛持续存在,12月19日因腹痛持续不缓解,且明显加重来我院就诊,查血尿便常规均正常,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口服,20日因腹痛加重到某院就诊建议查腹部超声,21日到我院门诊查腹部超声未见异常,急诊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收入我科.

    作者:陈宏业;张庆鹏;原振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分析

    目的 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组患者29例,采用PF-NA方法有限切开固定老年粗隆间骨折.结果 29例患者经过10~31周随访,无断钉,髋内翻,头钉切出、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9.6%.结论 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使患者恢复到患病前状态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北;刘伟峰;王俊;樊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郑州市某商业区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目的 了解某商业区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寻求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位于商业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5岁以下儿童本地户籍人口与非户籍儿童死亡进行比较.结果 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构成比明显高于户籍儿童,前四位死因分别为早产低体重,诊断不明,意外窒息和其他意外,流动儿童死亡未治疗比率明显高于户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高于本地户籍儿童,加强流动人口妇幼保健服务利用率有待提高.

    作者:张琪;张媛;金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下颌骨折的护理

    下颌骨折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病,多因外伤而引起,约占颌骨折的80%,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咬合关系紊乱和下颌运动障碍,给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的痛苦.根据临床经验,为多例颌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作者:苏文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Treitz韧带附近小肠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介绍幽门旷置术用于42例Treitz韧带附近小肠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11年3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42例小肠Treitz韧带附近肿瘤行根治性切除并行幽门旷置式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与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术后未有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改良幽门旷置术对Treitz韧带附近小肠肿瘤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作者: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鲁朝敏;顾焱辉;张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瘫31例诊治分析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一种以腹部外科手术后继发的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无张力症[1].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率0.3%~10%[2].我科自1990年1月-2009年1月食管、贲门癌术后共发生胃瘫3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振怿;左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AS)又名类风湿脊柱炎.早期表现以肌腱末端炎为特征性病变,8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程中有此表现,以下肢大关节如:髋、膝、踝关节为多见,表现为肿、痛和活动受限,5%~10%的患者发病时伴发热、乏力、食欲低下、消瘦、肌肉萎缩、贫血、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逐渐出现下腰部疼痛,肌肉痉挛及僵硬,晨起、遇冷、长时间静止或休息后症状加重,保温或适当活动后上述症状可稍减轻.

    作者:曾小刚;李剑锴;李福顺;王海舰;肖正权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体检中高尿酸血症123例分析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血中浓度受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多.许多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促进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而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常规查体的450例老年人进行的高尿酸血症调查,分析了高尿酸血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作者:辛克弘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早产的临床治疗进展

    早产约占所有分娩的5%~15%,近年有上升趋势.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75%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约有25%存活的早产儿并发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防止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关键.

    作者:余燕;李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叠加法骨性关节炎模型软骨MMP-3、TIMP-1的表达

    骨性关节炎(OA)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疾病,是引起老年人关节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前期的实验表明[1]:结扎股静脉引起骨内压升高,切断腓肠肌致使局部应力改变的叠加作用,二种作用制作的动物模型,能充分反映OA软骨的退变过程,是一个研究软骨退变得成功模型.研究应用此动物模型检测MMP -3、TIMP-1等因子在OA发病中的作用.寻找OA的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贺文楠;蒋振刚;左新成;黄昌林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D)发生的特点,为血管性痴呆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经CT或MRI证实),3个月后行相关神经心理评估量表检测,依据评分结果分为痴呆组12例,非痴呆组38例.另取23例认知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①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为24%,MMSE评分和MOCA评分呈高度相关(r=0.841,P=0.000).②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比较,各梗死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③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比较,吸烟有差异(P<0.05),余各危险因素均无明显差异.④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管病与脑白质病变有差异(P<0.05).⑤痴呆组与非痴呆组、对照组比较,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即刻记忆、注意计算、短程记忆、语言复述、阅读理解、语言理解、言语表达有差异(P<0.01),非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物体命名有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高,大部分认知亚项均可累及,脑血管病与脑白质病变是其高危因素.

    作者:李娜;毕鹏翔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手术中置入输尿管支架49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后腹腔镜手术中放置双J管的方法.方法 对49例腹腔镜下肾盂及输尿管修补术患者,利用腹腔镜吸引器当作操作管道,在导丝的引导下放置双J管.结果 49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操作时间2~8min,平均5min.未发生输尿管穿孔,均下到膀胱内,术后3~4周顺利用膀胱镜拔出.41例荻随访2~48个月,平均9.4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利用吸引器管道放置双J管,方便快捷,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元;金铁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快速心房纤颤30例临床分析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快速心房纤颤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而快速心房纤颤又加重心力衰竭,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应及时迅速的加以控制[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6月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快速心房纤颤患者30例,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学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Framing ham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在50~59岁为1%,而80~89岁为10%,从50~89岁年龄增长10岁,患病率约增长1倍[1].目前,心衰患者死亡率仍居高不下,4年死亡率达40%[2].因此以肺淤血表现为主的老年人的急性左心衰竭,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发病率较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反应性差,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如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病情可迅速缓解.

    作者:田先锋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

    灭菌效果监测是评价灭菌方法是否合理、灭菌效果是否可靠的必要手段.在灭菌过程中,虽然我们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也有可能使灭菌失败.因此,为了保证灭菌质量,必须严格进行高压灭菌器效果监测[1].目前,我院使用的灭菌设备,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带、B-D试验)、生物监测.三种方法有着不同的目的和意义,因此,不可相互替代,只能互相结合使用.

    作者:焦秀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8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妊娠囊种植于子宫的瘢痕处,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上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1 -3],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8例,患者年龄20~43岁,平均31岁,施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时间3~14年,平均6年,孕次1~7次,产次1次.

    作者:王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