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8例

郭晓霞

关键词:硫酸二甲酯, 中毒, 肺水肿
摘要:1 中毒情况2000年5月,8名农民工在一塑料大棚下挖2年前废弃的2 个贮有硫酸二甲酯的贮液罐,为运输方便将第一个罐内残留的约1吨油水样的液体倒在地上,当时在场人员即闻到轻度刺激性味道,不同程度咽部不适干燥、发痒、流泪并有咳嗽、胸闷.在该环境中工作约2h,症状渐加重,随后到当地村诊室就诊,未予治疗,8h后转我院.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隐匿式”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报告

    1 病例介绍患儿男性,1.5岁,住院号45121.因突发憋气、意识不清1h急诊就医.患儿病前1h吃炒鸡蛋时突然呛咳2声后出现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口周发疳、大便失禁.去附近保健站打一针(用药不详),治疗无效,来我院急诊科.当时患儿中度昏迷状态,三凹征阳性,面色苍白,两眼上翻,双瞳孔缩小2mm,对光反应弱.颈强直,双肺散在痰鸣音,心率150次/min,律齐,腹软,四肢发软.立即给予吸氧、吸痰.拟诊:气管异物.急请耳鼻喉科会诊,喉镜、胸透未见明显异物阻塞气道.这时患儿病情迅速恶化: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加重,面部肌肉抽搐,双瞳孔直径1mm,大汗,双侧Babinski征阳性.据此考虑是否存在有机磷中毒的可能性?试用阿托品1mg静脉推注,呈阴性反应,急查全血胆碱酯酶(ChE)活性:0单位(试纸半定量法;正常参考值:30~80单位).同时反复追问有无农药接触史,家人回忆:发病当日上午8时许,曾发现患儿拿甲胺磷农药瓶盖含于口中,当即将瓶盖打掉,未给漱口、洗手,约0.5h后吃饭时发病.甲胺磷农药接触史明确,诊断成立.立即进行洗胃,清洗双手皮肤,先后给予阿托品1~2mg/10~15min,静脉推注,症状无改善,3mg/15min静脉推注2次后,瞳孔无变化,双肺水泡音减少,改用阿托品5mg/15min静脉推注,同时给解磷定、甘露醇、地塞米松及少量新鲜全血静脉输入,约2h后,瞳孔散大至5mm,对光反应迟钝,双肺痰鸣音、水泡音消失,皮肤干燥,意识转清,阿托出减量维持.入病房.继用解磷定、多次输新鲜全血及对症处理,治疗7d痊愈出院.阿托品总计用量58.5mg,解磷定8g.

    作者:李少朋;黄爱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适应改革新形势求生存求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及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实行,职工医院有一天势必要离开企业的“庇护”而走上自己求生存、求发展的路子.如何去适应新形势,为今后的生存发展做好铺垫呢?近年我院在以下几疗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努力.

    作者:冼卓杭;邹正道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企业医院分离的困难和对策

    企业医院从企业分离出来,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这对企业医院来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院是福建省第一批进行分离的企业医院,现将我院分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相应的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叶以铨;涂育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社区卫生服务初探

    为了配合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我院于1999年一季度开始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以适应巨化社区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作者:毕慧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吸入硫酸二甲酯中毒8例

    1 中毒情况2000年5月,8名农民工在一塑料大棚下挖2年前废弃的2 个贮有硫酸二甲酯的贮液罐,为运输方便将第一个罐内残留的约1吨油水样的液体倒在地上,当时在场人员即闻到轻度刺激性味道,不同程度咽部不适干燥、发痒、流泪并有咳嗽、胸闷.在该环境中工作约2h,症状渐加重,随后到当地村诊室就诊,未予治疗,8h后转我院.

    作者:郭晓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二氧化硫引起男性咽充血调查分析

    二氧化硫(SO2)常用于生产硫酸,具有刺激性、易腐蚀的特点.对人体主要影响眼和呼吸道黏膜,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1].本文就二氧化硫引起男性咽充血作一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瑞元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

    某畜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于1999年4月建立烧烤车间,主要生产各类鸡肉串.烧烤燃料使用木炭,产生有害因素主要是一氧化碳等.工艺流程是:鸡肉→成串→蒸煮→烧烤→包装出厂.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乐清市某镇办矿灯厂熔铅浇铸车间尘毒治理效果报告

    某镇办企业熔铅浇铸车间从1976年开始生产矿灯蓄电池和汽车蓄电池产品,以铅为主要原料.由于其工艺与设备结构陈旧,技术措施跟不上,导致车间铅尘污染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为加强治理,解除铅尘污染,1994年下半年在一领导重视下,投资6万元技改资金,将该车间以原来凭手工浇铸操作改造为机械浇铸机进行机械操作,并更新配置了二台通风排毒装置,经该机投入试产使用半年后,显著地减轻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又改善了作业环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者:游矢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析因分析吸烟对接铅工人尿铅含量的影响

    有资料报道,吸烟与铅吸收有协同作用,但尚无定论[1].为探讨空气中铅浓度不同的各工序工人尿铅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吸烟作用的关系,我们对某蓄电池厂278名接触铅作业工人尿铅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猛;张学庆;王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九家家具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为了解辖区内家具行业职业卫生状况,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工作,我们对9家家具企业进行了职业卫生调查.

    作者:朱美芬;樊海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例重度氨气吸人性中毒患者的治疗体会

    本中心今年收治2例急性氨气中毒病人,其中一例为重度氨气中毒伴呼吸道灼伤,肺水肿,双眼角膜、结膜灼伤,因抢救无效死亡.从中使我们得到一些治疗体会.

    作者:田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在医改的挑战和机遇中求发展

    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卫生体制改革,使现有医疗体系格局发生改变,并给医疗机构带来深远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

    作者:李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述重庆化工中心医院的股份制改革

    1 重庆化工中心医院简况重庆化工中心医院又为重庆天原化工总厂职工医院,与所有的厂矿企业医院一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挂靠属于国有大型企业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它的兴衰、发展,与企业的兴衰、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意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天原医院也随着天原厂的兴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医院原有100余人,开设科室齐全,编制病床100张,有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及设备齐全的手术室,能开展普外科及妇产科大多数手术及一些专科手术,对内、儿、皮肤科的疑难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内科危重病的抢救居同级水平之上.

    作者:蔡华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医学、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工业探伤等各类辐射源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等诸多行业中.虽对及时诊断疾病和促进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

    作者:王启珍;张慧娟;徐晓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四早方案”提高成批化学中毒的救治水平

    目的探讨“四早”救治方案在成批化学中毒救治过程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4年内8批病人实施“四早”救治方案,即早期现场处理,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早期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对重度吸入中毒病人坚持早期气管切开.结果成批化学中毒病人应用“四早”救治方案后显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结论对成批化学中毒病人实施“四早”救治方案是有效的,可行的.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的应急救援对策

    职业性有机氟中毒,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吸入过量的有机氟单体、裂解气、残液气或热解气,引起的以急性肺损伤为主的疾病.国内历次发生群体重度有机氟中毒,均是有机氟气体或残液气意外泄漏而吸入中毒.其理化特性为无色无味无臭的氟碳化合物,比空气重[1].吸入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干咳、乏力、胸闷等上感样症状,因错失早期诊治机会,未及时进行预见性治疗,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肺纤维化、ARDS或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在生产单位因设备故障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吸入有机氟裂解气、热解物或单体,其吸入史较明确,诊断较易确定.不论何种原因导致的有机氟吸入,其早期诊治非常重要.由于中毒早期无特异症状和体征,易造成误诊、误治.笔者根据事故分析及临床经验,谈谈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对策,供广大同仁参考.

    作者:余清卿;黄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淄博市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现代化一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较准确地提供职业放射工作人员接收的剂量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改善工作场所的防护条件和进行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淄博市1990年559例个人剂量与1995年340例个人剂量监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连生;董恒兰;孙秀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谈企业医院在医改中面临的问题及出路

    在当前改革大潮中,企业医院面临着比卫生部门医院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企业医院隶属企业,受企业的直接领导,其建设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财力和企业领导的意愿.企业医院的技术、设备落后,人才匮乏,竞争意识不足,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医院在“吃大锅饭”的状态下,存在着管理水平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作者:徐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28例氯甲烷中毒临床分析

    氯甲烷(又称一氯甲烷或甲基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作溶剂、氧化剂和甲基化剂.我所在1998~2000年同共收治三起氯甲烷中毒病人共28例,经抢救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现作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刘建宁;韩吾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硫化氢中毒事故的调查

    2001年7月10日我市某厂因违章进反应釜操作,发生2人死亡的严重硫化氢中毒死亡事故,现报告如下:1事故经过2001年7月10日,该厂生产蒽醌1-磺酸钠溶解釜的内层有搪瓷脱落现象,需要进行搪瓷修补,车间工人蒋某在未正常办理进罐作业手续的情况下,在同班操作工张某配合和现场监护下,将绳子系置腰部,没有佩戴任何防毒面具进入溶解釜内作业.进入釜内约2~3min,即倒在釜内.当时潘某来到釜旁,救人心切,迫不及待地系上绳子进入釜内救援,上面工人发现异常立即把他从釜底拉上来时,潘已处于深昏迷状态.此时排风扇对着釜内吹了2min,车间主任江某系好绳子,戴着防毒面具下釜,将躺在锚浆上面的蒋某系上绳子(在上面工人的配合下)托出釜外,江某出釜后立即将二人送往当地镇卫生院抢救,后转送市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宗白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