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渔船硫化氢中毒事件调查

张恩惠;朱小方;俞国祥

关键词:硫化氢, 中毒, 调查, 预防
摘要:报道一起渔船硫化氢中毒事件,调查显示事故原因为鱼体有机蛋白分解、腐败产生硫化氢气体,船员下仓作业及救护没有安全防护而导致5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采取保鲜新工艺,控制中毒源产生,落实个人防护,预防和遏制职业中毒发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安全促进研究现状

    该文结合世界伤害发生及其危害概况、社区伤害的主要问题,提出社区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分析和选择了社区伤害干预策略,以期大程度地保障社区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吴芬;夏庆华;李延红;卢伟;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氟化物损伤的临床救治体会

    通过对两起6例有机氟化物致伤患者救治情况的回顾,发现不同种类有机氟化物所造成的机体损伤不尽相同,四氟乙烯纯品致伤以缺氧性窒息表现为主;而其生产残液造成的损伤以呼吸系统损伤为首要表现,同时可累及心血管系统.早期有效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杰;贾芸玲;孙炳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作用评价

    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虽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检查项目,但对于从事接触某些化学危害因素的作业人群而言,其确是一项必备的检查手段或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作者参与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多年,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更完善地搞好职业健康检查,特别是眼底检查,该文从职业健康检查中眼底检查的意义、眼底检查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眼底检查在上岗前体检中的作用、眼底检查与其他一些慢性病的关系以及眼底检查与其他眼部疾病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眼底检查在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不同作用予以分析、评价.

    作者:闻建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度冷丁致呼吸抑制1例报告

    1病例简介患者,男,41岁,因双腰部疼痛伴血尿10d于2004年8月31日9:20入院.体检:T36.8℃,P82次/min,BP 148/112 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肾未扪及,双肾区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B超提示:双肾结石,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右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杨茂琼;唐丽萍;何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职业与膀胱癌(待续)

    膀胱癌是人类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除吸烟外职业暴露是其主要的病因.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染料、橡胶、制革、铝生产、钢铁铸造、油漆、铅冶炼和卡车司机等行业中,工人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增加,其中芳香胺、多环芳烃、铅和柴油机尾气等为主要暴露因素.

    作者:于立群;蒋守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乙酰胺联合乙醇抢救氟乙酰胺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乙酰胺联合无水乙醇抢救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氟乙酰胺中毒基础上,加用无水乙醇,比较107例治疗组患者及99例对照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抽搐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酰胺联合无水乙醇抢救急性重度氟乙酰胺中毒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段华玲;车娟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燃煤电厂职业病危害调查与分级

    为了解某燃煤电厂的职业卫生现状,确定其是否符合卫生学要求,按规范标准检测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浓度(强度),并对粉尘、噪声、毒物作业进行分级.结果粉尘、毒物分级均为0级;噪声作业0级占25.81%,Ⅰ级岗位占35.48%,Ⅱ级岗位占38.71%.粉尘点合格率(短时间浓度超标)与危害分级两者出现不符的情况下,以粉尘职业危害分级结果确定危害程度较合适.

    作者:李陆明;孙晓楼;马冀;肖结良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中学麻疹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4年2月2日至26日,江都市高徐镇中学发生了一起麻疹暴发流行,451名学生中共发病47人,罹患率为10.42%.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公司违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案案例评析

    某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对全部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也未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处罚款3万元.通过行政诉讼,法院支持处罚,并强制执行.

    作者:周承来;董良云;杨伦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上岗前体检中受检者氟牙症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上岗前体检中受检者氟牙症患病情况.方法选择上岗前体检中1 692名受检者为观察对象,询问一般情况、原居住地,常规方法检查牙齿、口腔黏膜,采取Dean分类法检查氟牙症,并记录氟牙症患病程度.结果在1 692例受检者中,氟牙症患者共有51例,总检出率为3.01%,氟牙症指数为0.08,患者主要来自四川、重庆、河南、陕西、云南、贵州等省市.结论氟牙症具有地区性分布特点,本次检查中氟牙症总患病率和指数都较低,属正常范围.

    作者:覃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4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毒理学领域期刊简介

    利用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ce information,简称ISI)2004年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数据[1],将SCI收录的有关毒理学(TOXICOLOGY)期刊介绍给同行,供大家在查阅和发表SCI收录文章时参考.所介绍的内容包括该刊的名称、ISSN、影响因子、年发表期数、出版国等.

    作者:王威;金如锋;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对某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结果表明该项目存在50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盐酸、氢氟酸、硫酸、氯、氨、氢氧化钠、氟化物、砷化氢、丙酮、异丙醇、噪声等,经检测全部低于职业接触限值,但存在某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毛国传;王群利;冷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药罐合用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针刺、药物、拔罐三者合用治疗护理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皮肤针扣剌、药物涂擦患处,配以拔罐治疗与护理.结果经过二个疗程治疗,治愈83例,有效4例,有效率100%.结论针刺、药物、拔罐及护理并用是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锦秀;廖伯年;张蜀;李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职业人群中尿砷的试验探讨

    该文就辖区内烟囱专职清洗工人的尿样就现有的试验条件,用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砷,对试验条件、方法在实践中进行探讨,取得了满意效果,说明该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作者:罗春红;易海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建住宅装修后化学污染特征分析及防制对策

    目的探讨因装修导致室内污染的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新建小区住宅卫生学调查均采用问讯填写调查表方式;监测方法和评价标准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30户新装修住宅的141个监测点进行空气中有害污染物测定.结果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有超标,以甲醛超标严重,超标率达60.99%,TVOC超标率为26.95%;居室各房间均有分布,以主卧和书房浓度较高,甲醛高超标8.5倍;TVOC高超标7.7倍;装修6个月后,污染物明显下降,但在冬季装修的居室会在来年夏季出现污染物浓度回升的现象.结论甲醛和TVOC是新装修居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超标严重的主要分布在装载度商的房间;装修季节对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明显影响,春夏季温度高的季节装修好于冬季;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装修好6个月后,甲醛等污染物已降至较低水平,后对防治污染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制对策.

    作者:王小林;朱晓英;郑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尿2,5-己二酮在职业危害评价中作为生物标志物应用指标的探讨

    目的对车间空气中正己烷和作业环境人群尿中2,5-己二酮测定,验证2,5-己二酮作为生物代谢物在接触正己烷的职业危害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6家皮件加工厂黏胶车间空气中正己烷和作业人群尿中2,5-己二酮进行同步测定,另选择1家服装加工厂和1个职业服装学校作为非接触正己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环境空气中正已烷浓度与作业职工尿中2,5-己二酮含量呈正相关,r=0.899,P<0.05;通过对检测尿样中2,5-己二酮异常值逆向调查,验证其作为接触正已烷的生物标志物具有的实际意义,采用SPSS混合样本剖析法分析,对不同接触人群的尿2,5-己二酮测定值统计,推测其生物限值在8.92~1136mg/L范围.结论尿2,5-己二酮可以作为接触正己烷职业危害评价中灵敏、特征性强的生物标志物应用指标.

    作者:张立军;齐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蓄电池企业迁建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目的对某蓄电池企业迁建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方法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铅尘、硫酸、氢氧化钾、高温和噪声,部分岗位铅浓度超标.结论蓄电池生产过程铅危害严重,企业应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及健康教育,改善劳动条件.

    作者:张霞;高金平;孙广文;吴世达;王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玻璃厂高温和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江门市浮法玻璃厂高温和噪声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65名浮法玻璃厂高温、噪声作业工人和221名办公室人员进行血压测量、相关因素调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温、噪声、吸烟、年龄、性别均对高血压患病有显著影响(P<0.05),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结论高温、噪声、吸烟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通过干预措施,取得了实效,使工人的血压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作者:刘玉君;覃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一起煤烟型烟雾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煤烟型烟雾事件发生原因、临床特征及相应的预防救援措施.方法开展此次突发事件全程调查,对收集的病例、地理气象、环境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煤烟型烟雾事件是因高含硫量燃煤产生的SO2污染大气,在河谷地带环境中和逆温气象条件下综合作用而引起.结论预防途径重在控制污染源,救援关键在于脱离污染环境、给氧、对症治疗等.

    作者:谷明慧;李俊卿;韦先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蓄电池充电工慢性铅中毒一例报告

    某运输公司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造成铅污染,操作间未安装通风换气设备,操作工自我防护意识差,导致慢性铅中毒发生.

    作者:赵卫东;刘喜房;王保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